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桑基鱼塘:栽桑养蚕织罗绮 青叶化作寒者衣

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远处的公鸡打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晨曦透过云层洒落在古朴的乡村之中。一名农夫背着农具穿过一池池鱼塘,走到自家的桑树前,开始修剪、打理,并将摘下的桑叶带回家饲蚕,等待收获雪白的茧。数百年前,佛山的农民便是这样开启他们劳作的一天:早出耕桑、晚归饲蚕,桑蚕相依、自给自足。

桑基鱼塘,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不息的佛山人。坦荡的平原、稠密的河网,赋予了佛山优渥的地理环境,但低洼的地势、泛滥的洪水,也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隐患和破坏。于是,佛山人民一边修建堤围防水,一边不断挖塘排洪、种桑养鱼,最终形成了防洪与生产相结合、将“水患”变“水利”的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凝结了佛山人民的劳动智慧,也体现了佛山人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力量,不仅保护着一方人民,更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可持续发展的商品经济。

桑基鱼塘自成产业链

“桑植与蚕相依,农民早出耕桑,夜归饲蚕,已无暇咎,虽欲多饲,无处求桑矣”。在传统时代,耕桑、耕塘与手工缫丝业结合,是典型的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农耕结构。

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栽桑,桑基鱼塘本身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上,有多个生产环节,农民多数会承担其中多个环节。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手工业者,工农兼工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

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出现了雇工现象。桑基鱼塘是集约型经济,劳动力必须非常充足。蚕造摘桑,桑基上大泥、鱼塘捉鱼等劳动力紧张时都要雇工。加上在上大泥、淋泥花,鱼塘干塘时,也要雇用短期劳力。所以在桑基鱼塘这一产业链上,依靠的不仅是本地的农户,还有不少外来劳动力。鱼塘有专门的割草人卖草给鱼塘户,上落鱼花,给桑树培泥等。

对于桑基鱼塘这一劳动力集约的农业经济,足够的劳动力非常重要,因为这牵涉到基塘技术的精细化过程,一个技术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蚕丝和塘鱼生产,甚至影响整个桑基鱼塘的产出,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桑基鱼塘的终端产品中,鱼可拿到市场上出售,农民会利用蚕茧来缫丝,以便获取终端产品的利润。只要终端产品生丝的价格足够高,蚕农总是倾向于自己缫丝,在新式缫丝业出现之前都是这样。因此,此前蚕区是没有专门茧市的,即使是丝织作坊,也只能从丝墟上买土丝。

桑基鱼塘从最初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慢慢发展为初步的手工业,催生了蒸汽缫丝业、丝绸业等一系列延伸产业,成为人们致富的摇篮,推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发达农业催生繁荣商业

桑基鱼塘的形成与佛山乡村中亦农亦商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据《广东新语·货语》记载,顺德、南海商人向外拓展早在开海禁之时,经营与桑基鱼塘和丝绸业、缫丝业有关的生意和广东的土产。他们在各地建立会馆,作为从事双向贸易的落脚点。比如,在天津经营花生生意的商人,把豆类运回广东榨油,油饼正好做基塘的肥料。清代佛山商人形成商帮,是广东商帮中的重要一支,他们在外省的贸易,能采购桑基鱼塘需要的肥料,还能把丝绸运到北方。

南海、顺德商人在省内的贸易,对桑基鱼塘也非常重要。如九江人不是坐商,而是行商,他们在明代就将自己产的鱼花运至需要的地方。在粤西、潮汕等地都有九江鱼花商的踪迹,鱼花商卖掉鱼花,将谷物运回九江或佛山、陈村的谷埠。

佛山这种亦农亦商的风气不仅催生了繁荣的商业,也不断反哺桑基鱼塘这个农业基础,促进农业模式日趋成熟、产品更加优质。

随着桑基鱼塘发展,墟市也随之繁荣,还出现了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化墟市,如谷埠或米市、蚕纸市、丝墟、桑市、茧市、鱼市、桑种市。诸如蚕纸市、桑市等,都是农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存在;丝市、茧市则更多是为了销售终端产品。

其中最受重视的是谷埠或米市。在南海、顺德的桑基鱼塘区、果基鱼塘区形成过程中,人们考虑得最多的是粮食的供应。九江人最早发展种养结合,对谷物供应最重视,卖鱼花到外地,回城就买谷物回九江。清代各地争建谷埠,如道光年间全乡都变桑基鱼塘,九江十几万人“日需谷米二千余石”,但乡中水道日窄,谷船难入,引起谷物供应减少。于是,桑基鱼塘区大费周章建立谷埠、开发谷物集散地,确保粮食供应。

一般的墟市为露天场所,但为了适应蚕丝交易,顺德出现了“环绕廊舍”的特殊墟市。清代咸丰《顺德县志》卷五《墟市》追述明代的墟市:葛岸墟“明万历年设,环绕廊舍”。当时,葛岸和两龙的生丝质量在珠三角蚕区中是最好的,所以葛岸墟有“环绕廊舍”这类非露天的墟市。

废稻树桑创造华南丝都

明清时期,桑基鱼塘迎来大发展。万历《广东通志》卷七《广州府税课》记载,明初永乐年间尚属于南海的龙山、龙江土丝已有外销。这是南海土丝最早的销售记录。

清初九江乡“蚕桑近来墙下而外,几无隙地,女红本务,于斯为盛”,是从万历年延续下来的情况。这说明,当时九江的基面桑已经种满,而在农舍之下的屋边地也种植着桑树,“几无隙地”。当时,鱼塘极盛的“两龙”也将在低洼地种水稻改为种桑。

康熙、雍正年间生丝出口的税额较低,刺激了生丝的出口。鸦片战争前后,珠三角的生丝出口剧增,出现“废稻树桑”的高潮。

而在同治、光绪年间,陈启沅始创蒸汽缫丝业,带动厂丝的出口,出口量甚至超过土丝,一度超过江南,顺德、南海等地成为华南最大的生丝出口地,数十万亩桑基鱼塘支撑着“华南丝都”的地位。16世纪和17世纪初,垄断了东西方贸易的葡萄牙人输入欧洲的丝绸,一般每年有1300箱或5300箱,生丝有数千担。

从乾隆、嘉庆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广东生丝出口维持100多年的繁荣,顺德、南海的桑基鱼塘亦达到历史高峰期。如今,在佛山的郊区仍保留了连片桑基鱼塘,用他们的视角述说着这段辉煌的过程。

原标题:桑基鱼塘:栽桑养蚕织罗绮青叶化作寒者衣

来源|佛山日报

策划|记者莫凡、范银燕 

统筹|记者周勤辉

撰文|记者汤文燕

绘图|记者王淼冰

史料提供|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 委会编辑部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