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论语 | 广佛同城化“下一站”在相向而行中惊艳时光

广佛同城化,历经十余年,走过了路通财通,走过了错位发展,走过了战略升级,走在了全国前列。下一步怎么走?随着《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答案揭晓。

《规划》锚定2025年,远眺2035年,勾勒出清晰路线图。朝着“继续在全国同城化实践中走在最前列”的新目标,广佛全域同城化迈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

区域发展中有一个有趣现象,优秀的城市总是成双成对。广佛两市既亲又邻,成为城市间合作共赢发展的典范。“十三五”期间,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3.6万亿元,与京沪相当;广佛线日均客流量提升至50万人次;实现广佛跨城通办事项78大类……数据背后,是两市高效流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新提升。对于广佛向全域同城化升级,这是坚实的支撑。

继续走在最前列,就要把握新定位,展现新担当。《规划》为广佛明确了四个定位: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节点、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极点、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城市间高质量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区。这四个定位,展现了广佛服务全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视野、格局和担当。广佛要想肩负起这样的使命,就要进一步提升能级量级。《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一目标,巩固提升发展位势,广佛作为广州都市圈主引擎、粤港澳大湾区极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更加凸显,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继续走在最前列,就要塑造新格局,释放新潜能。《规划》提出,要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同城化空间格局。6个字,3个维度,环环相扣,各有侧重。这一充满战略意义的大手笔,是对广佛空间格局的系统重塑,更是面向未来抢抓机遇的科学布局。引领区“破墙合体”,发展轴“连点成线”,联动环“串珠成链”,将有效破除资源和要素流动障碍,串联起重大交通枢纽和发展平台,实现城市功能对接联动,让广佛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生命体”。

空间格局的变化,是发展思维的投射。广佛同城化,在市场主导下起步,在政府引导中深化。今年4月公示的《佛山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草案,将大沥镇、陈村镇、北滘镇纳入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主城区扩容到广佛交界处,受到了热议和关注。8月发布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提出,佛山市全域纳入广州都市圈;加快落实广佛地铁18条衔接通道……这些政策文件传递出强烈信号,广佛两地拥有高度共识,更加主动自觉,正在步步深入。

继续走在最前列,就要探索新机制,激活新动力。客观来看,当前广佛在基础设施“硬联通”上走得较快,但产业等方面的协同度还不高,同城化机制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细看这份规划,从推动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到营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衔接贯通的市场环境,再到引入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将需对方支持的项目(事项)打包一并协调推进等,正是对问题和不足的有力回应。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倒各种行政壁垒的“篱笆墙”、打通要素流通“看不见的边界”,广佛合作的动脉更加畅通,空间更加广阔。

更美的风景,永远在前方。站在新起点上,尤需拿出再出发、从头越的干事志气,抓紧抓实每一项具体工作,把“规划图”变成“作战图”,让“施工图”变成“实景图”,不断做实做强广佛极点,在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中展现广佛担当。广佛同城化的“下一站”,在实干中定义,也必定会在相向而行中惊艳时光。

文/佛山日报评论员

编辑丨梁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