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欢聚以梦为马的天台市集 三水年轻人青春点亮百年老街

有这么一幕场景,发生在不久前的一个夜晚。西南街道人民一路一栋3层民宅的天台上,天色将黑未黑的某个时刻,白日余温未退的江风拂动脸庞,拉成纵横交错的灯饰骤然亮起一片星星点点的光芒。

同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鱼贯而至。一组一组桌椅随之被支起:有人展示陶艺,有人摆出自制的手工皂,有人抱着吉他轻扫和弦低唱,还有的人分享自己心爱的图书……

太阳沉了下去,生活的烟火气却在愫朴生活馆的“仲夏市集”里冉冉升起。三水一群80后、90后,用他们的方式,在不同节气举办相应主题的创意市集,将旧城区深处的一处天台变成别有韵致的舞台,传递出他们对手工作品的坚韧追求,对小城旧街的情有独钟,对孩提时代赶集趁圩的怀念。

以梦为马的天台市集

驻唱歌手低吟浅唱,熙攘的人潮驻足拍照。歌手阿越在灯光下唱了一首《成都》。

阿越是土生土长的三水人,在酒吧驻唱4年,但这是第一次参加街唱:“听众很多,气氛很轻松,很自由。”

制陶转盘飞速转动,好学的孩童专心致志。制陶艺人钱勇全一丝不苟地讲解制陶的细节与技巧。

钱勇全是三水“南山五彩釉”传习人。他说:“希望在开放和愉悦的氛围里进行传艺和创作。”

手作作品琳琅满目,有趣的创意天马行空。首饰达人何琛琛是90后,她喜欢《聊斋志异》。“书中与马有关的故事给了我灵感,我正在设计一个‘由马而始由马而终’的系列。”

灯光璀璨的天台市集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赶集。/受访者供图

老街深处,这个天台成了年轻人释放创意的空间。他们将心中热爱的东西,变成一种让人愉悦的分享。

6月24日晚上,三水两位80后、愫朴生活馆创始人胡玉婷、谢璟璐,联合发起一个以“仲夏市集”为主题的天台派对,聚集了不少像钱勇全、何琛琛这样有着艺术追求的年轻人,活动地点就在胡玉婷、谢璟璐创办的愫朴生活馆3楼天台。

“当时想着夏天来了,就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举办一次活动。”胡玉婷说,最初的想法十分简单,就像小时候过“六一”儿童节,带上心爱的玩具跟班上的小伙伴交换分享。只不过,这一次,分享的是彼此的才艺,以及沉浸其中所获得的快乐。

为此,胡玉婷还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诗意十足的动员令:一群人,一个天台,一场市集,一种态度。太阳沉下去,生活浮上来。夏至将至,独立与特性,烟火与诗意。

追求极致的精神田园

“身边有这些爱好的朋友蛮多的,就想大家一起玩,”另一位发起人谢璟璐说,当晚有手工皂制作、手工零食,还有丝袜奶茶、精油等,最终摆了23个展位。

“我白天做自己的工作,晚上就抽空做点手工皂。”一位带来手工皂的年轻姑娘说,这是她给自己减压的方式,也是她生活中的乐趣。

和这个姑娘一样,当晚来参加这个天台派对的,基本上都是凭着一股“相逢意气为君饮”的热情而相交的好友。他们彼此有着不同的爱好,却有着同样的对梦想的热情和执着。

谢璟璐高中学美术,大学念服装设计专业。这种一脉相承的对美学的浸淫,使她对艺术有着一种平和而持久的追求。“我喜欢去旅游,感受异国风情,更喜欢去看不同国家的博物馆,看形形色色的艺术展。”这些经历、这些感悟,都融入到她的日常创作中,处处呈现着简朴、原始,却温和、有力的气息。

钱勇全在传授制陶技艺。/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摄

她指着墙上那个愫朴生活馆LOGO:“我们还未装修的时候看到墙上有一棵树,就想,为什么不把它留在我们的设计里呢?”

像这次市集,谢璟璐与其他人拉接起灯饰,布置场地,甚至整个愫朴生活馆的设计,也是她与其他合伙人亲手包揽。如今,愫朴生活馆的二楼就是谢璟璐参与运营的绘画工作室。她偶尔回到这里拿起画笔,专心致志地画画。

让她欣喜的是,愫朴生活馆2017年年底开张,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

“这个店是我们6个合伙人共同的心血,大家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不管盈不盈利,都把它做到极致。我喜欢画画,就负责这个店的装修设计。胡玉婷喜欢旅行,就增加异域元素的摆设。每一个人的爱好,最终都成为我们了解对方和分享乐趣的桥梁。”

重焕生机的百年老街

其实,谢璟璐和朋友们对生活的态度,对艺术与人生的追求,从打造愫朴生活馆就可见一斑。

愫朴生活馆可以说是人民一路最早的文创小店,里边有简餐、咖啡、公共图书,以及绘画、婚摄等工作室。而它的前身是一栋废弃了将近10年的办公大楼。

出于三水人对西南旧城区的怀旧情结,谢璟璐她们坚持保留原有的建筑架构,仅对墙体进行必要的维护,再进行简单的翻新——翻新也是以白漆刷墙、以原木打造桌椅为主,风格简朴素雅,文艺的情怀与老街的气质水乳相融。

这两年来,在人民路这条又窄又长的老街上,咖啡馆、酒吧、画室等文创店找到了落脚点。从最初的愫朴生活馆,渐渐有了Something沙拉餐厅、8 a.m. Studio手作银饰、奥雅文化工作室……这一条老街,在年轻人的热情和创意驱动下,渐渐焕发出有别于以往的生机和活力。

入夜时分,驻唱歌手在为街唱预演。/受访者供图

人民一路一直是三水人记忆中不可抹去的老城象征。人民一路、中山路与北江平行,宛如一双筷子,被三水人称为“筷子街”。上世纪初,这里曾是三水最繁华的地带,店铺、酒楼、客栈、茶馆密布,客商云集。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水旧火车站北迁,城区商业中心逐渐向北延伸转移,“筷子街”繁华不再。

繁华不再,却造就了三水人对人民一路独特的感情,三水的80后、90后在童年时代感受过那种昔日繁华的余温。如今,他们带着热情回来安放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他们分享彼此的爱好,搭建成就彼此的舞台。

这样的感情就像当代作家冯骥才对天津估衣街一样,情有独钟,时常想念。在《老街的意义》一文,冯骥才这样写道:城市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结识了一个城市之后,总会问一问这座城市的由来。有的城市没有留下童年的痕迹,它的历史仅存于空洞的文字记载中;有的却活生生地遗存至今——这便是城中的老街。

纵时过境迁,老街仍未老。

原标题:三水这群年轻人用创意唤醒诗意和生机:

青春点亮旧街 欢聚仲夏市集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杨立韵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