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多个产业项目落地 廉江偏远山村盘龙塘村焕发生机

2020年11月,步入廉江市石岭镇盘龙塘村,处处可见小公园,平坦的水泥路连接到每家每户,抬眼可见“党建元素”。而就在2天前,盘龙塘村里新整合好的近50亩地播下了紫薯种子,水肥一体化的滴管均匀地灌溉着田地,小小的水珠在太阳的映照下跳动闪耀。

4年多来,在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的对口帮扶下,盘龙塘村“颜值”飞速提升,多个产业项目落地,让这个昔日被竹窝环绕的偏远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截至5月30日,盘龙塘村预脱贫人口100%(去年预脱贫率95%),有劳动力贫困人口2019年可支配收入均远超过省考核要求的8226元,达到15277元,比去年提升16%。八有指标全部落实到位,实现达标。

整合红色资源

党建引领发展

来到盘龙塘自然村中部,可以见到龙湾区革命纪念馆的大致样貌:穿过纪念馆的门楼,两边布置着党建宣传墙和党旗浮雕,迎面可见盘龙塘红色广场。而纪念馆主体正在加紧建设中,争取明年初落成。原来,1949年1月,粤桂南边区地委书记黄明德,就在盘龙塘村召开会议研究新三团面向国民党的春季攻势。纪念馆建成后,将重现当年盘龙塘会议的场景。

 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驻盘龙塘村第一书记张万里在紫薯地里处理滴管。

而在盘龙塘村的最南边,是盘龙塘村水涧塘党支部的所在地,这里建设了党建广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村中党建工作提供了多个阵地。去年,该党建广场成为了湛江基层党建基地示范点。

除了龙湾区革命纪念馆和水涧塘党支部示范基地,还有村中随处可见的党建宣传栏、墙上的党建绘画,党建氛围浓厚。“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中,盘龙塘村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元素’融入各大景观和新增项目建设中,用红色文化装点美丽村庄。”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驻盘龙塘村第一书记张万里说。

张万里介绍,一直以来,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坚持以党建引领农村扶贫工作。除了党建阵地的建设外,村中的所有产业项目从立项到实施,整个过程都在村党总支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他们还从村内生活工作的40名党员中,选出10名年轻先进党员,对应分配10户无劳动力贫困户,实行党员带动脱贫区域化网格工作责任制。

这些责任党员日常跟进保障性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贫困户实际生活困难情况,并及时向党总支反映。村党总支部定期在支部委员会议上就这些问题讨论,形成办理意见并由责任党员落实执行,切实践行党建扶贫。在此基础上,禅城驻村干部还积极在困难户中发展新党员,希望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困难户,至今共有3位贫困户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探索智慧农业

推动长远发展

去年,禅城驻村干部在盘龙塘村开展的龙须菜种植项目迎来丰收,再次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基地还通过招聘贫困户进场务工,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龙须菜采摘期长达半年,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都需要较大投入。为了让盘龙塘村实现更稳定的增收,张万里决定探索智慧数字农业。“现在消费者都喜欢便利化的网购,农产品也不例外。”张万里介绍,目前,他们正在探索让数字化技术实现土壤、空气、肥料等方面的监管,让采购方能看到和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全过程,从而让消费者实现放心购买。”为了这一目标,盘龙村委会在原来的80亩地的基础上,再推平整合了50亩荒地。同时,以盘龙村合作社为主体,张万里物色了2家有相关技术的企业进场进行商业化合作,希望能在数字农业上有所突破。

 盘龙塘村50亩土地全部种下了紫薯,水肥一体化滴管让施肥、灌溉都能实现自动化。

在刚过去的11月3日,50亩土地已全部种下了紫薯,水肥一体化滴管让施肥、灌溉都能实现自动化,打药也是使用无人机进行,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用量也更加精准。不仅如此,盘龙塘村还将红薯种植与黄牛养殖结合,一方面将黄牛粪作为作物肥料,另一方面又将作物叶子提供给黄牛作为食物,以此更加贴近可持续发展。

除了紫薯地外,另外80亩田地也将在11月底播种适宜季节的包菜种子,同样也是采用智慧数字化农业技术进行种植。据透露,这里很快就会设置摄像头、传感器,以便实施监控作物的温度、湿度、土壤情况。今后还计划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实现智能化数据分析后自动调节灌溉、施肥时间和用量。

通过近5年努力,盘龙塘村建立建成各类扶贫产业项目并实现收益,包括“一村一品”、光伏发电、农产品种养在内的多种产业分红已逐步落实到户。目前,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正常运作,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收入纳入贫困户全年分红。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增收约1500元。

原标题:多个产业项目落地 偏远山村焕发生机

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推动廉江盘龙塘村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周文琪 

图|邵杰怡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