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重磅来论丨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 强化“活力城市” 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关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目前有很多观点。此文重点谈谈强化活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问题。打造活力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当是优雅精致的城市格局、公正包容的社会治理、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特色厚实的产业结构、根深基广的大众经济、健康向上的市民精神、赏心悦目的山水园林等的有机统一。只有活力城市才能在区域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引擎作用;活力城市发挥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活力;强化活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更需要把握一些关键环节。


专家简介 


范恒山,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多次参与中共中央全会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的起草,主持了众多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著编译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论文数百篇,学术思想为《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评传》《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中国新一代思想家自白》等收录介绍。

如何将城市打造为活力城市?

城市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其体量庞大、功能显要、影响宽广,从逻辑上说,城市是推动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主体力量和核心动能。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在推动区域发展中应当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

但在实际生活中,各个城市能否发挥引擎作用,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也取决于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并且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

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少城市产业基础薄弱、历史负担沉重、社会矛盾突出、刚性需求众多,往往显得自顾不暇、力不从心。这样,建设活力城市的重要性就充分显示出来了。

过去谈得比较多的是提升城市活力,构建活力城市是近些年提出来的新概念。但一点是肯定的,活力城市一定是充满活力的,而活力城市也一定能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对区域发展起到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如何将城市打造为活力城市?概括的说,打造活力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当是优雅精致的城市格局、公正包容的社会治理、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特色厚实的产业结构、根深基广的大众经济、健康向上的市民精神、赏心悦目的山水园林等的有机统一。但是,打造活力城市的途径不只这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区域联动,直接的说,是城市与区域的联动,而这种联动,既是城市对区域发挥引擎作用的过程,又是促进城市增进活力、进一步做实做强的过程。

撇开城市内部的努力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不论,城市发展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农村要素不断地转化和服务。这包括农村土地的无偿划拨或低偿转让、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市民、大量农副产品提供给城市、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承担城市最为艰辛的工作等等,这可以看作是城市与农村的联动。二是其它城市特别是周边城镇的支持与帮助。这种支持和帮助的意愿并非都是自愿的、途径也并非都是合理合规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设想一下,如果某个城市完全封闭运行,抑或城市间形成了恶性竞争,这个城市是很难持续拥有发展活力的,这可以视为城市与城市间的联动。把这两者归并起来,就是城市与区域的联动。

显然,区域联动对推动城市发展、增进城市活力或者说建设活力城市至关重要。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增进开展城市和区域联动的自觉性,也就是增强活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的自觉性。

并不是所有活力城市都具有这种自觉性。我曾经谈到这样一个认识,即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里,城市的发展体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城市发展往往只为了城市本身,这是基于城乡关系而言的。在这种情形下,城市对农村体现得更多是虹吸效应;二是各城市发展只为自身考虑,这是基于城市间关系而言的。在这种情形下,城市对城市体现更多是挤兑效应。也就是说,在较长的一个时期里城市与区域的联动是薄弱的,城市对区域所发挥的引擎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出于思想上的偏见,一些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很少;而出于认识上的浅见,一些城市无意于对区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认为这样做是亏了自己、好了别人。

所以,增强活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是城市管理者思想上跃上新高度和操作上展现精明睿智的表现。在具备能力的前提下,发挥引擎作用不仅能带动别人,也能激活自己,并非单方面受益。

如何增强活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如何增强活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或者说,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活力城市引擎作用?除了思想上要清醒明白之外,还要构建必要的基础条件、实行一些有力的举措。概括的说,是要抓好如下四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夯实基础。发挥引擎作用,实现辐射、引导或引领的前提是打破区域间的阻隔,实现全方位的开放或贯通。要件有三:一是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要统一规划、平衡标准、一体建设、全面对接。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应统筹推进新老基础设施建设,切不能在老基础设施已呈“好差”分割的状态下进一步形成“新老”分割。二是实现市场体系的对标对接。以公正、规范、开放、诚信为核心要求推进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不搞地区封锁、要素阻隔和各自为政。要素流动起来,发展空间即市场空间就打开了,经济效率也就提高了。三是实现资源要素的同权同利。不仅要实现自由流动,而且应统一规则,不区别对待,做到机会均等、权利平等。

第二,要优化分工。城市要保持发展活力,除前面提到的一些要件外,还有两个重要支撑:一是要不断增加发展空间,二是要不断补充适宜的生产要素,而这只能在合理的地区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如果城市功能繁杂,面面俱到,不仅会形成内部的臃肿低效,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城市病,而且因高度同构招致激烈的外部竞争,给要素进入和空间拓展形成阻碍,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应当明白,“让开两厢”才能“占领大道”,所以应当以优化产业分工为重点优化活力城市与其他地区的分工。对城市来说,这其实就是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产业发展直接等同于经济发展,而产业竞争直接来自于产业同构。合理分工不仅能减少竞争,还能集中力量做强优势产业,通过分工形成链环紧密衔接、功能协同支撑的有机整体和互惠格局。这样,不仅活力城市因特色发展而提升了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使其它许多地方成为了活力城市的卫星城、配套基地和辅助园区。而通过城市功能分解特别是由此带来了产业的转移,不仅为相关城市腾笼换鸟、提升产业层次创造了条件,也藉此带动了人口的分流和其它城市负荷的削减,因而有效地遏制“城市病”的蔓延,增加城市运行的活力,也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引擎作用。这类似于献血的道理,不仅救援了别人,也激活了自己。

在对城市的产业发展从而优化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分工上,要认识到,任何城市哪怕是所谓活力城市,其资源要素都是有限的,何况在当前城市间存在争夺资源要素的环境之下。所以,产业发展应坚持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并立足于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总体上说,要与自身的基础、能力和潜力相匹配,不可贪多求广,也不可一味追新求高。

第三,要搭建平台。各类功能平台不仅能够承载优质资源要素和新兴产业,还能施行成熟的国际管理规制和全球先进标准,既是拓展城市发展能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发挥城市对区域发展引擎作用的坚实载体。因此,活力城市要主动走出去,与周边区域共建产业园区和其它类型的合作平台,并创新机制,实现利益合理分享。

第四,要强化帮扶。除了依托产业分工、平台搭建等互利互惠的途径发挥引擎作用外,活力城市作为处于发展高位、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一方,还应通过加强对口帮扶引领周边区域发展。这是一种风格,是一种品位,也是一种责任。基于长期以来不平等的城乡关系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反哺;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考量,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区域协调发展则能够为活力城市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这种做法其实是对未来市场的一种主动的培育。这可说是一种未雨绸缪,也不失为一种远见卓识。

精彩观点  

过去谈得比较多的是提升城市活力,构建活力城市是近些年提出来的新概念。打造活力城市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增强活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是城市管理者思想上跃上新高度和操作上展现精明睿智的表现。发挥引擎作用不仅能带动别人,也能激活自己,并非单方面受益。”

“活力城市要主动走出去,与周边区域共建产业园区和其它类型的合作平台,并创新机制,实现利益合理分享。”

来源丨佛山日报

统筹丨佛山日报记者刘蓉

文丨范恒山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