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端访谈 | 王昊:产业园区“大会战” 佛山如何脱颖而出?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市,近年来佛山把产业园区建设当作重塑产业空间格局、推进制造业当家的重大举措,大力推动佛北战新产业园和“双十园区”等建设。在全国各地均加快以园区经济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激烈角逐中,佛山产业园区建设如何脱颖而出?如何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塑造园区经济竞争力?围绕这个主题,佛山日报《理论周刊》专访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昊。

专家简介

王昊,中国科学院经济地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工作,主持并参与50多项省部级重要课题研究,如“首都产业链发展研究”“京津冀共建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研究“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等。

产业园区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以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尤其是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园区经济对GDP四分之一的贡献率分析判断,在制造业环节至少90%以上的经济活动都集聚在专业化产业园区之内。  

《理论周刊》:如何理解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在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发展水平如何?

王昊:产业园区是在空间范围上把相关联的产业或者同类产业的不同企业集聚在一起,以形成集聚发展效应的空间平台载体。从产业经济学上讲,产业的上下游具有衔接紧密的特点,单个企业离开相关配套很难独自发展,建设产业园区,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链建设,促进产业配套环节的集聚,培育优良的产业生态,以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发展效应。

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园区的发展,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持续将产业园区建设当作重点工作,由此形成了几大类的国家级产业园区。商务部主要抓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类园区更多是发挥对外开放功能,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截至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已发展到230多个。科技部重点抓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国家级产业园区中极为关键的一类,主要是发挥科技创新功能,目前全国已达到173家,在各主要省市基本都有覆盖。工信部则抓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创建,主要是围绕制造业不同门类遴选细分领域的有代表性的园区,截至目前已分10批、共创建了445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涉及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等主要行业门类的30多个细分领域。

近年来,产业园区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营收能力以及推进科技进步上表现抢眼。统计数据显示,从GDP来看,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两类园区经济总量达到29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的25.3%,比2012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其中,经开区的GDP总量13.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9%;高新区的GDP总量15.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3.4%。从税收收入来看,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税收收入2.2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比重12.9%;国家级高新区企业缴税2.3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比重14.8%。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以国家级高新区为例,其发明专利量占了全国的44%,很多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都是从国家级高新区涌现出来。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方面的数据显示,我国四分之一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三分之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来自新型工业示范基地。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以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尤其是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园区经济对GDP四分之一的贡献率分析判断,在制造业环节至少90%以上的经济活动都集聚在专业化产业园区之内。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破解园区同质化竞争难题

破解产业区同质化竞争问题,首要是在顶层规划上对不同园区形成主导产业鲜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并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分配机制或者利益分享机制,促进不同园区之间的协同合作与互帮互助。

《理论周刊》: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之间有什么关联?佛山拥有泛家居和装备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并形成了“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如何利用佛山的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产业园区?

王昊:产业集群是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在特定区域内的集中,而产业园区作为以产业链耦合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具有布局集中、功能互补、设施配套、分工协作的特点,能充分体现产业集聚的内在要求,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

产业集聚可以为分两类,一个是同类别产业的企业集聚,另一个是产业上下游的集聚。目前佛山的产业集聚既有同类别产业的企业集聚,比如珠宝时尚、食品饮料产业,也有产业上下游的集聚,比如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产业等,这些是产业链条比较长、需要不同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去相互配套的产业。佛山打造产业集群具有两个很大的优势,第一个是同类企业的空间集聚已经有良好的发展积淀,这个类型的集聚尽管容易形成同质化竞争,但优点是能较好地促进行业技术的共同进步,因为空间距离近,单个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技术外溢,能够很好地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使得本行业在全国的竞争力不断提升。第二个是,围绕新兴制造业的发展,佛山已逐渐形成产业上下游的集聚。“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对佛山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园区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强调要重点巩固我国全产业链优势,广东、佛山历来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产业链完备、配套齐全的优势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区云东海生物港片区。

《理论周刊》:这两年,佛山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大力推动“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产业园区”和“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目前“双十园区”在产业集聚、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和挑战,有何破解之道?

王昊:园区同质化竞争或者说趋同化现象,是国内产业园区建设的共性问题。破解产业区同质化竞争问题,首要是在顶层规划上对不同园区形成主导产业鲜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并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注重招商引资配套政策的创新,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分配机制或者利益分享机制,促进不同园区之间的协同合作与互帮互助,避免同质化恶意竞争。如果引进来的投资项目和园区的产业关联度、匹配度不大,即使利用一时的优惠政策吸引过来,时间长了企业考虑成本问题依然会找其他地方落地。这样不管是对企业、对园区、对地方都是不利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制定利益共享或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不同园区减少同质化竞争,形成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二是要注重提升整个园区的专业配套服务能力。要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与再造企业服务流程。比如食品饮料产业园区,企业对食品检测有很强的需求,可通过与国家专业检测机构合作,或者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搭建在检测、研发、工业设计等各环节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便利化服务,这将加速促进产业集聚速度,形成园区在全国的竞争力。

当然,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规避竞争。有很多产业,比如智能制造、汽车产业、生物医药等,其发展规模是巨大的,同质化竞争并不可怕,关键是看里面具体细分环节是不是有错位,能不能在某些细分领域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佛山推动特色制造业园区建设的思路是正确的,现在关键是如何从顶层设计、从体制机制创新上去更好地实现这个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塑造园区竞争力

要通过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实现突破,将能在全国层面形成核心竞争力。

《理论周刊》:在全国各地均加快以产业园区撬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激烈角逐中,佛山特色制造业产业园区如何成功突围?如何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可再生能力,塑造园区经济竞争力?

王昊:从整个制造业发展来看,产业之间有一个相互交替的发展态势,这几年这个产业发展较快,后面几年可能又是另一个产业的春天。因此,佛山的产业园区想脱颖而出,首先要选好发展赛道,地方要对制造业发展态势有清楚的认知和判断,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去进行布局和选择。比如智能制造发展领域,有的是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有的是利用智能制造去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有的是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佛山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可能重点之一就是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通过智能制造提升制造业创新活力。

其次是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2018年以来,逆全球化使得原来各国高效协同的机制受到很大冲击,所以党中央一再强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佛山的产业发展,要着眼于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加大创新发展力度,补齐转型升级短板,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中国制造业核心设备、核心零部件如果能够实现国产化,整个经济体量、产业发展将会提升到新的水平。佛山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加强关键零部件科技攻关,以及改造提升基础工艺,这是打造产业园区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要通过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实现突破,将能在全国层面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优势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本行业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练就了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对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已培育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9000家。2022年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9%。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是因为在制造业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现实短板问题。比如新能源汽车赛道,某个关键零部件就可能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这就需要相关配套企业去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现在国家层面从经济主管部门到国家工程院,都会发布制造业基础创新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指导目录,佛山中小企业众多,近年来佛山很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发展,政府可对照这个目录,加大对相关企业的创新扶持和引导,并在园区招商工作上注重引进能够补齐补强产业发展短板弱项的项目和企业。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叶小青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