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牵头及参与的25个项目获省科技奖

这是一场科技创新的盛宴,佛山成为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和收获者。

4月15日在广州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颁发了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佛山企事业单位作为牵头完成单位获奖13项,包括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获奖整体数量和获一等奖数量均为近三年最高,且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3位。此外,佛山企事业单位作为参与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有12个,包括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

此次佛山企事业单位作为牵头单位获奖的项目中,有9个由企业牵头完成,占比近七成,充分显示了佛山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力量。这也得益于近年来佛山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渐探索建成“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一方制药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近三年科技研发费均占销售额3.5%以上。/企业供图

佛山再创佳绩 获奖项目多为新兴产业

2021年度,佛山以牵头单位拿下13个奖项,创下省科技奖一等奖数量比2020年度多1项、二等奖数量比2020年度多3项的好成绩。

获得202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佛山项目分别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酱油和黄豆酱大宗发酵调味品高性能菌种选育与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项目,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牵头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体系建立与关键技术创新应用”项目,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的“鸡球虫病多价活疫苗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项目。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巴德富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分别牵头的6个项目,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牵头的4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外,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参与的“高分子生物活性可控接枝技术及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项目,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参与的“动态表面海洋防污材料及配套防护技术”项目均获得了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本次佛山获奖项目多集聚在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一方制药的获奖项目为例,该项目不仅形成了“国家引领、企业为主”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制定模式,企业的配方颗粒产品也已在国内数万家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并远销美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纳税额超7亿元。

协同创新体系完善 企业创新能力攀升

如果说佛山在全省科技创新领域已经打下一片天地,那让其牢牢站稳脚跟的,便是佛山企业及其背后强大的科研支撑力量。

数据显示,2021年,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100家,净增1382家,较上一年增长24.2%;全市建有省重点实验室3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2家,市工程中心1421家,它们成为企业创新的策源地。

本次佛山获奖项目牵头单位以企业为主,尤其是一等奖层次的项目均由企业牵头,它们或自带创新基因,或重视产学研用合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了行业发展风潮。比如,正典生物在企业起步阶段便将大部分创新资源向研发鸡球虫疫苗倾斜,2021年的研发投入达到营收的5%左右;专注于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精铟海工,研发出了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海洋钻井平台升降系统。

中研非晶的获奖项目,则是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该公司特聘研发中心副主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材能学院青年博士孙海波负责完成的高频低损耗非晶纳米晶磁性元器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促进了我国电力电子行业磁器件不断向高频化、小型化、节能化及大功率化快速发展。从2013年至2021年6月,该项目应用实现了超16亿元的销售收入。

这些都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佛山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水平和综合效益也因此“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合同成交金额超过22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就占了近16.3亿元。

抓住高企这一关键变量 打造佛山创新高地

种下梧桐树,培育金凤凰。企业依托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后,有着佛山这样一块滋养创新种子的“肥田沃地”。

2021年,佛山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超2.9%;累计建有41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原始创新和企业应用创新提供支持。此外,有数千家高企通过“秒报秒批秒付”改革实现政府补助(扶持)资金直达企业。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明确了“515”战略目标,其中一个重点是,今后五年,佛山务必成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领头羊,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赶上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1万家。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抓住高企这一关键变量,打造佛山创新高地。通过持续实施认定补助、研发费用补助等高企扶持政策,引入“金融活水”等,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加紧制订《佛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提档晋级行动计划》,建立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科技型企业综合服务体系。

此外,佛山还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上下功夫,围绕国字号平台,推动季华实验室创建信息(显示)装备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仙湖实验室创建新能源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市科技局也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破解影响和制约佛山科技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重构佛山科技创新体系,把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的能力转化成可市场化产业化的技术竞争优势、国际竞争优势,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塑造佛山发展新形态,奋力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文/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 通讯员张建杰 王轶超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海天味业  

两年投入近15亿元研发 只为一瓶好酱油

酱油和酱是否好吃,与菌种的好坏密切相关。202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味业”)的“酱油和黄豆酱大宗发酵调味品高性能菌种选育与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与该项目选育获得30余株酿造菌株的自主知识产权有直接关联。

在酱油的酿造中,菌种的育种技术效率低是影响酱油风味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难题,海天味业的项目组通过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发酵的质量、稳定性、时间等,菌种筛选效率提升了100多倍。更优质的菌种,发酵技术的升级,保障了海天产品的风味品质高度稳定。“这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高品质的海天产品保驾护航。”项目组负责人说。

团队还研发应用智能化快检技术,实现了调味品酿造过程中重要指标的动态检测和标准化控制,实现了海天酱油从原料到产品的119道工序494道检测,显著提升了产品流通速度和产品风味品质的稳定性,为海天产品的高品质提供更强大的保障。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应用,创新升级了4个高新技术产品系列,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超70亿元、新增税收超8亿元,为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获得省科技奖项目的基础之上,海天味业的研发人员已经奔赴酿造技术的下一个星辰大海,目前海天味业正持续挖掘和选育更优质的微生物菌种,促进海天产品风味提升,满足消费升级之下人们对高品质调味品的追求。

科技成果高效产出的背后,离不开海天味业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牵引。据了解,海天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措施,涵盖高端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晋升、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等。近两年,海天在科技创新上投入近15亿元,申报了100多项专利,并完成了4项国际领先水平成果。项目组负责人表示,在创新机制的激励下,团队将继续以现代科研技术对传统酿造工艺进行传承和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可以满足多样需求的高品质调味品。

(文/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

正典生物

鸡球虫病喷淋免疫技术国际领先

在202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典生物”)的“鸡球虫病多价活疫苗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鸡球虫病是一种鸡常见且危害非常严重的流行性寄生虫病,10~60日龄的鸡中,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正典生物总经理谭志坚介绍,我国当时主要的应对方法是使用抗球虫药,极易产生广泛的耐药现象,也会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和抗球虫药物的残留等食品安全隐患。

“通过疫苗防控动物疫病是最佳途径。”正典生物在2003年启动了鸡球虫病疫苗的研制。

5年攻坚克难,正典生物成功研制出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鸡球虫病三价活疫苗为主的“正典球苗”系列产品,以及整套疫苗应用配套技术,成为亚洲首家球虫疫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企业。

正典生物鸡球虫病活疫苗的出现,完全替代了抗球虫药的使用。谭志坚介绍,项目实现了球虫病活疫苗上传工艺的自动化、可控化和精细化,同时建立了喷淋免疫技术,一台喷淋免疫设备每天可完成十几万只小鸡的球虫疫苗免疫,让产品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2021年针对该项目出具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显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球虫病疫苗生产工艺和喷淋免疫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谭志坚介绍,项目成果已在全国各主要养鸡省份和东南亚地区推广应用,是国内市场和越南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鸡球虫病疫苗产品。近三年,项目累计为市场提供鸡球虫病系列疫苗超80亿羽份,服务的客户包括温氏集团、立华股份、正大集团等多家大型养殖企业。

“本次获奖是省政府对正典生物科研成果的认可和鼓励。”谭志坚说,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创新,2021年的研发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5%左右,未来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深耕动物寄生虫病防控领域,持续推动养殖业朝着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

(文/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

一方制药

以创新引领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体系建立

一流企业做标准。在中药配方颗粒积累了20多年研究经验和数据的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方制药”),系统开展了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体系建立与关键技术创新应用”项目获得202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解决了中药配方颗粒无国家标准的行业难题,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推动了中药配方颗粒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项目研究初期,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并无可参考的研究模式,一方制药研发人员只能根据相关规定和文献,不断试验,反复摸索,从中药材、中药饮片源头开始,研究建立专属性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一方制药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不断地验证和复核,项目组最终制定了符合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明确了“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半成品-成品”的量值传递规律,从而解决了中药配方颗粒不具饮片外形后产品的真伪鉴别和质量优劣评价关键技术问题。

为了保证药材产地代表性,一方制药还成立了专门的资源调研小组分布到全国各药材产地采集样品,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合作,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确定了每个品种的主产区和道地产区。

目前,项目成果已全面应用到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实践中。企业提供的数据显示,一方制药配方颗粒产品已在国内数万家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并远销美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纳税额超7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制药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创办,自创建以来就带着科技发展引领企业发展的基因。”一方制药相关负责人说,近三年公司以每年超销售额3.5%的经费投入研发,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未来研发投入还将持续加大。

(文/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 通讯员罗文汇)

编辑丨梁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