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如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佛山已经做了哪些探索?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佛山市、区该如何发力?

9月19日,“中国智造·佛山方案”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佛山路径大调研正式启动,佛山日报社举办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佛山路径大调研活动座谈会,邀请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专家团队与佛山市工信及五区经科部门面对面座谈,共同探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佛山路径。

9月19日,“中国智造·佛山方案”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佛山路径大调研正式启动。图为调研组成员合影。/佛山日报记者陈意威摄

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佛山路径

今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赋予佛山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粤港澳大湾区西向门户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四大战略定位,推动佛山全面提升发展能级,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增强珠三角地区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

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佛山有何底气?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张庆云全面介绍了佛山的产业发展情况及产业特点。他表示,佛山制造业几乎涵盖各行各业,机械装备、家电家具、陶瓷建材、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雄厚,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拥有一大批骨干企业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目前,佛山各主要行业在本地的产业配套率高达90%以上。佛山家电、金属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家具等行业规模均排在全省第一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约占珠江西岸的一半,陶瓷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分别占全国市场的90%、60%和30%左右。

近年来,佛山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全市累计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超过70个,入选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44家。

五区加快强化产业集群规模效应

座谈会上,五区经科部门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了各自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

目前,禅城区已初步形成以泛家居产业为传统优势,以汽车及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等为新兴特色的产业体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南海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建筑陶瓷、铝型材、现代轻工纺织、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行业,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顺德区形成了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两个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正积极通过释放土地空间,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明区正大力发展食品饮料、服装服饰、家居建材、精细化工、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和电子电器、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涌现了海天味业、溢达集团、科顺建材等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

三水区提出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打造超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超2000亿元泛家居、超1000亿元食品饮料、超1000亿元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集群,扛鼎三水产业发展的未来。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佛山是制造业重镇和创新高地,形成了基础雄厚的产业集群,拥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级研究员刘长征表示,佛山制造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下辖五区却因区位、交通等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导致各区产业结构演化发展、人口分布等方面都不相同,佛山各地的发展处于不均衡状态。同时,佛山制造业与美日德等顶尖的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针对佛山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发展合作部主任赵秋运博士建议,佛山需要从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出发,按照领先型产业、追赶型产业、换道超车型产业、转进型产业和战略型产业五大分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结构制宜地发展不同产业。对于处于全球技术前沿的领先型产业,佛山应加强研发,不断提高这些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在与世界制造业强国有一定差距的追赶型产业上,佛山要积极引进技术、弥补这些产业的不足;在大数据和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换道超车型产业上,佛山应该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做大做强这些产业;而面对纺织、陶瓷等转进型产业,佛山应推动这些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谋求更好的发展,将销售和品牌设计环节放在佛山。

对于佛山产业发展环境,赵秋运也提出“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的建议。赵秋运说,改革开放初期,佛山可以依靠产业集聚的专业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但随着产业结构空间集聚效应越来越强,专业镇可能已不再适应佛山的发展。对于现在的产业和未来要引进的产业,佛山应进一步加大产业园区的建设。

赵秋运认为,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还需要有为政府不断完善软硬基础设施,降低交易费用。一个地区产业链的未来发展,也需要当地政府强链、补链和转链,建立链长制,构建完整健康的产业链条。目前,长三角已在推进这方面工作。作为大湾区工业重镇的佛山,也需要因势利导,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升级。

文/佛山日报记者阮凤娟 见习记者刘公平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