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近代佛山中医药求索与革新:建学校革新求变 争权益曲折前行

历经千年沉淀,古代佛山中医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1840年到1949年的这段时期,佛山中医药发展遭遇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西医等西方文化开始广泛影响中国。面对西医带来的冲击,佛山中医界与全国中医界一起,既坚决维持中医学术的传承,又不断紧跟时代步伐进行革新。

积极求变

成立中医团体与学校

1881年4月,英国传教士医师查尔斯·云仁(Charles Wenyon)来到佛山,在永兴街福音堂开办诊所,并于当年10月14日在缸瓦栏一间大货仓内创办“广济医局”。这是“佛山用西法治病之嚆矢”,也是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西医院之一。

1883年,云仁开办了“惠师礼医学堂”,首次招收7人医学班,学生需接受3年培训。在随后几十年里,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医学生。其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活跃在华南一带,对中国近代医疗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是佛山最早的西医医疗与教学机构。此后,佛山出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并存的局面。西医逐渐为国人所接受,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载:“西医院……院内设有留医所,房屋整洁,服役亦周到,人咸称便……中医生多有从而就学者,以故镇内西医日渐推广。”

面对西医这种新生事物带来的冲击,佛山中医也因应时局积极求变。

古代中医多以家传方式发展,少有学术交流。而近代传入中国的西医,建立学术团体,组织学术活动,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受此影响,中医界也认识到加强交流、组织社团的积极意义。1906年,南海中医人士发起成立了近代较早的中医社团组织——医学求益社。该社设址于南海横江墟,后来迁至广州仙湖街,其宗旨是“欲合中西一炉而熔铸之”。社内“每月发题问难,藉资讨论,并附赠医”,其中不少论题就涉及中西医的比较。其会员的讨论文章经评比后还张榜到各地,其“贴课榜处”包括南海的佛山万善堂、大沥墟与仁善堂和顺德的乐从墟、碧江村等,可见其影响力之广泛。

中华民国成立后实行新的教育学制,在制订各科学校规程时,在医科方面只有西医而无中医。但政府教育部门面对质询,反而声称中医不科学,拒绝将中医纳入学制。这种歧视的做法,激起全国中医界的愤怒。当时,广东中医药界除了派人参与集会请愿积极抗争外,还决心以实际行动来发展中医教育。

1913年,广州、香港等地中医药界人士集会,决议集资开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公推广东顺德人卢乃潼为筹办主席。经过11年的艰难筹办,始建成校舍并获得政府立案,于1924年正式开学。该校成为民国时期南方最大的中医学校。卢乃潼为首任校长,他去世后,继任校长陈任枚为广东南海人。校中主要教师都来自佛山,如教务主任廖景曾、针灸学教授梁慕周、妇科学教授谢泽霖等圴为南海籍,儿科学教授古昭典为三水籍。

奔走抗争

艰难维系中医向前发展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止旧医”的决议案,令全国震惊,广东各中医团体纷纷通电抗争,佛山中医药人士也积极行动起来。当时杂志报道说:“在医界方面,固已奔走呼号,分头联络;而药界方面,因唇齿之关系,亦集行讨论以力争。”佛山中医药界组织了广东佛山中医中药联合会,派代表参加了1929年3月17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医药团体大会,选举代表向政府请愿和抗议。

在全国中医药界的力争下,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表态不会执行“废止中医”的决议案。为了使中医药从根本上摆脱被废止的危机,中医界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努力争取在政府的卫生行政机构中有一席之地。在全国中医药界人士的努力下,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国医馆。按照中央国医馆的组织章程,全国各地得以建立分馆、支馆等机构,广东省国医分馆及各县市支馆也相继成立。1932年,广东省国医分馆成立。广东省国医分馆先后制定了《广东省国医分馆各县支馆组织章程》和《广东省国医分馆各县支馆董事会章程》,陆续在各县成立支馆。1932年10月,顺德国医支馆成立。南海国医支馆则于1936年成立。

不过,政府对中医缺乏实质性支持,各地国医分馆经费不足,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例如广东省国医分馆多次致函各地政府要为国医支馆提供业务经费,但多未被理会。顺德县政府一直以“地方款收入不敷甚巨,一俟收入充裕时遵拨”为答复,实际始终没有拨付。顺德国医支馆为了筹设治疗所为贫病失医者治病,馆长杨纪支不得不多次到广州市向顺德同乡募捐。

名医辈出

中医学术成果丰硕

近代时期,现属佛山市的当时各县中,可谓名医辈出,成就斐然。

中医治疗外感,以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宗。到了近代,广东涌现出一批伤寒名家,名声最著者即有“伤寒四大金刚”之称的陈伯坛、谭星缘、易巨荪和黎庇留,其中谭星缘为南海县人,未留下著作;黎庇留则为顺德县人,著有《伤寒论崇正编》。稍后则有南海人冯瑞鎏,任教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了教材《伤寒论讲义》与《伤寒论商榷》;顺德杨云蔚撰写了光汉中医学校教材《伤寒论述义》。此外,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毕业生南海陈亦毅著有《伤寒论纲要》,南海唐守圣著《伤寒金匮约编》等。谭星缘的族侄谭次仲则注重中西医汇通,结合西医理论著成《伤寒评志》。

温病是清代新崛起的中医学派,脱胎于伤寒,但在温热性外感疾病以及传染病的治疗方面有所创新。岭南地方炎热,传染病多发,故温病学术甫一诞生,即很快传入。近代岭南出现了不少温病著作,其中较重要的两部温病学教材的作者都是南海人,一是陈任枚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材《温病学讲义》,一是梁子居的广东保元国医学校教材《温病学讲义》。

近代包括佛山在内的南海县一带是外国医生较为集中的地方,早期接触西医的一些中医,均尝试融合中西医学。这种思潮被后人称为“中西医汇通”。广东近代最有名的中西医汇通医家当属佛山的朱沛文,其著作《华洋脏象约纂》很有见地。其他有顺德谭楷,“善医术,尝欲著东西医论”,不过未见传世。民国时南海籍医家谭次仲提倡“中医科学化”,其著作《中医与科学》也风行一时。

此外,近代时期,佛山在妇科、儿科、外伤科、眼科等方面亦多名医,学术成果丰硕。(史料提供: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部)

原标题:近代佛山中医药求索与革新:建学校革新求变 争权益曲折前行

来源|佛山日报

策划|记者莫凡、范银燕

撰文|记者杨杰

绘图|见习记者黄国鸿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