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三水南山镇六和秧地村黄氏宗祠:客家遗风 耕读传家

“一村之中,聚族而居,必有家庙,亦祠也。”历史上,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必定有祠堂;有客家祠堂,必定会传承客家文化。位于三水区南山镇六和秧地村的黄氏宗祠也不例外。

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它不仅见证了黄氏族人从江西迁居到南山的历史,更是将客家人的传统文化和“耕读传家”的理念,注入到每一个黄氏族人的血液中。

如今,乘着乡村振兴之东风,黄氏宗祠正焕发新活力,祠堂功能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逐渐成为新农村文化传播新阵地。

传承客家文化

在南山镇六和秧地村,黄氏宗祠就位于村子最前面。祠堂背倚屋舍,面向田野,视野开阔,环境优美。

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坐西向东,二进二廊一天井布局,砖石木结构,简瓦覆面,泥土石墙身,硬山顶,博古脊,人字形封火山墙。

“我们先祖是江西客家人,曾经以耍猴为生,后来才来到秧地村。”六和秧地村党支部书记黄志安介绍,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受清政府出台新开发区开荒造田享受减免政策、将丁银摊入田赋计征(即取消人头税)等鼓励政策影响,黄氏先祖向粤西、粤中的广(州府)、肇(庆府)广大山区流动。

2019年11月,南山镇“祠堂+文化”示范点创建之文化服务下基层活动在黄氏宗祠门前举行。

黄志安说,由于黄氏先祖来得较迟,平原沃地早已有人开垦,于是便选择地势较高的秧地村定居。幸运的是,秧地村虽地处高岗丘陵,但是上山打柴、烧炭取之不尽,下水有大量鱼类资源,加上矿产丰富,石灰石尤多,谋生觅食反而容易。在黄氏先祖的努力下,黄氏一族逐渐在秧地村立下根基。

多年来,虽受到本土文化影响,黄氏族人仍保留客家方言和客家习俗。在春节或者嫁娶等喜庆日子,村民喜欢做油糍和艾饼等传统食物。村中的女子出嫁前,家家户户都要请她吃一顿饭,俗称“请饭餐”。女子出嫁后的第一年,要送礼给娘家的亲人,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春节送油糍,充满客家人独特的味道。

在祠堂文化的影响下,黄氏族人更是保留了“耕读传家”的传统。所谓“耕读传家”,就是通过耕田力作奠定发家基业,进而督课子孙勤奋苦读,获取功名。“耕”为生存之本,是读的基础;“读”是迁升之路,是耕读的最终目的和追求,体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南山镇六和秧地村黄氏宗祠。

在残存的族谱中可找到耕读传家的印记:“梅江江上旧华堂,发源久传江夏黄。百里风花留俊迹,千年翰院献文章。绵绵世泽遗子孙,赫赫家声自汉唐。”

变身文化新阵地

曾经,黄氏宗祠如同一位长者,维系着族人之间的情感,向后人述说先祖的荣光与教诲。如今,乘着乡村振兴之风,黄氏宗祠被注入新的内涵,变得越发年轻,功能也更加丰富。

走进祠堂可以见到,大厅和房间的墙壁已粉刷一新。在黄氏宗祠旁边还修有村史馆,一楼四周墙面挂着图文结合的彩色展板,详细介绍了秧地村黄氏历史渊源。每有游人到此参观,便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该村历史。

此外,老宗祠还摇身一变,成为村里的文化俱乐部。闲暇时候,村民相约在宗祠前的小广场跳舞、唱歌、看书,每天好不热闹。

去年11月,三水名人、星腔第三代传人李月友粤剧团专门来到秧地村表演经典的粤剧名曲,并教授星腔的演唱技巧,吸引80余名“老友记”前来一同品赏传统粤曲的艺术盛宴。

 秧地村传统的客家美食油糍。

逢节假日,祠堂外还变身“露天影院”,为村民播放电影,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南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南山镇将以“敬祖思源,耕读传家”作为黄氏宗祠的文化品牌,祠堂周边配套文体活动广场、健身路径、篮球场,与新建的村史馆及现有的文化场室、图书阅览区域汇集成秧地村的综合文化服务区域,并在祠堂周边选取墙体绘制以客家文化、农耕文化的手绘,延伸黄氏宗祠文化职能。

同时,南山镇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宗祠旁设置了志愿服务点,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好村(居)干部、村民群众作用,展现祠堂文化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乡贤文化,讲好南山故事。

 扫码查看更多内容

原标题:南山镇六和秧地村黄氏宗祠

客家遗风 耕读传家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郑泽聪

图|南山镇提供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