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明大桥:长虹卧西江 铺就奋进路

从广佛核心区驱车进入高明,很多人都会经过一座大桥。大桥两侧高耸,中间平直,远眺如虹卧西江,近看却是两高一低3条桥梁,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气象不凡,这就是高明首条跨江大桥——高明大桥。

高明大桥现由新桥和旧桥两部分组成。其中,1991年11月建成通车的旧桥,因为设计新颖,工艺先进,曾荣获“广东省样板优秀工程奖”,建设部“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是高明地标性建筑。

自筹资金,克服西江天堑,打通城市东出口,高明大桥的建设,显示了高明人民敢想敢干、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巨大魄力,也为过去30年高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明大桥现由新桥和旧桥两部分组成,中间为旧桥。

天堑阻隔 自筹资金跨越西江

高明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中心城区与南海西樵镇隔江相望。直至上世纪80年代,群众到广州和佛山中心区都需要摆渡过江。渡口仅有两艘船只,每天上午起航,晚上12时停航,若遇上恶劣天气,渡船随时可能被迫停航,交通十分不便。

高明区侨联原副主席黎文东就遇过类似情况。有次他在外逛街买书,忘了回程时间,急匆匆赶到西樵官山圩,才得知傍晚6时渡船就已停航,没办法,只好在附近村民家借宿一晚,等第二天才坐船返回高明。

西江天堑,曾让高明与广佛核心区脱节割裂,唯有发展交通,才能打破僵局。在省市相关部门支持下,当时的高明县委、县政府决心兴建一座跨江大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打通高明东出口。

建跨江大桥打通城市东出口,高明当时面临的首要困难,是建设资金。

西江江面开阔,流经高明河段的宽度在860米至1280米之间,河流平均深度约15米,最深处40多米,径流量平均每秒7490立方米,平均洪流量每秒17359立方米,历史最大洪流量每秒51600立方米——要在这样一条又深又宽的大江上架设跨江大桥,工程投资不小,大约需要7000多万元,约占当时高明工农业总产值的1/3。

再困难也不能省建桥钱!当时的高明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发起了“我为建设高明大桥作贡献”捐资活动。县领导、各机关单位、各工厂、各村庄、各学校、各商店……一切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大桥募捐活动。夫为妻捐、父为子捐、祖为孙捐、女为母捐成为时尚,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也积极参与,有人寄钱回来,有人托人带钱回县里捐,还有人专程回乡捐款。

区交通局原副局长夏文芳在活动中捐了200元,他说,所有人都踊跃捐资,并以此骄傲、自豪。据统计,当时高明人民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合计有16万多人捐资,捐资总额达366万元。

除发动干部群众捐献资金外,当时县政府还发行了1500万元的大桥债券和银行贷款,拆借资金1000多万元。市民崔妙灵那时刚参加工作,人生拿到的第一笔工资全数购买了大桥债券,为筹资修桥贡献了微薄力量。她说,路通才能财通。

一桥飞架 高明打通城市东出口

通过发行大桥债券,发动群众捐资,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高明闯过资金难关。1989年4月,酝酿5年之久的高明大桥,正式破土动工。

水深、流急、石硬、底滑、台风、暴雨……大桥建设中,施工人员多次遭遇施工困难。但在真诚团结的干部群众面前,在步调一致的单位部门面前,所有困难都被一一克服,以致几十年后,回忆起大桥建设,当时的施工方总工程师仍不住感叹:我经手架设了十多座桥梁,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领导高度重视、万众一心、协调一致的甲方单位!

1991年11月26日,黎文东以《高明乡讯》记者的身份,带着相机来到高明大桥,拍下工人油漆拱桥圆弧的画面。红黄蓝三色在桥中展翅般地闪耀,格外亮眼。

当年11月27日下午6时许,高明渡口最后一班渡轮缓缓靠近码头。夜幕降临,高明大桥亮起明灯,映照着桔黄色的栏杆,划出1100多米漂亮的弧形光线,倒映的灯色像一堆碎金子撒向半个江面。6时45分,随着一阵欢快鞭炮声,高明大桥正式通车。

一辆小汽车从南海方向驶来,缓缓靠近右侧的收费站。收费员林文周撕下通车后的第一张过桥收费单据。两侧的人群发出阵阵欢呼声。市民黄耀华开着摩托车,载着妻子黄合萍,从桥上通过又折回。他请黎文东拍下夫妻俩停在收费站的照片,以作纪念。在场的县建桥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动情地说,高明人民终于盼来这一天。

通车三年 助高明跻身全国百强县

高明大桥设计新颖,工艺先进,桥型美观。大桥全长1116.2米,宽12米,共有14个桥墩,其中12个在水中矗立。江心的6至8号墩是主桥墩,直径146米,高41.56米,最大跨径达100米,通航净空高度22米。桥墩采用钢壳沉井着床或钻孔灌注桩着床工艺施工,上部结构采用三座双跨缆索吊装新技术施工。1993年,高明大桥荣获“广东省样板优秀工程奖”,1996年,荣获建设部“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高明大桥曾荣获建设部“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高明大桥建成通车,深刻改变了高明的发展面貌。

1981年,当高明恢复建制时,全县仍是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基础落后,经济实力薄弱。高明大桥打通后,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2162家,其中镇以上185家,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比1981年增长18.33倍,年均增长34.4%。塑料、纺织、建材、食品、化工等产业盛极一时,大桥通车第三年,高明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随着高明经济发展,通行大桥的车流量不断增多,不到10年时间,长1116.2米,宽12米的高明大桥就已经超负荷运行,21世纪初,当地政府决定要对高明大桥实施扩建,夏文芳兼任了建设项目的负责人。

大桥扩建工程总预算高达2.5亿元,不过,受益于高速增长的经济状况,这次不再要发动市民捐赠,政府投资已经完全覆盖。夏文芳说,为了让旧桥与新桥共同使用,设计团队将新桥分为上下游两桥,为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结构,每座桥长1275米,宽12.5米,与旧桥共同组成新的高明大桥。

高明大桥扩建后,每天车流量从旧桥刚通车的1000多车次增长到6万多车次,高明城市东出口从此成为坦途。通过大桥,高明从西江出发,走向世界。

高明大桥建成通车,深刻改变了高明的发展面貌。  

风正扬帆 湾区枢纽新门户启航

高明大桥通车后,人员车辆可以便捷来往广佛核心区,高明“东联西靠”的交通格局,得到初步显现。但唯一一个东出口,显然不能满足高明需求,更多的通道,正逐渐出现在高明地理版图。

如今的高明,向东,有高明大桥、广明高速富湾特大桥两个东出口,还有在建的一环西拓南环段富龙西江特大桥,以及未来的佛山地铁二号线二期工程;向南,有杨西大道、江肇高速、高恩高速通往江门、珠海、阳江;向西,有国道359线合和大道、广明高速、江罗高速通往粤西;向北,有江肇高速、国道324线通往肇庆、粤北。东南西北都拥有出口,高明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凸显。

2021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选址高明。机场到来,为高明带来了超亿级交通基础项目。高明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大湾区坐标系上找准定位,加快建设“湾区枢纽新门户、临空经济新中心、田园城市新样本”,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牢牢抓住新机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未来,高明区将加快推动广湛高铁、深南高铁、珠肇高铁建设,配合肇顺南城际铁路加快规划,同时加快对接建设南沙至高明高速、清远至高明高速等六大高速,整合西江岸线资源,优化富湾、荷城“两大港区”功能布局,未来的高明,将拥有“一个机场”“六大轨道”“十大高速”的配置,有望成为佛山“机场+轨道+高速+港口”一体联运体系区域。

长虹飞架,卧波西江,曾经开启了一个发展时代的高明大桥,如今依旧静静伫立在西江上。浩荡江水从其身下奔腾而过,浩瀚江面,来往船只桨击浪花,大桥上,车水马龙繁忙畅顺,这一座大桥,凝固了高明人奋发向上、不甘人后的奋斗精神,承载了高明腾飞的梦想!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  图/佛山日报记者洪海

编辑/林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