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重磅来论|崔慧霞: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人民至上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人民”一词总共出现了86次,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篇,凸显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人民至上为执政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专家简介:

崔慧霞,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三农”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学术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论文70余篇,出版有《广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专著。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受邀担任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和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受聘为《现代经济——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稿件评审专家。现担任广东省消费环境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等职位。

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任何国家都是由代表一定利益的集团或政党所领导的,也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如何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主要看这个政党的理论基础、纲领和行动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明确了执政“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等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映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怎样执政以及执政目的。“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正确的执政理念,决定了执政党执政能力及其执政地位的巩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社会主义的主体,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必然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人民至上的思想溯源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今天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与方式。古代中国向来有“重民”“安民”的民本思想。《尚书·五子之歌》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离娄上》中,孟子强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第四十九章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

“民心”就是人民的共同心意,是民众对政权的普遍信任。高度重视民心民意,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特色。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中所认为人民是君主的人民,中国共产党人所指的人民,是当家做主的国家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涉及社会能否稳定,政权能否巩固,进而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奔赴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国特色的传统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理念,科学地吸收了古代“民本”政治思想的内核和现代民主政治观的合理部分,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理政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百年党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山河破碎的年代,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创造。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因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百年党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新征程:继续践行“人民至上”

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之源。永葆为民初心,砥砺为民恒心,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才能汇聚民心、赢得民心,我们党就能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了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人民至上是对中国共产党兴党执政的经验总结,是对新时代治国理政理念提升,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规律性和创造性。

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向美好生活而奋斗。

原标题: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崔慧霞: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人民至上

来源|佛山日报

文|崔慧霞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林润栋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