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顺德扶贫干部曾小舟:一叶小舟“摆渡”脱贫奔康梦

又是一年番薯收获季。

湛江雷州市杨家镇陈家村的田野上,数百亩绿油油番薯地,像一张绿色的地毯,一眼望不到边。微风吹过,藤叶摩挲,哗哗作响。“如果曾书记看到这场景,该有多高兴啊!”陈家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妃成长叹一声。

他说的曾书记,是佛山市顺德区驻雷州市杨家镇陈家村的扶贫干部曾小舟。2018年6月,曾小舟来到离家460多公里的陈家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多。

2019年陈家村脱贫了,曾小舟却累倒了。

一心扑在工作上,等曾小舟发现身体不适时,已是肝癌晚期。在人生倒数的20多天里,他始终放不下扶贫工作,一件一件交代好……

2020年9月13日,曾小舟永远离开了心心念念的陈家村,生命定格在风华正茂的46岁。

“他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他是为我们陈家村脱贫病倒的啊!”噩耗传回陈家村,村民们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他们期盼这位笑呵呵的顺德扶贫干部,再次站在田间地头,再为他们讲讲扶贫政策,再为他们找找致富门路。

“还是这位顺德来的干部有办法”

两年多过去了,陈妃成至今还记得与曾小舟的第一次见面。

2018年6月15日,作为陈家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和扶贫第一书记,曾小舟来到陈家村报到。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说话小声。陈妃成心里犯起嘀咕:“这样的性格,能做好扶贫工作?”

当时,陈家村正在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有些群众不理解,房前屋后的东西不让动,甚至和村委会干部吵架,整治工作遇到不小阻力。

第二天一早,曾小舟找到陈妃成,请缨参与整治工作。那一天,曾小舟戴上草帽,拿着本子,一头扎进村里。遇到村民争吵,他面带笑容,上前亮身份、讲政策。遇到年龄大的喊老哥,年龄小的喊老弟,柔声细语,把党的政策讲到了村民的心坎里。

当天晚上回来,陈妃成和其他村干部说:“还是这位佛山顺德来的干部有办法,以后做村民思想工作,都喊上他!”

自从驻村以来,曾小舟吃住都在村委会,白天村民要下地干活,他就利用午饭时间和晚上,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走访。很快,村民们都知道——村里来了一位务实能干的扶贫干部。

 陈家村番薯种植扶贫项目。 /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进村不到7天,陈家村的大街小巷,曾小舟走了一整遍;不到10天,全村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全部走访完毕。家里有几口人、出现哪些困难、孩子读几年级或在哪里打工……这些基本情况,他记满了整整一个笔记本。

“什么事情,小舟都是亲力亲为,就像上紧的发条,一刻不停。”在驻村扶贫专员郑川发眼里,曾小舟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白天入户走访,晚上研究对策,一心扑在精准扶贫工作上。曾小舟的办公室位于村委会二楼,那盏灯经常亮到深夜。

2019年夏天,凌晨2时多,雷州市源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明冠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陈家村正在下暴雨,你们赶紧过来看看!”电话另一头,传来曾小舟焦急的声音,夹杂着哗哗雨声和阵阵惊雷。

原来,杨家镇番薯种植扶贫项目的上千亩番薯地刚刚撒下肥料,公司正等着播种番薯苗。当晚雷州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曾小舟密切留意雨情,一夜未眠。

接到电话后,洪明冠和同事急忙赶往陈家村。“当时雨就像瓢泼一样,小舟书记站在地里,打着雨伞,穿着拖鞋,鞋上、腿上都是泥。”洪明冠回忆说,当时部分番薯地已经积水,双方会合后,马上研究从哪里排水,一起动手开挖沟渠,前前后后忙乎1个多小时。

“多亏了小舟书记,不然刚投进去的几十万肥料钱肯定泡汤,年底贫困户分红也会受影响。”忆及往事,洪明冠眼圈泛红。

在曾小舟驻陈家村村委会的办公室,墙角的白板上还写满今年推进的项目计划:8月幼儿园建设;9月池塘护栏安装;10月党群服务中心验收;11月学生补助及全部项目验收。旁边的柜子里,89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扶贫计划分门别类,码放得整整齐齐。办公桌上,一份文化广场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封面,还贴着曾小舟的叮嘱:合同问题,我已红笔标出……

带领全村脱贫后 他种下万亩番薯梦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是曾小舟初到陈家村时面临的真实状况。

陈家村下辖陈家、洋上、红同等5个自然村,人口共计570户31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296人。全村土地面积约5665亩,刨去3500亩林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7分地,而且土壤碱性大,庄稼收成不好。

 曾小舟(左)走访贫困户。/村委会供图

如何建立长效脱贫机制,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曾小舟将目光瞄准了番薯。

种番薯,可不是曾小舟拍脑袋随便想出来的。此前,技术人员曾到村里采集土样,发现这里的土壤为沙质土,适宜种番薯。陈家村因此试种了300多亩番薯,收成和销路都很好。

“村里的土地就这些,就算全部改种番薯,又能赚几个钱?”有村民站出来,提出疑问。

“咱们能不能跳出陈家村的一亩三分地,实施连片开发,和其他村一起抱团发展番薯产业?”曾小舟带来佛山产业发展思维,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投入顺德帮扶资金,让番薯产业走上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来自佛山顺德的扶贫干部敢想敢闯,说干就干——

2018年7月,陈家村与土塘村、宅湾村共同开发312亩番薯种植基地;

2018年12月,陈家村联合东岭村、雷州市源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280亩番薯种植示范基地;

2019年6月,陈家村与宅湾村共同开发调乃家村200亩番薯种植基地;

2019年12月,陈家村与杨家镇16条村共同开发潭道村200亩番薯种植基地;

…………

短短一年多时间,陈家村的番薯种植基地从最初的300多亩,像滚雪球一样,扩大到3000多亩。曾小舟提出的连片开发思路,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让附近村民享受到了土地流转的租金收益。如今,贫困户除了分红收入,每天还能在基地打工,赚上100多元。

“每次走进番薯地,小舟都会蹲在地上,用手去刨田垄里的番薯,边刨边说,‘好久没有来看你们了,你们长多大啦?’那个神态就像好久没见到自家的孩子。”陈妃成感慨。

2019年,靠着番薯产业,贫穷了几代人的陈家村终于脱贫!

 曾小舟办公室白板上还有他留下的工作跟进记录。/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但是曾小舟的脚步没有停下来,他想让陈家村的乡亲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曾小舟的规划里,他还想打造一个万亩番薯种植基地,带动更多群众奔上致富路。

曾小舟生前未竟事业,正由佛山其他扶贫干部和村民一起接力完成。在陈家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入番薯种植行列,联手打造万亩番薯种植基地。

他心中始终装着乡亲 唯独没有自己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在陈家村,曾小舟把这里当成家,把村民当成亲人。19岁的黄文权罹患鼻咽癌,曾小舟主动入户,前后为他申请到6万元爱心资金;贫困户陈妹的儿子无心向学,辍学在家,曾小舟多次上门劝孩子返校读书;贫困户陈培养和陈国富两家子女多,上学压力大,曾小舟跑前跑后、研究政策,为他们申请专项补助……

今年疫情期间,考虑到陈家村刚刚脱贫,村民缺不缺吃、少不少穿、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是曾小舟最关心的事。他连续数周入户走访,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

因为疫情,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守备无法外出打工,断了经济来源,其上有一位老人要赡养,下有几个孩子要抚养,一家人日子过得很紧巴。曾小舟详细介绍分红政策,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临走前还自掏腰包留下2000元,帮助这家人渡过难关。

“曾书记,你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啊!”随行的村干部为他着急。

“看到这样的情况,咱们必须帮一把。”曾小舟说。

曾小舟的心中始终装着陈家村的乡亲,唯独没有自己。

今年8月中旬,曾小舟感觉腹部胀痛,没有胃口吃饭,四肢无力,觉也睡不好,同事劝他去检查。“小舟说,党群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二楼,如果这时不监督钢筋捆扎、混凝土浇灌,等着工程做完再核查,造成损失就晚了。”陈家村妇女主任陈讷回忆,那段时间曾小舟守在项目工地,爬上爬下,亲力亲为做好各项工作。

大家都以为曾小舟只是肠胃不舒服。有村民专门送来芒果叶、陈皮等治疗消化的食疗方子,还有村民打算买些茯苓、枸杞、红枣等煮给他吃,帮着改善睡眠。

 曾小舟(左三)在村委会议事。/村委会供图

在佛山顺德驻雷州扶贫工作组和妻子陈素芳的多次催促下,曾小舟于8月21日返回佛山做检查。两天后,确诊为肝癌晚期。七天后,病情恶化,旋即转院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在医院的这20多天,是曾小舟和妻子这三年来最长的相聚,但曾小舟依然放心不下陈家村。后期需要吸氧,不能开口说话,他便用微信打字沟通扶贫事宜。

顺德区陈村镇驻雷州市扶贫工作组组长林鸿坚看着心疼,“我跟他说,既然你在治疗当中,就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休息。但他始终放心不下陈家村,坚决要把扶贫工作交待好。”

9月11日上午,郑川发又接到曾小舟的电话。电话那头,他还在关心着村里的电动三轮垃圾车、太阳能路灯修建等工作,指导这两个项目要怎么开展,“那时候,他声音听起来已经很沙哑。”

两天后,9月13日上午10时45分,曾小舟不幸逝世。

曾小舟走了,但陈家村人永远忘不了这位脱贫路上的“摆渡人”。在曾小舟患病住院期间,每天都有村民来村委会打听消息,期盼着曾小舟早日回来。陈家村也派来代表前往医院探望。看到昔日的搭档,曾小舟伸出干枯的双手,紧紧握着陈妃成的手,不谈自己的病,先是询问村里的情况,问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咋样?问文化楼旁边池塘的围栏修好了吗?问村里的幼儿园推进到了啥阶段……

隔了一会儿,曾小舟轻声说道:“这一次……我可能回不去咱陈家村了。”

陈妃成看着眼前消瘦的战友,鼻子一酸,眼泪涌了上来,“你会好的,陈家村的乡亲们还等着你回来呢。”

这一别竟成了永别,陈家村的乡亲们没能等到小舟回来。

原标题:追记佛山顺德扶贫干部曾小舟——

一叶小舟“摆渡”脱贫奔康梦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路帅、杨婷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