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史话丨梁朗生与佛山剪纸

梁朗生(1907年~1987年),男,出生于剪纸手工艺世家,祖辈三代都从事剪纸艺术的创作与经营,原籍为广东省三水县(现佛山市三水区)人。清末民初著名的佛山市福禄路的“泰昌号”就是其家族祖父辈经营剪纸的店号。

说起佛山剪纸,不能不说梁朗生,他是佛山剪纸承前启后之人。从清末民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剪纸的传承与创新,都离不开他的勤勉努力。梁朗生生长在剪纸艺术之家,受到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熏陶,自幼喜欢刻画图案,少年时就精通剪纸艺术,经常与父兄共同研究、探索剪纸艺术的提升与创新。1956年,响应党的号召,选择了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的工作,走进这一民间艺术的殿堂,成为民间艺术研究社进社创办剪纸艺术唯一的艺人。他技艺全面,在刻写、衬凿等剪纸技艺的手法上均很娴熟,尤其擅长刻画纯色剪纸的线条,线条玲珑,画面剔透灵动。在新中国的精神力量鼓舞下,他全力进行新中国题材的创作,在继承与创新上深入研究。一方面,他对佛山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抢救、挖掘,整理了《百鸟归巢》《狮子滚球》《划龙舟》以及春节剪纸等一大批传统的民间剪纸,挖掘传统题材《六国大封相》《唐明皇游月殿》《牛郎织女》《乘龙快婿》《八仙窗》《四季平安》以及龙、凤、鹦鹉、花卉等;另一方面,他还用剪纸语言进行再创作,即将单纯的民俗、实用剪纸发展为艺术欣赏品,将传统剪纸与黑色纸结合,形成铜箔剪纸黑色沉底,大方庄重、精致华贵。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发展了纸衬料剪纸,剪纸的色彩与底衬彩纸可自由组合变化,在反映时代新生活的题材上灵活多变,适应了鲜亮如阳光照耀般的精神追求,使佛山剪纸在时代审美上陡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这些为大众喜爱的题材通过时代的创新,也成为剪纸产品市场的宠儿。

1957年,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招收了有潜力、有文化的年轻人后,梁朗生陆续收杨永雄、郭守仁、陈希尹、陈永才、梁志炎、邓本圻等为徒,同时还组织一些剪纸工人,成立了剪纸车间,队伍发展到30多人,后来发展到50多人。梁朗生担任剪纸车间主任。梁朗生曾任佛山市政协委员,不遗余力地进行授徒传艺工作。梁朗生的代表作有《百花齐放》《兰竹图》《武汉长江大桥》《宝鸭穿莲》《花篮》《庆丰收》《大公鸡》《花鸟四屏》等。其中《百花齐放》《庆丰收》作品收入了约翰·温讷编辑出版的《中国剪纸》(香港)一书里。

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剪纸创作已达到全省最高水平,梁朗生儿子梁达光著文记述:“父亲创作的《百花齐放》剪纸作品,荣获广东省第一届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受到各界人士赞赏和好评,还被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同志选中,作为代表中国的礼物赠送给外国嘉宾。父亲作为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筹办时唯一的剪纸艺人,先后挖掘整理了一大批传统剪纸,并收了杨永雄、郭守仁、陈希尹、梁志炎、潭伯朝、何燕等为徒,成立了剪纸车间。他是佛山剪纸在新时期改革创新的先驱者,为培养剪纸继承人不遗余力,他所带出的徒弟不但学到师傅传授的创作经验和技艺,还精益求精,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品,他们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新一代的剪纸工艺美术大师。”

1965年春节,中共中央中南局决定用佛山铜衬剪纸等制作贺年卡送给中央领导人,梁朗生创作的《百花齐放》就是其中之一。而陈永才创作的剪纸作品《红梅花枝俏》更是被当时的中南局书记陶铸指定为选送给毛泽东主席的新春贺年卡图案。梁朗生的弟子,大多成绩斐然,很有建树,有些弟子创作了不少铜凿剪纸的著名作品。据记载,梁朗生本人没有直接创作过铜凿剪纸作品。

(本文选自《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佛山铜凿剪纸》作者关宏,选作本文时有删节。)

原标题

佛山史话

梁朗生与佛山剪纸

来源丨佛山日报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