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发力外卖业务 改变薪酬制度 有米师傅成功逆袭

在佛山创意产业园,有米师傅热闹场面重现,外卖订单也络绎不绝。

有米师傅是一家主营煲仔饭、肠粉、粥的网红店,疫情初期,有米师傅的营业额锐减七成,但它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线上发力突围、开展团体订餐业务,转变经营思路,积极开展自救。

如今,有米师傅的营业额已基本恢复正常。

做出自身特色

在环境和出品上下足功夫

店名为何叫“有米师傅”?有米师傅创始人张俊琦解释,米有三种形态——米饭、粥和米浆,餐厅用心专营这三种米的不同形态,而“有米”在粤语里是有钱的意思,寓意“越食越有米”。“师傅”则是代表工匠精神,餐厅门口就贴着这样一句标语——“一粒米的功夫”。

张俊琦是土生土长的广州荔湾人,2017年他来到佛山创意产业园开了第一家有米师傅。谈及为何选择佛山,张俊琦直言,当初是看中了佛山创业成本更低,而且创意产业园是一个适合年轻人创业的地方。

佛山已有不少老字号餐厅,有米师傅如何才能站稳脚跟、做出特色?张俊琦从就餐环境和食物出品两方面进行革新。

走进有米师傅,店内环境时尚简约,俏皮的壁画、可爱的卡通品牌代言人吸引眼球,完全不像传统的粥粉面店。“我们的定位是面向年轻白领的中高端简餐,要把他们吸引到店里,装修和就餐环境很重要。”张俊琦说。

而在食物出品方面,张俊琦对食材和口味十分讲究。以研制叉烧饭为例,他会先做市场调查,研究猪的哪个部位最适合做叉烧,哪一类型叉烧最受顾客欢迎。随后,张俊琦便和搭档凌智勇跑到各大知名餐厅试吃,研究各餐厅的口味特点。凌智勇是有米师傅的出品总监,他有一项独特本领,试吃过的菜品基本都能复制出来并加以创新。

周末下班时间,不少市民陆续走进有米师傅享受美味简餐。

过于追求食物品质导致有米师傅相对其他简餐店来说,并不具备价格优势,但张俊琦却并不担心,在他看来,三流餐厅是厨师做什么顾客吃什么,二流餐厅是顾客需要什么餐厅做什么,一流餐厅则是创造需求,引导顾客。

“我们在南海万达广场开了一家分店,刚开始的一周,门店经理向我诉苦,说顾客觉得价格贵。但几周过后那家门店生意慢慢火了起来。”张俊琦说,这说明餐厅的品质和价值得到顾客认同,为了追求价格“实惠”而降低品质,最终将失去顾客。

经过3年发展,目前有米师傅已在佛山开了6家门店,广州2家门店。

改变薪酬制度

把员工培训成“通才”

今年的疫情让有米师傅遭受重创,营收额一度锐减七成,现金流也面临极大压力。有米师傅管理团队迅速反应,发力外卖业务和团体订餐业务,弥补线下堂食的亏损。

疫情之前,有米师傅便十分注重外卖业务的拓展,外卖业务量占了门店营业额的三成左右。

为了让餐厅的煲仔饭适应外卖需求,又能保证菜品,张俊琦还想方设法筹集了一大批瓦煲,客人在收到外卖煲仔饭时,并非是市场常用的“锡纸煲”,而是真正的瓦煲,确保了煲仔饭保留精髓——“饭焦”。而为了环保利用,有米师傅还以代金券的形式,鼓励顾客归还瓦煲以循环利用。

除了个人外卖,有米师傅还积极拓展政企事业单位的团体订餐业务,2月17日,禅城区在全市首推预约式网络订餐服务后,有米师傅率先试水,提供预约配餐服务。

疫情导致堂食减少,所需劳动力也大大减少,为缓解人力成本压力,有米师傅与员工协商后改变薪酬制度,把月薪制改为时薪制,轮岗上班,同时服务人员和后厨人员打通使用。

“希望借此机会,把每一名员工都培训成‘通才’,让他们熟悉店内每个岗位,当某个岗位缺位时能及时补位。”张俊琦说,经过测算,这样最多可节省一半人力,同时人力成本下降20%以上。

在系列自救措施之下,有米师傅逐渐渡过难关,目前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发力团餐市场

链接平台跨界合作

今年“五一”假期,有米师傅的营业额同比上升了10%,而张俊琦在佛山创意产业园的另外两家品牌餐饮店“小蒲一町”和“辣么”,营业额更是同比上升了50%以上。

“这样的业绩真的让我们意想不到,政府消费券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市民的强劲消费意欲也发挥很大作用。”张俊琦说,由于有米师傅属于简餐餐饮,在此次消费中上升幅度没有特色餐饮大。但他相信,在接下来的消费中,简餐会成为“主角”。人们会慢慢恢复理性消费,但消费不会降级,而且疫情过后人们会更注重卫生,相信高品质的简餐会更受热捧。

此次疫情对餐饮行业进行了一次洗牌,为了抢抓今后的市场,有米师傅正谋划“走出去”和“带回家”两个策略。

其中“走出去”是发力B 端的商务团餐市场,与智慧停车等生活场景的平台开展跨界合作,利用平台资源链接数以百万计的粉丝。

“比如一栋商业体大楼,很多白领午餐都会点外卖,我们便找一个人担任‘团长’,由他来收集本公司或几个公司的订餐需求,在平台上下单后,我们在特定时间内把外卖运过去。”张俊琦说,这相比个人点外卖而言,更节省时间成本和运费成本,同时对消费者也有更大折扣优惠。目前有米师傅已在两个商业体开展此业务。

此外,针对习惯在家做饭的人群,有米师傅想出了“带回家”的策略,将米、油、菜等食材半成品做成标准化的预制件,顾客把半成品带回家后经过简单操作便能制作出美食。“一来可避免顾客排队,二来更能满足顾客自己动手做饭的成就感。”

如今佛山的餐饮行业已经慢慢步入正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也更足。对于未来发展,张俊琦充满信心,计划年内新开10家以上门店。

原标题:发力外卖业务、开展团体订餐业务、改变薪酬制度

有米师傅成功逆袭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冯栋

图|记者谭兼之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