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圆桌论坛|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我们能做什么?

核心提示

青少年时期是人类个体生长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引进心理健康课程等方式,动员社会、家庭、学校等形成合力,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近日,在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2年度佛山市中小学名班主任生命与心理教育专项培训”上,多位心理学专家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各抒己见。

主持人:刘蓉

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大中小一体化”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党委书记 李桦:

我们都要有一个信心:治愈是本能。用更积极的角度理解青少年,他们是在成长,而不是逆反。

大学面对的学生,其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问题苗头许多都在小学。所以如何将工作前移?这是我们要努力的问题。教育要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为谁培养?用什么人来培养?我们今天聊的是中国人,中国孩子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之外的人格养成,是为整个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涵养心智,培养人格。需要意识到教师的心理健康能促进心理育人功能。

李桦。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成年人会带给孩子的暗示包括:我在老师和家长身上判断,我是否期待成为一个成年人?当青少年思考我是谁的时候,这个思考会帮助孩子跳出他人期待,能避免带着安全和以不失去爱的恐惧长大。一个幸福的孩子就是在父母身边充满安全地犯错误。

精神动力学派告诉我们,个体生命的适应与发展都很重要。从一个人成长的线来看,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是有提升也有局限性的,当他们的情绪会流动的时候他就是正常的。我们要消灭负面情绪的结果就是一个人也会失去正面情绪。青少年容易陷入三种错误认知:“凡是伤害你的都会让你脆弱”“永远相信你的感觉”“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从我们研究来看,一个儿童的不健康状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学生群体里严重的生活事件可能就是觉得被轻蔑或者鄙视地看了一眼。情绪中枢会告诉他有危险,要么逃,要么战斗。这种时候就有可能进入危机状态。大多都是小事,不会是成年人世界里的大事。当不平衡的状态被压抑就隐性,表现出来就是不健康了。

正常而平衡的状态发育出良好的品德与个性,不平衡的状态则发展为不良的品德与个性。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安全发展是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我们需要敬畏变化,敬畏生命,敬畏不确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

其实,孩子的压力是一个全球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业与成长,在不确定性中承担生命,在未知领域承担风险,在具体生活中都有可能形成压力。中国文化中的人,是不可能脱离家族集体和国家的。我们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理解每一个青少年常见的心态,他们的情感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在与他们沟通和相处中要平等、开放、包容,不要总是为了证明你是对的他是错的,也不要老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给他们吐槽的机会,让他们情绪被接纳。我们做情绪缓冲垫,不要做情绪增幅器,不要比较,给孩子抱怨的空间。

当危机出现,就证明问题超出了孩子的承受力。建议多练习他们唤起正能量高、愉悦程度高的区域情绪。我们的语言往往能透露不同的态度,譬如焦虑、威胁、紧张,能变成兴奋、挑战和舒服。

我们都要有一个信心:治愈是本能。虽然遇到创伤是必然的,但出于本能我们会被治愈的。用更积极的角度理解青少年,他们是在成长,而不是逆反。

用审美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何先友:

何先友。

我们要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美能改变我们,我们也能改变美,美育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大量的心理实验表明,在对一组人像进行谁是罪犯的随机测试中,在绝大部分场合里,人们还是会习惯性而无意识地“以貌取人”;而另一个实验中,被测试面对不同的中国古汉字,从直觉看,选出“你会更喜欢哪一类?”时,字形也会影响我们对美的判断。

我个人对审美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这使我不会对“美”随便下定义,而是一直在努力拓展对美的理解。因为生活需要美陪伴左右。如果生活中感受不到美,体验不到美,活着就容易觉得没意思。

美是有不同层次的,他们无处不在。一部分是与生俱来,一部分则可以通过后期习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都向往美好生活,而美好的生活已经超越了衣食住行,正在往更高层次表现出需求。

因此,我认为,我们要有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只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三个板块融合,才能成全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中文化基础部分分为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就涉及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什么呢?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无论从社会经验还是个人感受上来讲,我们都有审美的需求,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审美情趣,就失去了竞争力。

影响审美的因素包括主体因素、客体因素、情绪、需求、艺术训练、文化与社会等。反之审美会影响我们的感知力、记忆力以及社会认知能力。

当然,美也具有延伸性,例如道德美也是一种美。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共享相同的脑机制,所以要修德,人就会变美。所谓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从经验来看,我们现阶段的审美素养还是有提升空间的。学生早期审美教育符合兴趣最好,没有兴趣而让他去学,也没有什么不好。环境美化也在影响审美素养。品德修养、人文素养都要同步关注,做系统化的事情。

总的来说,审美是一种基于客体属性与主观建构的心理活动。充分运用多感官通道(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进行审美活动,充分感受审美活动带来的情绪、价值体验。我们要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美能改变我们,我们也能改变美,美育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的心理教育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刘学兰:

四年级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三年级下学期前后是小学阶段道德观念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面对复杂多样的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教育,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包括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心理探因——几个“为什么”,以及教育对策——几个“如何做”。

首先,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要从教育对象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学习心理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几大角度展开研究。

综合来说,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表现为“平缓而稳定”;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获得发展;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开始形成和分化;自我意识更加深刻,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和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评价;社会性认知迅速发展,交往能力提高,交友具有“团伙现象”。同时,需要认识到,四年级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三年级下学期前后是小学阶段道德观念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中学生则进入人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过渡期和矛盾动荡期。18-25岁这个时候的人生理机能趋于完善,认知能力趋向高峰,个性趋于成熟,自我同一性确立。青春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因此,综合来看,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有: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高涨,自尊与自卑交织;独立性需要日益强烈,反感成人的管束;思想更具批判性,但容易偏颇;友谊需要发展迅速,同伴影响超过父母;情绪多变,动荡不安:疾风骤雨时期;产生爱情的体验,但处理能力不足;开始思考人生和价值等抽象问题。

目前,广东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主要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补救两大系统。而这两个系统的实施则依托专业资源的联动平台、监管部门的督导示范平台和基层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平台这三个平台。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去心理探因,然后给出教育对策。例如研究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喜欢自己,为什么有的学生会陷入心理危机……在给出教育对策上可以着重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如何激发内驱?通过设挑战性目标、增强自主选择、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动机迁移等方法来激发;二是如何提升自尊?多些接纳理解与支持,引导其从功能角度接受自己,发现自己的基本价值,积累成功经验,融入集体,建立友谊,积极适应新环境。三是如何做好心理危机干预?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认真学习。

“教医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林勇强:

林勇强。

从医疗卫生角度来看,守护孩子有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是心理健康教育;二级预防是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三级预防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置。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预防复发。当然,所有的疾病都是早发现早治疗最好。

我们今天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和医生是如何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困难综合征、情绪障碍、品行障碍、儿童被虐待、孤独症(ASD)、网络成瘾、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校园霸凌等。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一类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并带有高发病、高负担、高关注、高发展四个特点。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减缓、行为迟缓、躯体不适、睡眠增多或入睡困难。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会有不同的抑郁症特点。普遍来说,抑郁症对学习的影响都是明显的,儿童或青少年患者会在上学态度上发生变化、学习能力下降、学习自信心不足。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大多通过症状筛查量表《PHQ9》进行,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正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需要强调的是,抗抑郁症的药是很有效的,一定要治疗。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需要从家庭方面考量:家长要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关系,对孩子有适度的期望,用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孩子和引导孩子。学校方面则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为中小学生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层面要利用并规范大众传播媒介,减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波及学校,避免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

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首先,人际关系越和谐,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要多交朋友。其次,生活习惯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吃好睡好运动好。再次,个人心理素养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我们建议“教医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当然,这需要遵循协同性原则和专业化原则。通过“教医结合”,一起共商心理健康问题处置预案,共建学生“心理守门人”机制,建立心理健康问题转介机制、“点对点”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转介机制、心理危机协同干预机制以及心理健康协同促进机制。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