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三水木棉村:25个民族守望相助,亲如一家

在西南街道,有一个特别的“民族村”——木棉村。在这里,居住着壮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蒙古族等24个少数民族。加上本村汉族村民,多年来,25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木棉村相邻共居,守望相助,彼此亲如一家。

如今,在谱写“小村居凝聚民族大团结”的佳话之余,木棉村更是深挖村居本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以环境提升和人文精神融合发展为抓手,建设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美丽文明村居。

“木棉村是第二故乡”

“村里现有企业60多家,有24个少数民族。”木棉村党委书记黎福球介绍,村里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当地企业的员工招聘。多年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员工也越来越多。以佛山市桂柳家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的员工是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多,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不一样,却一直和谐共处,究竟有何秘诀?原来,早在2003年,木棉村委会便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将民族工作纳入村委会的议事日程,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通过设立与计生系统和流管系统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少数民族人员的动态情况,并从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救助,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同时,木棉村积极搭建村企结对共建沟通与发展平台,开展村企联谊篮球赛、重阳敬老活动、送戏下乡等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展现民族特色文化和自我风采的舞台,架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木棉村为各民族群众提供展现民族特色文化和自我风采的舞台,让民族团结之花不断盛开。 /受访者供图

“生活很习惯,很有归属感。”广西壮族的潘燕珍说,她来到木棉村已经有9年了,每逢遇到困难,村民们都会主动帮忙,让她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在她看来,木棉村就像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这里的村民不仅是朋友,更是她的兄弟姐妹。

“村委会一直致力于各个民族和谐发展,将民族团结工作列为村委工作的重点。”黎福球说,村委会打算联同辖区村组、企业,到企业参与开展粤语培训班,解决粤语交流障碍问题;推介瑶族的油茶、三水的长寿醋等,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让这朵民族团结的“木棉”之花继续盛开。

民族村踏上振兴路

9月29日午后,趁着阳光明媚,75岁的木棉村村民黎球辉哼着小曲儿,优哉游哉地往黄竹坑村村口的公园走去。自从村里的文明风尚主题公园建成后,凡是天晴的午后,黎球辉就多了固定节目——去公园散散步。

作为全区第一个全国文明村、住建部认定的第一批绿色村庄之一,木棉村不仅实现了民族大团结,颜值也不断提升。

驱车进木棉村委会,辖区内的自然村基本都有一条进村林荫道,不少村庄都是保持着村前碧塘村后山的宜居环境,极目望去一片翠绿。不少村庄还有文化公园、文化活动室,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近年来,木棉村委会通过村企结对共建、申报民生微实事等方式,逐步投入资金对辖下各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提升,包括修缮木棉大道、扩建黄竹坑村进村大道、营造古井文化氛围、重建大望岗村文化楼、建设赵氏文化后山公园等。其中,木棉村以黄竹岗、大望岗两个自然村为试点辐射带动,铺开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工作。

少数民族和本地村民一样,也分享着人居环境提升的红利,幸福感不断提高。“停车场和文化室建成了,休闲场所更多了,村民的生活更热闹了。”潘燕珍笑道,每天闲暇时,不少村民总爱坐在广场旁、树底下,享受那份惬意与悠然,或聊天散步,或运动健身,或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建设美丽文明村居,我们将深化提升村庄的绿化水平和品位,更加突显生态环境优势。”黎福球表示,木棉村委会将继续推开各项工程项目建设,包括菊岗村文体广场修建、连村党建阵地建设等,让村容村貌变靓,同时进一步深挖自身人文底蕴,为村居建设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原标题:25个民族守望相助,亲如一家

团结之花在三水山村绽放

来源|佛山日报

文|见习记者甘健欣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