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城市重塑 精心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

◎报告摘登 

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品质大提升,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佛山人民的梦想就是建设一座高品质现代化大城市。要回应群众期待,用绣花功夫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多措并举推动城乡空间优化和形态重塑,努力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城市。

在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品质大提升,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被写入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

谱写新篇,实干为先。落实到具体措施上,佛山未来如何全面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深化实施城市畅通工程、着力提升城乡品质形象、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引起与会代表们热烈讨论。

优化空间布局 破解碎片化痛点

报告提出,全面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探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积极推行“国有+集体、出让+出租”的混合开发模式,加强各类性质土地置换腾挪,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

南海区政协主席唐棣邦代表表示,城乡空间的再造应该成为南海区着力发展的重点。南海区是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要着力破解“城不城、乡不乡”的痛点,就要在坚持“工改工”的同时,着力开展空间大腾挪,将村集体中的小片零碎工业用地腾挪到大的连片产业园区中。上周,南海区召开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誓师大会,吹响了冲锋号角,接下来要进一步研究改革的手段,推动这项工作深化落地。

“报告对城市建设部署很多且详细,对新的品质城市要求比较高。”三水区委常委林建新代表介绍,无论是城市空间打造,还是老旧小区改造,都与三水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相当吻合。接下来,三水区将加强区镇联动,重点做好1000公里城市碧道的建设工作等。

开展景观提升 扮靓城市角落

报告提出,着力提升城乡品质形象。大力开展“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景观提升,推进东平河水轴线高品质滨水空间建设,构建城市景观廊道和城市门户新形象。

“这为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市描绘了宏伟蓝图,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顺德区委常委吴楷钊代表表示,当前,顺德正全面推动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以水兴城、以城聚才,构建亲水城市空间,再现绿水碧波的水乡灵韵,建成大湾区一流的生态环境。

“城市美丽,群众生活才会美好,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城市的美好品质更是体现在城市街头的每个角落。”吴楷钊说,接下来,顺德将以系统整体的思维,做好城乡品质提升和乡村建设的规划谋划,不断打造特色品质之城,塑造一流城市形象。

“报告部署细致,给社区村居发展指明了方向。”南海区西樵镇儒溪村党委书记陈旺弟代表介绍,在景观提升方面,儒溪村就有一条铁路、一条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桥下空间的利用应该尽快提上日程。“我们希望进一步把高架桥下空间变成小公园和停车场,方便市民的生活。”陈旺弟说。

佛山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黄礼泉代表表示,未来五年,市水利局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水环境治理,全力打好污水防治攻坚战,助力城乡品质提升。

改善人居环境 村居更美更和谐

“报告中提到城乡融合发展,这对农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高明区更合镇小洞村党委书记陈敬培代表表示,自2017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村变得越来越美了。城乡融合发展,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城乡相互促进。目前,小洞村正在进行城乡品质形象提升的工作,结合区、镇总体布局来考虑红色资源如何深挖、传承的问题,未来将围绕打造农村环境特色、“一村一品”、绿色产业等方面进行更细化地规划发展。

在高明区更合镇小洞村,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变得越来越美了。/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我们通过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农村变得非常漂亮,大家周末都喜欢到乡村去休闲放松。”南海区丹灶镇委党校负责人蓝丽君代表认为,在城乡品质形象提升上,应该做到软硬实力同步提升,从居住环境到城市管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等都要全面发展。

城市品质,不仅要“外美”,也要“内优”。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三水区西南街道北江社区党委书记伦惠霞代表介绍,像北江社区这类新市民占比大的新型社区,存在社区服务半径大、治理不够精准等问题,应该在抓实社区党委领导的基础上,推动资源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探索城市党建精细化治理。北江社区试点探索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融合,实现了“党建网”与“治理网”双网合一,让原本的“陌生人社会”变得熟络、有温度。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一张崭新蓝图已然铺开,佛山将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待,让一个城市形象更加现代、生活品质更加美好的新佛山,真正照进现实。

场外热议

桂城工程建设中心负责人陈嘉城:

如今,走到佛山水道旁的桥下空间,总能看到市民正在欢快地打篮球。在这里,色彩明艳的彩虹连廊,为两座高架桥之间的空间遮挡烈日风雨,让桥下空间变得更加亮丽养眼。这与党代会报告中的着力提升城乡品质形象,大力开展“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景观提升,构建城市景观廊道和城市门户新形象等表述相一致。

我们负责的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桂城段)景观提升工程,全长约8公里,南起平胜大桥引桥,北至佛山水道桥引桥。我们通过整合利用桥底空间、辅道、绿地,打造供市民游憩的健身娱乐休闲空间以及停车场等。其中,佛山水道旁的桥下空间就是其中一个节点,目前已变成周围市民的运动休闲天地,设有跷跷板、单双杠等儿童设施和健身设施,还配备一个炫酷的特色篮球场,能够覆盖全年龄段人群。

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桂城段)景观提升工程全长约8公里,在佛山水道节点设有跷跷板、单双杠等儿童设施和健身设施,还配备一个炫酷的特色篮球场。/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我觉得,桥下空间改造给城市带来了新活力,将城市中最难利用的场所之一转变成为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全新共享公共空间,也为打造熟人社区助力,更好地提升城市的软硬实力,提升城市品质。

禅城区村头村党委书记冯照:

党代会报告提到要着力提升城乡品质形象。我认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最关键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实现网格化长效管理、迅速整改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巩固提升整治成果,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为凝聚民心的民生工程。

村头村共有2000多名户籍居民,加上常住在村中的8000多名新居民,人口密度位居全市村居前列,加上大量的村级工业园,导致村中环境一度出现脏、乱、差。此前,村里成立由村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实现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打造长效机制。小组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及各村民小组长等组成,下设工业园区巡查组、人居环境保洁巡查组及宣传组,对村内网格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我们村多次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题会议,让全体村民明白“整治提升是为了谁”,凝聚全体村民力量,推进环境整治提升。现在,曾因水质等问题被村民诟病的凹窦涌与村头涌,经过清疏、沿岸景观提升等工程后,被改造成环村“绿带”。

截至目前,村头村已集中清理近2000多吨各类垃圾,拆除乱搭乱建、违规广告、危旧房约700平方米,清除油污、小广告600多处,明渠改造暗渠超过600米,整治“三线”1.5万米,建设“四小园”13个,建设岭南特色小花坛34个,实现华丽蝶变。

市民王俊:

我老家在江西,1999年参军入伍到佛山从事消防工作,自此扎根这座城市。佛山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在太大。可以说,我见证了这里发展的全过程。

党代会报告中关于着力提升城乡品质形象的相关表述,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记得我刚到佛山那会,南海大道尚未开通,季华七路附近甚至布满农田。现如今佛山高楼大厦林立,路面上时常车水马龙,和当年天差地别。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佛山蓬勃的经济和社会活力。我相信通过今后五年的努力,佛山的城市形象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迈向更高的发展路径。

专家访谈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所长彭建德:

抓住关键节点关键区域提升城市形象

党代会报告提到首席设计师制度。这个制度最早是在深圳推广的,我觉得它对城市规划建设可以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首席设计师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计师,而是指一个设计单位,可能会有一个知名的设计师领衔,对一个片区总体的建筑、景观进行管控和引导,有利于把握整体的效果,避免各自为政等问题,还规定了回避制度,对城市规划建设有很多好处。对于佛山一些重点区域的规划,实施首席设计师制度,我认为是有用的。需要注意的是,首席设计师制度是负责从规划到规划设计条件,一直到建筑方案审查全过程。

对于东平河水轴线,我建议,尤其是禅城北岸这一段,不仅仅是缺乏公共空间,还需要活化功能,所以在沿线的功能设置上,滨水绿地不能只有绿地,还要融入一些文化活动、休闲消费等元素,这样东平水轴线才能发挥城市窗口展示的功能,而不只是跑步健身的场所。目前,东平河水轴线分了很多标段,建议在建设中要做好标段与标段的衔接问题。

在一河两岸的景观提升上,要营造一个丰富的城市天际线景观,关键要把控好关键地块的建筑高度和屋顶设置。在今后的地块开发中,要避免平庸的建筑,设计高低错落的优美城市天际线。

佛山的城市形象如何打造?需要抓住关键节点、关键区域进行重点提升和打造。虽然佛山新城建设得非常好,但目前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吸引力。而我们老城中心区的许多地标建筑都是几十年前建设的,最近20年缺少代表性建筑。对于禅城来讲,文华公园这个片区未来还有一定的塑造潜力和空间。如果这些重点地区把握不好,那未来佛山就失去了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突出重点,将这些节点打造成能够代表佛山区域发展的地标建筑。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周龙凤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周龙凤、毛蕾、宋世伟、林嘉慧、李护彬、杨婷、郑奕纯、梁欣莹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