佛山在线

佛山102个价格监测点紧盯物价保供稳价

“阿姐,今日生菜多少钱?荷兰豆呢?”“这是什么鸡?18蚊一斤啊?”“买两条排骨每斤可以优惠2元?是不是拿货便宜了?”每天早上8时许,阿英都会出现在佛山闹市区的农贸市场,有目标地在肉类、蔬菜、水产等摊位上问价,与摊主攀谈。

跟普通消费者不同,阿英只问不买。原来,她是市发展和改革局的价格监测员。自年初三返岗后,她与同事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到农贸市场报到,监测“菜篮子”价格,若发生较大波动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生活必需品价格在合理区间内运行。

102个价格监测点紧盯物价

前天一早,记者跟着阿英来到普君市场逛菜场、看价格。“每天我们都有两批同事分别去不同的农贸市场巡查,还有五区价格战线的同事们穿梭在各个市场。普君市场、同济市场我去得较多,有时还会去到桂城的农贸市场。”阿英说,这种组合不是随意选择,一般是选择一个贵价市场,一个便宜市场,两者相结合进行分析。

“相较于超市,农贸市场更能反映当前物价水平。”阿英说,例如人流众多的普君市场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市场,摊主对市场反应非常灵敏,上下游的变化可以立即反映在售价上。

市场走得多了,阿英和同事们心里都有一杆秤。“这些天天气晴好,蔬菜价格比较稳定,但是豆角、黄瓜这类的价格有所上涨。”“过年期间猪肉价格最贵,排骨70多元一斤,随着供应量稳中有升,价格已有所回落,现在平均48元多一斤。”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由于过年与疫情因素叠加,这些价格监测员还会奔走在超市、药店、连锁店等场所,监测内容也不仅是价格范畴,还要关注到供应问题,例如了解市场摊档的开业情况。

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监测员阿英每天都会到农贸市场了解肉菜价格。/佛山日报记者莫璇摄

为全面掌握市场动态,市发展和改革局还在农贸市场、商超等场所广布“眼睛”,科学设置价格监测点,与上述场所的一线工作人员签订协议,由他们每天采集信息上报系统,确保监测信息更准确反映市场动态。

据介绍,我市价格监测点共有102个,涵盖1207个监测品种,除了农副产品价格,还包括能源、工业生产资料、天然气、城市日用品、工业消费品、房地产、停车场及劳动力等。

发布价格监测预警保供稳价

疫情刚发生时,有个别商超发生市民抢购粮油蔬菜,导致货架上空空如也。市发展和改革局随即安排价格监测人员深入农贸市场、超市等了解情况,与农业、商务等部门协调做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和产销对接工作,推动生产、批发、零售各环节形成合力,坚决防范发生农产品断档、断供等现象。

为进一步提升价格调控的前瞻性与针对性,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监测部门每天还会及时跟踪分析价格和市场供需变化,加强对未来一段时间价格走势的研判,并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和省价格监测中心报送,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向社会传递积极信号。

监测显示,全市地方储备粮储备充足,年初社会粮食库存达130多万吨,可满足全市近一年食用量。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显示,我市近一周蔬菜可上市产量0.68万吨,近一个月可上市产量约2.38万吨,以供应本地为主,当前产量与常态相比基本持平。最近一周全市生猪存栏量4.77万头,可上市5981头,供应总体维持偏紧。全市水产品存塘量20.9万吨,可上市量约18.6万吨。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监测人员还将奔走在商超、农贸市场、药店等一线,全面加强对本地生鲜、肉菜、药品等市场供应及价格监测,做好价格“侦查员”;同时在市发改局网站上发布每天价格监测情况,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消费者出现抢购等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原标题:奔走市场一线 当好价格“侦查员”

市发展和改革局全力确保我市生活必需品价格合理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莫璇 通讯员陈嘉文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