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城市露营应提倡文明露营无痕露营

带上一堆露营设备,小曦满心欢喜地来到精心挑选的露营地点,却发现地上满是纸箱、塑料袋、废弃帐篷等垃圾,旁边还留下一处光秃秃的、被烧坏的草坪。“真的很生气,这么美好的地方就这样被破坏了。”小曦抱怨道。最终,他和家人一同清理了现场。

各式各样的帐篷在绿地搭起,管理问题也随之浮现:露营过后的垃圾如何处理?营地周围停车问题如何缓解?连日来,佛山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露营爱好者,一同探讨城市露营文化的健康发展之道。

河堤边露营逐渐受到市民青睐,但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隐患。

现状:露营衍生乱丢垃圾乱停车等问题

29岁的卢女士是一名露营爱好者,但她还有另一重身份——“清滩”志愿者。她告诉记者,海边露营往往活动多多,篝火、烧烤、放烟花等行为容易导致沙滩上出现竹签、烟花棒等垃圾,这让她很好奇该如何收拾。

“可以说是‘无效清洁’。”卢女士发现,凌晨时会有清洁工拖着小拉车到海边清洁卫生,但对方只用一把大扫帚将垃圾带走,并不理会较小的垃圾。同时,扫帚也无法扫动那些掩埋在湿沙下的垃圾,海浪一卷,垃圾便被带入大海里。

后来,卢女士加入了“清滩”行动,时常到海边、山里清理垃圾。“露营本是让人放松、拥抱大自然的时刻,但人为制造的垃圾却一次次破坏了这种美好。”在她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露营周边设施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则与露营者的素质息息相关。

这一点得到了小廖的认同。小廖曾在不同的露营地住过几晚,让她感触最深的便是营地的环境条件简陋,比如卫生间距离较远,仅用几块铁皮搭建等。“粗糙的露营氛围,很容易就给大家制造潜意识里的随意——反正荒山野岭,我也可以粗暴一点处理垃圾。”小廖说。

对此,越来越多的露营爱好者提出要将无痕露营作为露营义务,从而保持露营活动的长久性。记者翻看各类社交平台发现,大部分露营爱好者在分享露营的快乐之余,都会在文案末尾提醒一句“请记得带走所有的垃圾”。通过不断提醒和亲自示范,带动更多人参与无痕露营。

除了随地可见的垃圾外,露营地周边的塞车、乱停车问题也让露营体验大打折扣。“试过有几次开车去,都被堵了一段时间。”比起到露营地,家住禅城的梁先生更喜欢到公园里来一次简约、轻松的露营,但公园作为露营的热门场地,停车位往往一“位”难求。梁先生建议,有关部门应增加停车位规划,而市民应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回应:加强管理,倡导文明露营

露营文化大热,今年周末或假期在公园里露营的人数较往年明显增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现象。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露营过于火爆带来了比较大的管理压力。

针对不文明现象,城管部门回应,将加强周末和假期公园管理力度,增加保洁人员、加大保洁次数,设专人巡视卫生清洁情况,安排延时保洁和增设分类垃圾桶,以应对垃圾量增加。同时也将设置爱护绿化的“温馨提示牌”,安排公园管养人员劝阻破坏绿化行为,在今后公园的建设、改造中,则将进一步考虑市民的停车需求。

“目前没有法律规定禁止在公园草坪露营,我们倡导文明露营。到公园露营要配合公园管理方的指引,建议在白天公园开放时间内进行,不得滞留过夜。”该负责人表示,草坪损坏后需要一定时间修复,对此,他呼吁市民不要做一些容易损坏公园草坪的活动,如跳广场舞、踢足球,以及蒸煮、烧烤、泡茶等高温高热行为,更不要将一些尖锐的物体扎入草坪或进行其他损坏草坪的操作。

同时,城管部门将加强公园草坪的管养,划定一定区域让市民露营,到了草坪恢复期(生产期)时,则围蔽等待草坪恢复生长,新改建的公园将关注市民的露营需求,增加露营空间。

针对露营地附近乱停乱放造成交通堵塞的问题,交警部门表示,将加强同营地管理方沟通,完善营地的停车场建设,并将设置疏堵方案,整治路边车辆乱停现象,并通过实地走访,分析路况监控等方式对周边交通问题开展专项研究。

他山之石

广州拟出台草坪管理指引

6月8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公园草坪开放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意见的公告。针对公共草坪搭帐篷等活动,《指引》对部分行为作出规定,放风筝、无人机被明确禁止。同时,《指引》强化了管理制度,搭建帐篷将需要网上预约,10人以上聚会需报备。

记者留意到,《指引》将公园草坪按照观赏类和游憩类等进行划分,观赏类草坪以景观效果为主,不允许游人进入;游憩类草坪可供游客入内游玩。其中,划定可搭建帐篷的区域,不超过开放草坪面积的二分之一。

记者手记

共同守护这份“小确幸”

露营文化火了,一些露营乱象也随之出现:在一些露营地,露营者唱歌、喝酒划拳,而离开时,却不收拾垃圾,直接丢在原地;在另一处营地,则是车辆不给进入,走近一看才发现里面一片狼藉。

一座城市通过多年努力,才换来如今整洁宜居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多的露营爱好者开始强调无痕露营。他们正是生怕自己精心呵护的这份“小确幸”,因个别人的不文明行为被勒令停止。于是,露营文化又有了一个新的概念——带走120%的垃圾,即在带走自己的垃圾的同时,也带走周边的其他垃圾。

“保护环境,才能常去常在。”只有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旖荻

图/受访者供图

实习编辑丨陈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