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强化经济内循环 改革按下加速键

本期主题|开启经济内循环时代

在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新的格局,必然要求我们要有新的思维与新的办法,站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找到新的发力点。

畅通内循环,如何有效扩内需?

当前,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和疫情冲击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共识。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撰文分析了当下如何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问题。他认为,构筑这一新格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不是因个别国家企图与我脱钩、对我围堵而迫不得已的内敛收缩,而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

要构建内循环,就必须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本文节选了黄奇帆先生文章的相关精彩论述,与诸位共同分享。

我们要深刻把握“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的时代背景,要从形成内需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什么样的条件、有什么样的机制等维度,系统理解“内需体系”的丰富含义。

以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为着力点

企业家愿不愿意扩大再生产、愿不愿意从事创新性的冒险活动,与其对经济的预期、市场竞争是否公平、产权是否得到有效保护有关。当前,广大民营企业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最为关键的是要采取措施稳定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营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预期。而关键之关键在于要落实好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六条要求,落实这六条,海量的民间资本一定会再次活跃起来。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作为内需的主体,消费和投资之间应当有合理的比例关系。而这又取决于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能否有效衔接、动态匹配,取决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当前,针对消费升级的趋势,我们供给侧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在要素市场,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仍存在不少障碍;在产品市场,物流成本仍然过高、农村市场与电商对接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服务市场,受疫情影响,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遭受重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有待深化。

以就业的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为基础

内需的基础在收入,在就业。没有就业,没有收入,内需就无从谈起。要进一步健全鼓励就业、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加快形成以就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率,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一次分配比重,在未来若干年内将4亿中等收入人群实现倍增,将6亿低收入人群减半。以此为基础,形成以中高收入人群消费为引领、中低收入人群消费为基础并逐步提升的消费结构。

更好发挥政府在扩大内需、维护市场中的作用

政府在扩大内需中可以有两个直接作用:一方面,通过政府采购形成当期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支持的公共投资来形成有效投资需求。目前,这两方面都有改革的空间。要以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机制为切入点,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引导作用;提高和优化公共投资效率及结构,更多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卫生、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进步等公共领域,发挥公共投资对总需求的乘数作用。同时,还应注意到政府与市场不是简单的替代或互补关系,强市场需要有健全的法治体系,“有为政府”能更好地维护和催生“高效市场”。“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的一个目标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不能仅就内需谈内需,应持续满足多样化需求

不能仅仅就内需谈内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需的形成和有效供给也依赖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和协同。在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全球贸易投资的大背景下,中国仍将会持续扩大进口以满足国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仍将会以开放的姿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黄奇帆 节选自《如何构建“国内大循环”》,有删改)

打响中国经济内循环“人民战争”

从近期中央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可以看出,面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此次座谈会让我们体会到以下几个具有战略确定性意义的“硬”消息:第一,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正在将工作中心转向经济主战场。而企业家座谈会传递出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中国有能力控制疫情,能够在后续两个季度让国内经济增长的势头不断抬高,恢复到潜在的增长水平。

第二,国内大循环可矫正国民经济体系因长年出口导向导致的国内市场成分不足,双循环导向又可巩固启动内需大市场时有可能弱化早前海外市场累积的份额优势。双循环战略取长补短,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发展的导向。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重在打“人民战争”,保护亿万家小微和微微市场主体的活力,坚持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市场主体向成功企业过渡,依靠各类企业家主导,发挥生产和市场主体两个方面的力量搞好经济增长,同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国内大循环应该怎样建设呢?过去几个月来,大循环的成功案例就在我们身边。快消经济的恢复帮助存货迅速得到清理,回笼了一部分流动性资金,活跃和启动了市场。快消经济中的市场成分值得大力培养,南方一部分小镇和农村发展网红经济,更是将线下与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联网共享经济结合起来,充分证明中国经济的蓬勃创造力蕴含在“人民战争”中。更多的外贸企业,何不在中国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把服务国外消费者的经验和技能与中国市场成长的大潮结合起来,内生扎根呢?(曹和平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题《打响中国经济内循环“人民战争”》,有删改)

双循环新格局下“Made In China”何去何从?

2008年之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过度全球化。比如英国提出再工业化、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自己制造业的内循环。那么,中国制造业的内循环怎么建立?其实,中国制造本身就有内循环的基因。中国是全类制造,制造业体系完备,产业链完整,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这是从计划经济年代就慢慢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基础。

但中国制造业若想再上一个台阶,不建立内循环为主体的现代经济系统不行。我国不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关键元器件的自给率仅为1/3。疫情之后又将面临着外商回迁,产业链断裂的可能。撤走很可能都是“卡脖子”的产业,这倒逼着我们去补链,而这个过程也是从价值链底端走向价值链的中端和高端的过程。

面对高新技术制造业面临西方打压,传统制造业面临东南亚追赶,国内的制造业要素成本全面上升的局面,能不能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向基于内需和国内超大市场的内循环为主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制造业由大变强,要有科技教育的支撑。我国在研发方面的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9%,而美国是2.79%,北欧国家是3%,日本是3.4%。同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科技教育的发展涉及创新氛围的培育,美国的科技教育交流正在去中国化,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是以牙还牙,还是以更大的开放力度和胸怀去克服去中国化?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我们绝不能允许那些藐视政治正确人拿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前程开玩笑。另一方面,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们仍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自主创新,绝不是完全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也是有边界的。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轻言放弃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譬如荷兰的ASML光刻机,有上万个零部件,都是来自全球各个领域包括曝光、照明、镜头、硅片、传输、粘合、减震等等细分行业的顶尖供应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全部囊括,也没有必要全部囊括。

“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互促”是大战略,也是底线思维。落实这一大战略和底线思维,需要大格局、大智慧。这既是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内发展阶段转换的必经之路,中国制造业必须首先适应这个转变,才能引领这个转变。(新望 原题《内循环为主体,Made in China怎么办?》,有删改)

启动内循环 我们已打好哪些地基?

外贸尤其是出口一旦停下或快速减少,我国经济能否支撑内循环为主的新格局?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企业经营地域范围的限制被打破,加之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统一市场已基本形成,打通内循环的基础工作已完成。

其次,国人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一批新经济企业的支柱业务,也成为生活在中国所有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支柱,经济社会生活的底层基础已经有了革命性变化。

再次,内循环不畅的最大问题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但城市化欠账正在补上。中国不能带着八亿农民进入2035年的现代化,二元结构必须打破。如果把八亿农民的消费支出提升到城市人水平,由此所释放出的巨大内需,必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后续增长的强大动力。

最后,各个行业多年的对外开放已经积累了体量巨大的外资、外商、外籍管理人才,并已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扩散,成为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望 原题《内循环为主体,Made in China怎么办?》,有删改)

开启“国内大循环” 短板“短”在哪?

要开启“国内大循环”,从生产的角度来看,需将供应链补短板+大力发展股权融资紧密配合。国内已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但很多核心领域仍然受制于人,供应链补短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将成为关键词。同时,要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强化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其中科创板就是这一政策思路下的排头兵。

从分配来看,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进一步放开政策的管制,以改革促发展。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要素五个领域的“放管服”,以改革促发展。

从流通来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核心城市群,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镇化率快速提升阶段已经过去,下一阶段的重点就是打造核心城市群,通过大都市圈来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基础物流设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包括高铁、航空、物流快递等。

从消费来看,扩投资、促消费仍然要两手抓,其中促消费领域要更加强调新消费,投资领域要更加强调新基建。总之,要不断重视新出现的经济形式、消费形式,不要用固化的思维去看待他们。(股帮 原题《国内大循环——历史性的改革机遇》,有删改)

警惕“内循环”可能造成的两个错误倾向

今天的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及2.5亿新中产阶层,他们对物质及文化消费的需求,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和生存的土壤。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警惕两个倾向。

第一是内循环导致意识形态和思想上的内卷化,它表现在民粹主义情绪的蔓延,企业家们在思想上主动关闭了全球化的大门。

第二是产业上的内循环,很可能造成中国产业经济的自我封闭,最终去追求那种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一切都自给自足的内封闭模式。

这两种倾向的发生对中国商业乃至中国社会都具有很大伤害。中国经济内循环特征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结果,但我们绝对不能把内循环等同于自我封闭。 (吴晓波 原题《警惕最新热词“内循环”背后的两个倾向!》,有删改)

原标题:强化经济内循环 改革按下加速键

来源|《环球时报》《中国经济周刊》,“中制智库”“研报社”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头条号等。

文字|林润栋综合整理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