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明明城镇崇南村万亩水稻园区项目:美环境 修新路 引产业

昨日,连下3天大雨后,高明区明城镇崇南村村民小组长陈恒昌记挂着后山新建道路以及200多亩已插上水稻秧苗的田地,一大早,他沿着后山道路开车巡上一圈。

今年2月,崇南村被评为高明区乡村振兴重点村之一,村中建设正按计划推进。整合土地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激活沉睡用地……未来几年,陈恒昌与村中乡贤计划依托村前的万亩水稻产业园与村后的“后花园”带领村民致富。

修建新路开发后山资源

去年底,村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见到成效后,崇南村将目光移向村中道路问题。

崇南村原村道宽5米,大型车辆难以进村,产业发展受到影响。近几年,随着村中发展机遇增多,往来车辆多了起来,老一辈村民出行需格外留心,这是陈恒昌一直想优先解决的问题。

去年起,崇南村首先把村口至崇中区域路段的路面拓宽2米。如今,部分路段已完成拓宽工作。但陈恒昌称,虽然路面扩建能让大车得以进村,但为减缓村道行车压力,还需另找它法。

一方面为实现车辆分流,一方面为促进万亩水稻产业园建设,崇南村计划在后山新修一条路。这条新路以距洋朗村委会约200米的路口为起点,连接崇南村后山,全长约2.6公里,路宽8米,可让大型观光巴士直抵万亩水稻产业园区。目前该工程已经动工,预计年内可实现通车。

崇南村万亩水稻产业园里,插秧机正在作业。

陈恒昌说,这条新路将为崇南村带来另一发展机遇。此前,崇南村后山因为山路难行,开发度较低,山中的松树大多已经枯死。待新路开进后山,崇南村可以利用后山的竹林景观打造绿径,增加游人观光赏景点。此外,通车后的后山区域还可以在经申请后发展其他配套的旅游项目。未来,经过精心谋划,这个村中的“后花园”将为引领村民致富带来更多可能性。

发展农旅带领村民致富

清明前后,崇南村前的万亩水稻田园区内尽是绿意,大部分农田已插上早造水稻秧苗。阵阵鸟鸣声中,一辆辆插秧机从田的一头驶往另一头,不用多久,原本空旷的田间都将插满碧绿如洗的秧苗。

从崇南村党群服务中心左边小道直入万亩水稻产业园,有两块将近200亩的农地早年外包给农户,一个区域计划种韭菜,另一个区域已经种上了果树。这两块农地均在去年被收回,都将转为万亩水稻产业园区用地。

崇南村文化室的外墙上张贴着崇南村一至六队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名单。去年4月至今,陈梓芬、陈伟孙等经济社社长积极担责,为推进环境整治、三清三拆,凝聚崇南村发展的最大合力,他们自发推动6个经济社合为一个股份合作经济社,全力促进村中人居环境整治和股份制改革工作,带动村民致富。

此举激发了村中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如村民陈素芬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前后垫付超过15000元,他说:“我们把村中环境做好了,把基础设施搞好了,将来村子发展起来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受益无穷。”

一队经济社社长陈连生说,经过多次会议商讨,按照计划,村前万亩水稻园区的建设铺开后,田间将建起一个稻谷烘干塔。集中使用机械种植、培养、收割的稻米可直接通过机器实现烘干,无需人工晾晒,种植效率将得到大大提高。此外,依托稻田风光,崇南村还将积极配合万亩水稻产业园发展集观光、研学、体验、民宿于一体的农旅产业。

原标题:高明区明城镇崇南村依托万亩水稻园区项目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美环境 修新路 引产业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谢文骏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