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猪笼仔”好意头 一度风靡三水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快到了。对于很多三水人来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是最开心的事。

月饼,是一种超越了味蕾感受的食物,记录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变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式五仁月饼,到七八十年代风靡三水的“猪笼仔”,再到如今的DIY月饼,三水人对月饼的口味在不断变化。不过,变的是月饼的样式,不变的是那份花好月圆的幸福滋味。

能吃上月饼就再幸福不过了

今年七旬的三水本土市民植伟森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水卖月饼最兴旺的地方是明苑酒家和万国酒家。与现在农历七月就开始卖月饼截然不同,当时,要到农历八月初一才有店家挂起卖月饼的招牌。“八月初十前买好送亲戚的月饼,初十后买的是自家人吃的,不送人。”

植伟森回忆,当时月饼的外包装很简单,商家用一张黄油纸将月饼卷起来,月饼上面用一张红纸写上店铺名字和月饼种类,再用一条绳子捆绑住,提着去送给亲戚。“用油纸包着,不仅可以增加月饼的油性,同时还可以避免月饼上的油将纸浸烂而掉出来。”

9月26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三水市民到新动力广场选购月饼。/本组图片由佛山日报记者赖基润摄

植伟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月饼主要以五仁为主。与莲蓉双黄、豆沙馅料相比,五仁月饼馅多,吃起来更香。一小块五仁月饼,里面包含了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和芝麻仁五种主要原料,裹着冰糖和青红丝,味道一绝。以前,植伟森总会先慢慢咬掉一层皮,再一点一点吃里面的糖馅,最后连漏在桌上的一点酥皮也不会轻易放过。

植伟森说,那时候,每当看到父母买月饼回来就很高兴,知道又要过节了。“小朋友们提着自家做的六角灯笼,吃着一小块月饼,一起出街玩,很欢乐。”在他看来,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能够吃上一块月饼,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

“猪笼仔”好意头一度风靡三水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除了传统的广式月饼,“猪笼仔”也曾在三水流行。

在三水从事饮食多年的市民钱桂生介绍,“猪笼仔”是一种按小猪形状制成的月饼,通常会套在纯手工编织的小竹笼里。“猪笼仔”最初是出自月饼边角料。在还没电焗炉的时代,焗月饼用的是砖炉,为了测试砖炉的温度以及月饼皮制成后的松软程度,月饼师傅会将做月饼剩下来的月饼皮搓成小份的面团,放到炉里测试火候。

后来,月饼师傅将这些不包馅的面团,以饼模做成小猪的形状,并将焗好的猪仔饼放入竹篾编织成的笼子里,所以小猪饼又被称为“猪笼仔”。在三水风俗文化中,长辈送“猪笼仔”给小朋友寓意着快高长大。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它还寓意着猪笼入水、财源广进。

钱桂生说,再到后来,“猪笼仔”也逐步变化,由竹织逐渐变成五颜六色的塑胶笼子,或者以胶花装饰的花篮。每逢中秋节,家里的长辈、邻居就会坐到一块,搬个小板凳围成个圈,开始一边聊家长里短一边编那些可爱的小竹笼,嘴里叨念着:猪笼仔,猪笼仔,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像小猪一样有福气又可爱。而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吃猪仔饼,摆玩手中的小猪笼。这些小猪笼或绑着花结,或系着彩笺,或五颜六色。

三水区某商场内,货架上摆放着不同口味的月饼。

莲蓉、鲍鱼、冰皮、巧克力……随着时代的变迁,月饼口味和种类开始越来越多,很多猪笼仔都换了新包装,传统竹织变成塑胶笼子,但唯一不变留在市民内心的是那一抹童趣回忆。

自制月饼健康又有爱

近年来,相对于选购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月饼产品,DIY 月饼风潮开始在三水流行。

“外面卖的高油、高糖、高脂,保质期长,添加剂多,不放心也不爱吃。”每逢中秋节,市民李敏仪都为挑选月饼犯愁,索性琢磨起自制月饼。李敏仪说,她尝试改变传统莲蓉馅料,采用红豆馅料、低糖用料制作。例如在制作单黄白莲蓉月饼时,每一个控制在50克,选择低糖莲蓉,“做出来大家都爱吃”。

“自己制作健康又便宜,用料的分量可以自己把控。”李敏仪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从网络购买制作月饼皮的糯米粉,一袋只要16元左右,预计可以制作100个月饼坯,算上购买绿豆、红豆等馅料,单个制作成本控制在10元之内,不会超过20元。她认为,DIY月饼健康、便宜又显心意,是个不错的选择。

同样喜欢DIY月饼的还有市民林颂乔。林颂乔表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少事物都变成快餐文化,一些传统纯手工制作的东西渐渐被人遗忘。她认为,DIY月饼不仅可以保留中国的传统手工文化,还可以体验手工的乐趣,一举两得。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送自己制作的月饼,更能体现自己的心意。”林颂乔说,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更能表达祝福的心意,尤其看到家人和朋友吃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原标题:月饼的味道

变的是味道,不变的是花好月圆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郑泽聪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