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我市出台“双指引”优化路口交通组织

佛山日报讯 记者韦娟明 通讯员佛交宣报道:根据佛山市城市“畅通工程”两年行动方案工作部署,我市将制定出台相关的“统一交通设施指引”,通过完善交通科技设施、优化信号灯配时,实现关键节点标志标线规范率达100%。近日,佛山市公安局、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已完成《佛山市交通路口全方向待行区设置指引》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论证,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优化路口交通组织的有力支撑。

近期,我市公安、交通部门结合佛山交通管理实际进行探索,对禅城区汾江路季华路口、岭南大道季华路口、佛山大道亲仁路口、佛山大道轻工路口等11个路口待行区完成交通设施统一规范设置,路口通行能力总体提升约19%。

如今,待行区、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等新型交通组织措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中。这些新型交通组织及配套的交通信号如何统一规范设置,如何让交通参与者特别是驾驶人能正确辨识,亟须通过制定系统、规范的指引来解决。

岭南大道和季华五路交界处路面标线清晰。/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据介绍,《佛山市交通路口全方向待行区设置指引》 重点对发光交通标志、地面文字标识、导向箭头标线样式、路口通行方式、LED显示屏提示信息、路口设置条件等进行了统一要求,特别增加了发光标志牌,其发光颜色与红绿灯同步,提示效果比常规标志牌更好。

同时,《佛山市交通路口全方向待行区设置指引》明确了待行区引导设置:当机动车信号灯为红灯,待行区显示屏转为绿灯时,LED文字显示屏显示“驶入待行区”,车辆进入待行区等候。当机动车信号灯转为绿灯时,LED文字显示屏显示“驶离待行区”,车辆应按秩序通过路口。在机动车信号灯绿灯转为黄闪时,待行区显示屏转为红灯,LED文字显示屏“禁入待行区”,即待行区功能关闭,此时车辆按照常规路口通行方式,根据信号灯指引行驶通过路口,路口实现清空。当机动车信号灯转为红灯时,待行区显示屏为红灯,LED文字显示屏“禁入待行区”,车辆应在路口停止线等候,在红灯前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继续通过路口,不得在待行区停留。

《佛山市交通路口全方向待行区设置指引》还对哪些路口适合设置待行区给出了指引,列有明晰的设置条件:既要考虑路口的面积、形状、中央花基宽度等因素,又要结合交通流量,充分发挥待行区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如单一设置左转待转区的,左转待转区长度应大于等于15米,以保证待转区内至少能够停放3辆小型汽车,这样才能提高该进口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和路口服务水平。目前,佛山市的待行区、待转区较多设置于下沉隧道顶、高架桥底等交叉口有充足空间的路口。

除了《佛山市交通路口全方向待行区设置指引》,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还编制完成了《佛山市不按导向车道行驶非现场执法交通设施设置指引》,进一步规范路口通行提示设施设置,明确要求路口需规范设置分向行驶车道标志、地面导向箭头标线和交通监控设备标志,提醒引导车辆按照方向车道行驶,减少车辆乱加塞乱插队,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提升路口通行效率。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佛山分院院长吴超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佛山市出台《佛山市交通路口全方向待行区设置指引》《佛山市不按导向车道行驶非现场执法交通设施设置指引》对节点“直行待行、左转待行、全方位待行”等新型交通组织模式的适用条件及设施设置技术制定了具体指引,这在国内地级市中尚属少见,充分体现了佛山在城市“畅通工程”工作上下足了绣花功夫,真真切切为群众解决了出行困惑和拥堵难题,对于佛山这种“交通需求高增长、道路资源紧约束”的城市精细化交通组织和管理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下一步,畅通工程还将出台《佛山市交通信号灯设施建设指引》,对交通信号灯的外观、设置和建设进行统一规范,特别对市民关注的红绿灯态转换9秒倒数、黄灯时长等设置方式进行全市统一。

扫码观看路口待行区引导设置解析视频

原标题:

我市出台“双指引”优化路口交通组织

统一交通设施指引 提升路口通行率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