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感受“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

2022年12月30日上午,“美食之都 寻味顺德”岭南年俗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乘着地铁去赶集”——“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活动在顺峰山公园前广场启动。作为“美食之都 寻味顺德”岭南年俗嘉年华活动的子项目,市集活动将以传统、时尚、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市民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活动将从2022年12月30日持续到2023年2月5日。

让非遗文化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

顺德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顺德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顺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非遗文化多元且地域特色显著,已建立起品类多样、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类别涵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及民俗等九大类。一方面,与美食相关的非遗项目达27项,比如大良虫崩䖢制作技艺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众多非遗美食凸显了顺德“世界美食之都”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与传统民俗活动结合紧密的项目也近20项,形成一批具有顺德独特民俗风貌的文化品牌。

非遗来源于生活,融入于生活。双皮奶制作技艺、大良鱼灯制作技艺、粤绣(广绣)、顺德红米酒酿造技艺、顺德洪拳……截至2022年8月,顺德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0项、市级12项、区级41项。



2022年12月30日,由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主办的“乘着地铁去赶集”——“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活动启动仪式在顺峰山公园举行。



顺德区非遗代表性项目——顺德洪拳。



顺德区非遗代表性项目——舞龙。



顺德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醒狮表演。



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仪式。



顺德区非遗代表性项目——舞龙。



2022年,在市、区文化部门的推动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式成立,汇聚了文化遗产研究人员、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非遗事业的各界人士,为顺德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更有力的护航。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的非遗特色产品。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



非遗羊额烧鹅。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



非遗香云纱。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的非遗特色产品。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的非遗特色产品。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



龙江煎堆制作技艺入选佛山市和顺德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羊额烧鹅制作技艺于2020年列入顺德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



2016年,龙舟雕刻技艺被列入第六批顺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现场。

结合此次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于2022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顺德在全区范围内推出岭南非遗新潮市集探营活动,以摊位展示、非遗表演、非遗学堂和活动打卡等方式,全景式、互动式、沉浸式展示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传承、保护和创新的成效,勾勒出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岭南广府文化画卷。

作为“美食之都 寻味顺德”岭南年俗嘉年华活动的子项目,市集活动以传统、时尚、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展示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工作成效。

活动现场设置了如意珍宝廊、稀物一条街、非遗大学堂、奇味美食坊、艺创大戏台五大场景,一系列顺德非遗的文创IP、文创LOGO和文创产品将出现在市集,通过特色摊位、项目展示、文创发布、互动体验、非遗表演、潮创节目等丰富形式,打造一场古风场景化的互动非遗市集。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1日,市民可来市集主会场体验顺德非遗魅力。

近距离感受顺德非遗魅力

近年来,顺德区高度重视非遗文化工作,持续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包括持续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全区文化产业和非遗保护工作专题研讨班、非遗文化互动学堂;编印了《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汇编(二)》和《记忆·传承——顺德非遗全攻略》等非遗书籍以及《顺德广绣》《大良鱼灯》《顺德洪拳》等“校园非遗课”读本;拍摄制作16部非遗传承人抢救性纪录片、推进非遗城市宣传片拍摄制作;完成第九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第四批区级传承基地申报评选工作。

启动仪式现场还发布了六部顺德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纪录片,并向第九批顺德区非遗代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第四批非遗基地授牌。

顺德区非遗事业的发展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启动仪式举办了顺德区非遗协会成立仪式。今年,在市、区文化部门的推动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式成立,汇聚了文化遗产研究人员、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非遗事业的各界人士,为顺德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更有力的护航。

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德非遗文化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顺德不仅推动“校园非遗课”,还推出非遗读本,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校园非遗课”读本赠书仪式。







因为一件文创产品,记住一座城。顺德的特色文创产品,串联了大家对顺德文化的记忆。顺德此次还发布了“礼好顺德”非遗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礼好顺德LOGO、顺德非遗LOGO、顺德非遗IP以及顺德非遗IP盲盒、文创雪糕、手账礼盒、新春礼盒、纸雕灯等多款礼好顺德文创产品,旨在把顺德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广大市民生活以及“文产结合”和“文旅结合”当中,用市民乐于参与的方式传播非遗文化。









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表示,顺德区非遗工作要坚持以建设“三个形象、一个IP、两个高地”为目标,以“岭南潮•品顺德”为主题,守正创新,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兴产、以文化人,提升文化品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领岭南文化发展潮流,为市民群众提供年轻、时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全面把握非遗工作的核心要义,不断挖掘非遗工作的深刻内涵,还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2月5日元宵节,主办方还将以“线上+线下”形式举行岭南非遗新潮市集探营活动,营造热爱、传承、保护文物、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以此加深广大民众对顺德文化遗产的了解,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探营活动覆盖10个镇街,联动超过50家非遗商家、非遗主题文化场馆。市民可线上参与“H5互动小游戏”,线下跟随非遗地图前往探营打卡,充分感受顺德非遗魅力。

文/图 佛山日报记者杨婷通讯员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