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调研报告 | 加快赛道切换 推动佛山汽车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一座制造业城市而言,汽车产业更具重要战略意义。当下,佛山的汽车制造业发展情况如何?与其他先行城市相比,佛山汽车制造业还有哪些差距?佛山要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汽车制造业应该如何发力?

现状

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2022年,佛山汽车制造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66.4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06.62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高出全国10.1个百分点,但仍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环节实现销售额1648.24亿元,在省内低于广州,高于深圳、东莞,省外低于合肥、宁波、苏州、无锡,高于郑州和常州等城市。现有规上企业218家,营收规模超过10亿元企业14家,一汽-大众、本田汽车零部件2家企业营收规模超100亿元。

整车与汽配业发展向好。全市有整车制造企业7家,分别为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北汽福田佛山汽车厂、佛山飞驰汽车公司、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广东高达重工机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肇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超7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22年全市汽配业销售额为638.23亿元。

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2022年,全市生产新能源汽车8.27万辆,占全市汽车产量的30.9%,比同期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25.6%)高5.3个百分点。全市集聚了150多家氢能汽车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涵盖制氢及制氢加氢、设备研制、加氢站设计与建设、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整车研发制造、氢能产品检测及设备研制、氢能标准制定等多个环节,形成了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条。

挑战

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国内汽车强市纷纷提升战略,推动汽车制造业提档升级。比如,广州出台20条措施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每年在部门预算中安排不超过5亿元支持汽车产业链,撬动金融机构2300亿元授信额度,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深圳拟推出16条举措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统筹设立50亿元推广应用扶持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合肥每年安排市财政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相比之下,佛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本地配套链条中间大两头小

佛山汽车制造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特征:制造环节比较发达,上游的研发、设计,以及下游的品牌、营销网络等发展相对滞后。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设计等关键环节,受制于海外汽车巨头,特别是发动机、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导致自主配套率较低,与广州、深圳、东莞、合肥、宁波等国内汽车强市相比还有差距。

新赛道布局仍须完善

近年来,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众多造车新势力,但佛山除一汽-大众、北汽福田等合资汽车品牌外,没有诞生本土整车品牌,远不如佛山家电、陶瓷等产业品牌众多、影响深远。主要原因是佛山汽配业受早期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落户广州影响较深,形成了以日资企业为主的产业特征。近年来,相比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异军突起,日系车企转型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步伐。

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目前佛山汽车类企业呈散状分布,各企业之间关联度小,在原材料、零配件等方面协同性不强。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制约了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在产业园区方面,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是全市唯一一个跨区共建园区,但园区整体规模目前还较小,现有产业离中高端还有一定距离,且园区分布在六个镇街,相互之间呈零散分布形态,区域共建机制尚未健全,给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形成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策

产业布局上,加速向新能源赛道切换

一是加强新能源整车布局。深入实施“四上”“大型骨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新兴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推动一批整车制造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准入许可,对新能源整车企业和新投资核心关键零部件企业,按照“一事一议”,由市、区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给予资金补助支持。二是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技术攻关、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建立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燃料电池到燃料电池汽车的完整产业链。三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加大对具有高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网联功能的整车研发与生产,加快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开发生产和示范应用,提高智能网联新车装备率,推动智能网联大数据与云平台规模化应用技术研发。


创新研发上,着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一是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开展重大装备产品和技术工程化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并转化为首台(套)装备。二是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程。着重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方面,构建产业技术路线图。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鼓励本地整车、零部件企业与国内软件龙头企业组成行业联盟,开展联合攻关,谋划创建汽车软件创新中心。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引培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对行业领军型、高学历后备型、专业成长型等不同类型人才,实行分类弹性奖励机制,全面保障人才及子女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待遇。

产业配套上,大力提升本地配套率

一是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高端品牌乘用车、高效发动机、新能源“三电”、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子总成、感知系统等关键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引进国内外领军企业、创新机构、创新人才,储备一批重大项目,聚集更多优质国内外整车企业、全球领先的供应商。二是打造企业协同配套体系。搭建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打通整车企业与本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设计研发链条,实现供需双方信息互通、整零同步设计创新、产品质量同步提升,增强资源整合和竞争能力。三是增强跨领域融合协作能力。支持动力电池、车灯照明、内外饰件、精密部件等领域的“链主”企业进军全球供应链体系和扩建海外产业基地,打入全球主流新能源车客户的供应链,增强我市特色产业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空间布局上,推动集聚集群化发展

一是打造优质企业群。利用佛山汽配城、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集聚区、工业园区优势资源,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健全配套基础设施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整车引领、总部与研发中心赋能、核心供应链协同、创新平台支撑、政策保障的汽车产业生态。二是加大集群要素保障。持续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聚焦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发展,引导园区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集聚发展。三是建立集群统计监测体系。建立佛山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评估体系,委托专业化第三方机构,对标国际知名汽车产业集群,优选评估指标、评价规则,开展对集群发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价。

(来源:佛山市委政策研究室,有删改。执笔人:曾志兴)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