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重磅来论丨禚明亮: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良好条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六专题中收录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如何理解和领会这一论断?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带来了什么?

专家简介

禚明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市教工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扬帆资助计划”获得者,博士。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百余篇,为中央相关部门提交内参、要报18篇。

三维度解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不是单列任务,而是与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目标高度融合的。

政治逻辑上看

一方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人民期待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治情怀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上。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不是单列任务,而是与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目标高度融合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内化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融合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等重大战略目标之中,建立在党领导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自信基础上。

发展逻辑上看

宏观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这要求我们既要饱含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信心和斗志,又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脚踏实地地往前推进。微观上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国际视野上看

实现共同富裕是大势所趋,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夙愿。我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的榜样。截至目前,人类发展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真正实现过共同富裕,就算许多西方国家领导人在施政方案和竞选许诺中曾经使用过类似美好的词汇,但往往最终难以兑现。根本原因是他们无法突破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狭隘性和资产阶级追求私利的贪婪本性,所实现的只是“少数人的富裕”。据美联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美国收入排在中间60%的所谓“中产阶层”所拥有的财富,在国家总财富中占比已经跌至26.6%,创30年来新低,而收入前1%的富人却拥有27%的财富占比,超过了“中产阶层”。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有着明确的制度性规定和生产力要求。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已经拥有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但其生产方式与分配制度从根本上与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要求格格不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且要依据比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保障水平,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下,逐步达成目标。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创造的三大条件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基础、能力和有利条件。

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可能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勇担时代重任,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基础和条件。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政治民意基础

这十年,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成就深得民心。2020年,哈佛大学一创新中心发布了一份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的报告,报告总结了调研人员于2003年至2016年间在中国进行的8次调查的结果。报告指出,2003年以来,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几乎全面提升。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真正能够做到调查民情、倾听民愿、汇聚民意、团结民心、激发民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共同富裕,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主动作为,积极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舆论环境。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夯实了思想武装力量

科学的理论武装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所在。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绚烂色彩,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出耀眼光芒。

提出一种理论成果当然重要,但关键是将这种科学理论转化为全党全国人民干事创业的精神信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肩负的首要政治责任。这十年,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了政治理论学习与指导具体工作的实际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央政治局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完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这项重要制度,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12年11月至2022年2月先后进行了80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以上率下,引领全党在大学习中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这十年,我们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开展了多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普及性的全民学习教育,不断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气神。新时代10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积累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1917年,列宁在《政论家札记》一文中指出:“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这是痴想。我们只知道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只知道引导走这条道路的是什么样的阶级力量;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上,我们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参考,我们的共同富裕事业每向前推进的一小步,都将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一大步。

这十年,十几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先富带后富的历史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更加强调协调性、兜底性、阶段性和共享性。这十年,我们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日趋向好,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改善,向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这十年,我们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兜底线,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通过强服务,不断拓展基本民生服务惠及范围;通过搭平台,积聚多方民生保障力量。这十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经过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这十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基础、前所未有的能力和有利条件,且已经初步奠定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民心支撑和思想舆论氛围。

文/禚明亮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林润栋

编辑/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