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圆桌论坛丨激扬佛商精神 助力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小青

主持人语

3月10日,佛山市高规格召开2023年企业家大会,以城市之名向企业家致敬,发起政企同心拼经济的总动员。一部佛山发展史,也是一部佛商群体不断成长的担当史、奋进史。从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重要起源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制造业名城,佛山始终视制造业为“根”,并造就了一代代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创新实干的实业家、企业家,形成了独具特质的佛商精神。

什么是佛商精神,其有着怎样的共性特质?进入新发展阶段,佛山需要怎样的佛商精神,如何进一步弘扬新时代佛商精神?本期圆桌论坛邀请多位嘉宾就此展开探讨。为了进一步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打响佛商品牌、凝聚佛商共识,在佛山推动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进程中进一步提炼和弘扬佛商精神,即日起《理论周刊》持续开展佛商精神大讨论征文,欢迎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投稿邮箱:fsrbpl@163.com,来稿请注明“勇立潮头看佛商”。

陈燕霞

佛商精神是制造业当家的价值底蕴

陈燕霞 佛山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讲师

搞制造业是很辛苦的,如果一个地方有一大群人,坚忍不拔地埋头干一件辛苦的事,一定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价值追求。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佛山这片土地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才孕育了“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孕育出了强大的民营制造业军团?是佛商精神擦亮佛山制造品牌,使得“有家就有佛山造”享誉海内外,铸就了佛山制造业当家的价值底蕴。

敢为人先是佛商精神的精神标识。佛商精神意味着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是佛山文化的特点,敢饮头啖汤、勇于变革、不断攀登质量和技术高峰是佛商精神的重要标识。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业时代,到培育品牌的大发展阶段,再到走向国际市场,佛山企业家身上浓缩了广东改革开放的敢为人先精神。实践证明,“佛山制造”今天能享誉全球,靠的正是一批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今日之佛山,因为有优秀的企业家和他们独有的精神标识而成为享誉全球的制造业当家城市。明日之佛山,仍然需要能在迷雾中探索新路、闪烁新时代佛商精神的优秀企业家。

崇尚实业是佛商精神的精神品格。佛商精神意味着一种崇尚实业的坚守精神,佛山企业家安心专注于制造业,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佛商精神的精神品格。搞制造业是很辛苦的,如果一个地方有一大群人,坚忍不拔地埋头干一件辛苦的事,一定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价值追求。数百年前,佛山手工制造业便已名扬天下。近代以来,陈启沅、卫省轩、简氏兄弟等一批民族资本家实业兴邦,点燃了佛山现代制造业的火种。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企业家心无旁骛、扎根实业,以匠心铸就中国制造业名城。佛山始终视制造业为“根”,搞制造业是有文化基因的,佛山企业家就是其中的传承人。

低调务实是佛商精神的精神底色。佛商精神意味着一种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佛山功夫讲究扎稳马步,稳扎稳打,这也是佛商精神的精神底色。佛山企业家把这种“功夫”演绎到生产制造中去,精益求精,慢工出细活,为佛山制造赢得了影响力和美誉度。佛山这个地方很地道、很低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不图名、不张扬、不做秀、不自满的企业家,特别是面对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时不作无谓争斗,不逞口舌之勇,始终遵循和气生财的道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底色”来源于企业家低调务实、自强不息、永不服输、衰而能兴、向高攀升的精神动力。

诚信经营是佛商精神的精神风貌。佛商精神意味着一种实事求是的诚信品质,彰显出佛商关于“商道即人道”的精髓,展现了佛商精神的精神风貌。守信用、重契约是佛山的文化和传统,佛山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讲口齿”,说话算话。与佛山人“谈生意”不分南北、不问东西,开放包容,只要是谈好的事情,就说到做到、绝不食言,更不会坑蒙拐骗,佛山企业家通过诚信经营推动企业成就百年基业。

佛商精神是对佛山文化本色的坚守,是对佛山优良文化传统的传承,是佛商品牌的文化名片。新时代更要打造佛商品牌,提升佛商形象,扩大佛商影响,使佛山企业家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

张旗康

佛山企业家精神需要“破圈”

张旗康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佛山企业家只有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全球化视野,在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市场实现自身精神内核的“破圈”,才能为佛企、为佛商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企业家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一个群体。独特的岭南文化和改革开放先机,使得佛山这片热土孕育了无数的企业家,他们不但是中国经济的弄潮儿、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佛山经济的顶梁柱。

企业家之所以得名,主要在于其有别于普通人的“精神特质”。企业家的精神内涵是丰富而又深刻的,既有着普通人的共性,又有着独特的秉性,比如创新、冒险、合作、敬业、执着、勤奋、诚信等。佛山是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最大特征就是以制造业立市,民营化、市场化程度高,竞争非常充分,市场极具活力。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佛山本土企业家身上所具有的大胆创新、敢为人先、低调务实、谦逊耐劳、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的品质,尤为明显和突出,非常值得推崇、学习、传播和传承。

但是,对照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佛山企业家精神内核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补足的短板,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恋土守乡情结浓厚,“走出去”的全球视野和魄力稍显不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仅仅在故土守着一亩三分地,是非常不利于做大做强的。佛山良好的创业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人味蕾大开的美食,都让本土企业家特别迷恋植根本土创业、发展和壮大,即便是“走出去”,也多在佛山或广东周边,与浙商、闽商的全球化视野和闯劲相比,还略逊一筹。

以佛山支柱产业之一的陶瓷产业为例,行业内多年来流传着一句“广东人做砖,福建人卖砖”的口号。佛山人可以把瓷砖做到全国甚至全球最好,但要把瓷砖卖到全国市场去,却离不了福建人南征北战、睡地板当老板的创业精神。多年来,在佛山陶瓷产业带动和影响下,全国各地形成了数十个陶瓷产区,但细数这些产区陶瓷厂的投资者,点燃星星之火的大多数并非佛山人。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企业到全球各地投资建厂早已成为时代赋予这一代企业家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涌现了大量的中国制造、中国企业向外迁徙和扩张。而这当中,佛山企业家的身影还略显单薄。

佛山传统制造业,比如陶瓷、家电、家具、纺织、机电等,每一个产业都形成了领先的产业优势和产业集群,但由于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投资战略的相对缺乏,每一个产业都又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许多企业、许多老板在佛山本土陷入了产业内卷的旋涡,无法将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专利优势等转化为更大的市场优势。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市场,佛山制造业本来可以凭借强大的领先优势形成降维打压,在这些市场获得茁壮成长,但多年来佛山企业的收获却并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每一家企业的成功,都是时代的成功,必须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才能在更高维度看清时代变化的潮流和风向。佛山企业家只有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全球化视野,在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市场实现自己精神内核的“破圈”,才能为佛企、为佛商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何苏燕

以创新实干打响佛商品牌

何苏燕 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佛商精神是佛山制造延绵数百年历经百般艰辛却越发强大的灵魂支柱,是全体佛山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40多年,佛山实现了从岭南历史名镇到现代制造名城的历史跨越,也锻造了一批有着自身精神特质的企业家。这些精神特质包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坚守实业、低调务实、开放包容、精益求精,等等,成为佛山企业家精神的底色。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广东企业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彰显敢于创新、百折不挠的品质。这就要求企业家继续以创新和实干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激励企业家不断打造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培育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其内核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家只有敢于探索、敢于承担风险,有效统筹和组织内外部创新资源,推动实施创新活动,才能找到创新发展的成功路径。佛山企业家高度重视企业创新,据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2)》显示,佛山在288个城市样本中创新能力排名第24位。当前佛山正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进一步激发创新动力,新时代佛商要树立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思想意识,抢抓机遇、敢于投入和勇于创新,通过创新发展推动企业突破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和变革运营模式,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类技术难题,打造强大创新主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筑牢实干兴业基石。工匠精神是企业的“定海神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强调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佛山在明清时期就是我国“四大名镇”之一,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享誉海内外;中国近代工业先驱们在民族和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上,点亮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薪火;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佛山制造”这块金字招牌。但不容忽视的是,佛山制造业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挑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当前,佛山作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正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这是佛山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民营企业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佛山的企业家应将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开放包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增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高质量打造“佛山品牌、佛山智造和佛山标准”为目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危机育新机,变局开新局。佛商精神是佛山制造延绵数百年历经百般艰辛却越发强大的灵魂支柱,是全体佛山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佛山企业家要弘扬佛商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开拓进取,以创新和实干打响佛商品牌,拼出佛山功夫,干出破竹之势。

车孟杰

用新时代佛商精神赋能高质量发展

车孟杰 佛山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这种敢为天下先、低调务实、义利并重的佛商文化,突出表现为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乐善好施的精神特质,成为新时代佛商精神的核心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民营经济是重要力量。作为民营经济大市的佛山,自古以来商业气息浓厚,制造业繁荣兴盛,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工商业基础,造就出“佛商”这一享誉海内外的企业家群体,成为新时代推动佛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千百年来,佛商始终坚守实业、坚守制造、坚守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佛商文化。敢为天下先,是佛商首要而最突出的文化品格。古往今来,佛商在各行各业抢饮“头啖汤”,不怕冒风险,勇于打破陈规,积极探索新的产品、技术,不断迎接市场的挑战,成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其次,佛商文化具有显著的工匠品质。低调务实的佛商长期专注制造业,以坚定的毅力打磨产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促使货坚价实的佛山产品远销各地。此外,佛商文化中还深藏着慈善情怀。佛商历来讲求义利并重,在致富之后不忘通过大爱善举,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这种敢为天下先、低调务实、义利并重的佛商文化,突出表现为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乐善好施的精神特质,成为新时代佛商精神的核心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作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突出代表,佛商精神对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新征程上,佛山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进制造业当家,必须通过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乐善好施的新时代佛商精神,充分调动佛商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

一是坚持开拓创新的气魄胆识。佛山要持续做好政府权力减法和政府服务加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为佛商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佛商敢闯敢干的活力,在开拓创新中勇毅前行、大胆探索,心无旁骛地打造一流企业,以创新驱动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以制造业当家的佛山,要深度宣传佛商为坚守制造业而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生动案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崇尚实践的工作氛围,推动佛山制造业树立一流标准、打造一流品牌,以此带动佛商在各自领域争当“领头羊”,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是坚定乐善好施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佛山要积极发挥优秀佛商热心慈善、回报社会的示范作用,增强佛商的家国情怀,使佛商自觉担负起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为推进佛山高质量发展彰显佛商担当。

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