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迎疫而上 平凡人凝聚起三水战疫的磅礴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了守住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为了护住这片与我同甘共苦的人民,我必须克服对病毒的恐惧,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三水涌现出许多冲在一线的勇士。在这个2020年的春天,他们留下的一幕幕暖心瞬间,连缀而成众志成城的长卷,汇聚为人民群众心中“走过冬天便是春”的笃定信念。

“敢死队”的坚定:

“有我们第一梯队在就不怕”

作为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医院,三水区人民医院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发热门诊第一梯队。这支队伍因为第一时间扑到抗疫的最前线,私底下又被同事们称为“敢死队”。

冯卫权作为区人民医院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带头请缨参与发热门诊的工作,并担任发热门诊第一梯队组长。他亲自护送患者到上级医院治疗,经佛山市确诊的三水第2例新冠肺炎患者便是由冯卫权负责转送。

冯卫权在穿防护服,准备进入病区。/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每天,光是穿戴防护装备,冯卫权就要花4个小时。由于脱下来就得换新,他尽可能减少喝水、吃东西甚至上厕所的次数。口罩的金属鼻夹把他的鼻梁骨压到轻微变形,他说没事,还能坚持。

发热门诊第一梯队由12名医护人员组成,实行24小时值班制,连续工作14天,然后进入隔离期。如果第一梯队有人倒下,会有第二梯队的人员补上。提到疫情,冯卫权说:“有我们第一梯队在就不怕!”

女儿的支持:

“妈妈打病毒去了,我要勇敢”

“宝贝,早餐吃馒头、包子,妈妈没时间煮饺子,中午如果妈妈没时间回来,你就自己用微波炉热一下包子吃。”

这是许娟1月30日上午留给6岁女儿的字条。怕吵醒熟睡的女儿,许娟悄声关上门,连忙赶回防疫最前线的岗位。

许娟是三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她是采样检测组成员之一。隔离病房里,在许娟身着的防护装备以外的空气中,或许就漂浮着肉眼看不到的病毒。她的动作没有一丝迟缓,迅速完成采样,将样本放进一旁的隔离箱里,然后奔向下个战场。

直面病毒,许娟毫不畏惧。但她早上踏出家门时,心里却有一抹酸楚。接下来的8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女儿涵涵要一整天独自呆在家。一个人起床、吃早餐、晾衣服、写作业,到了中午,她要站上小板凳,拿上妈妈备好的包子,热了再吃——身高只有1米左右的她甚至还够不着灶台上的微波炉。

“自己一个人在家有点怕,但是妈妈打病毒去了,我要勇敢,不让妈妈担心。”涵涵说。

护士的敬业:

“我不回家了,请随时安排我上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号召人民群众少出门,多待在家。我们想往外走的地方,是逆行者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家。

白坭镇人民医院护理部春节假期的工作早已安排妥当,谁休假,谁值班,都在计划之内。但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护理部的护士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回家的脚步,请求留在岗位上。

胡剑枚给就诊的市民测量体温。/白坭镇供图

胡剑枚原计划大年初二值完班就启程回老家与家人相聚。但眼见疫情严峻,胡剑枚立即跟护理部副主任许惠贞说:“主任,我不回家了,请随时安排我上班。”

这也意味着胡剑枚放弃了跟孩子见面的难得机会。她的两个小孩都在老家,一个7岁,一个8岁,正是需要妈妈的年纪。虽有不舍,但胡剑枚依然坚定地说:“我们可以视频见面,现在人手紧缺,我还是留下来吧。”

党员的无畏:

“受伤也要坚守一线”

“作为党员,即使受伤也要坚守一线,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西南派出所驻黄竹坑执勤点民警禤志浩说这话时异常坚定。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一瘸一拐的左脚,难以想象这是一名带伤上岗的民警。

十几年前,因为工作原因,禤志浩得了腰间盘突出,导致他的左脚有些行动不便。尽管如此,从1月26日起,他已经连续多日坚守岗位。

禤志浩在执行工作。/佛山日报记者赖基润摄

“领导和同事们都和我说过,身体不好不要来值班了。但我心里明白,我走了,他们的担子就更重了。”禤志浩说,黄竹坑是四会通往三水的市际出入口,车流量大,人员复杂,急需大量警力在这里把关,加上目前疫情形势严峻,更需要人手加强对车辆人员进行排查。

站岗期间,禤志浩一站就要站半天。最长的一次,他在哨点工作了15小时,检查汽车648辆,检查1348人。长时间地站岗检查加上天气寒冷,当天回家时,禤志浩疲劳到极点,差点连车都开不稳。

对于站岗带来的疼痛,禤志浩说,腿痛了,他就找个地方独自一人坐下,用手揉一揉脚痛处,减轻痛意。等脚痛稍微好转,他又站起来继续站岗。

村书记的责任:

“永丰平安,就是我的平安”

“永丰平安,就是我的平安!”2月4日下午,大塘镇永丰村党委书记刘国强正在村里巡查,这是他每天的固定工作,以便第一时间了解村里和村民的健康状况和动向。

一个多月前,刘国强仍在医院里住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正在家休养的他,主动取消休假。“看着大家在一线奋战,我在家根本坐不住。”刘国强说。

永丰村党委副书记刘桂朋说,刘国强一回到岗位就干劲十足,还经常叮嘱同事不用特别照顾他,为村里的党员干部起到了很好的带头表率作用。哪个岗位上人手不足,哪里就有刘国强支援的身影。

永丰村下辖22个自然村。为了安全起见,把有限的人员集中在关键岗位上,村里只留了3个路口供村民出入,还在路口设置了体温检测点。

永丰村人口众多,每天在主要路口出入的群众有上千人次。在人流高峰期,刘国强会到体温检测点支援值守人员,对出入群众进行体温检测,详细询问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去向,做好细致的登记。

刘国强说,辛苦一点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守住第一道防线,不能让一丝风险流进村内。

新郎的承诺:

“疫情结束,就给她办最浪漫的婚礼”

今年大年初四,三水公安西南派出所治安中队消防协管员伍永祥本应该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和未婚妻举办一场期待已久的婚礼。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毅然推迟了婚礼,返回工作岗位,投身抗疫工作。

“婚礼是人生大事,但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抗疫需要我,我就得做好工作。”伍永祥表示,几个月前,他就已经着手准备婚礼,连婚期、司仪、化妆师、酒席都已经提前准备妥当,喜帖也一早发到了亲戚朋友手中。

伍永祥和未婚妻的合照。/部门供图

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将婚礼推迟。“她十分赞成我的这次决定。”伍永祥说,在疫情面前,妻子不仅没有反对他的决定,反而为他加油鼓劲。

“非常时期,婚礼延期!”下定决心后,他发了朋友圈,也一一打电话告知亲朋好友,便连续多日坚守在岗位上,把全部精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婚礼虽延期,但爱情不会褪色。“等疫情结束,这场战疫取得最终的胜利,我就为她补办一场最浪漫的婚礼!”伍永祥说。

父亲的愧疚:

“没能在出生时陪你,对不起”

2月2日,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交警大队民警陈诗斌值守在S118广封线南山与蕉坑交界处的联合检疫站,对来往车辆逐一进行排查登记和体温检测。这时,他的手机响了,妻子刚刚生下孩子,家人第一时间向他打电话报告母子平安。

此刻,正忙得不可开交的陈诗斌,既感到兴奋,又有些酸楚:家里迎来二胎宝宝,他始终没有机会在医院陪伴妻子。

 陈诗斌看着自己的孩子。/部门供图

1月23日以来,陈诗斌一直坚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线。由于检疫检查站刚组建不久,人员配备不足,陈诗斌作为检查站负责人,需要处理事故、排查等工作。

2月2日,陈诗斌妻子临盆在即。他是一名丈夫,也是一名党员民警,陈诗斌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在一线。

“亲爱的,没能在你出生时来陪伴你!对不起……等抗疫结束,爸爸一定多点过来看你……”完成10小时执勤工作后,陈诗斌等到换岗结束才匆匆赶赴医院。这个坚强的汉子终于与家人团聚,抱起自己的儿子。那一刻,他百感交集。

基层员工的尽职:

“记不清一天上下梯多少次”

 2月2日上午10时,广东广电网络佛山三水分公司白坭支公司员工吴国洪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双沾满灰尘的双手,十个手指头冻得发紫,多个指头的皮肤已经开裂。

这双手的主人是吴国洪的搭档梁伯坚。他在寒风中用手搬着扶梯,在街头巷尾攀高爬低,用72小时完成了白坭镇109个应急广播终端和207个应急广播喇叭的调试,让防疫的声音第一时间传到白坭居民的耳边。

 梁伯坚的双手。/受访者供图 

“有些点位、服务器的设置不完善,或者喇叭不响,戴手套操作的话会比较迟缓,影响效率。”尽管公司配备了保护手套,但为了更好地保持手指的灵活性,梁伯坚坚持直接用裸露的双手进行调试,即使被冻得发紫、开裂,也毫无怨言。

这双粗糙的手,还爬过无数次竹梯。由于喇叭离地约2~3米,有些点位的设备要反复调试,梁伯坚工作时都会扛着一把竹梯。“我都记不清一天上下梯多少次了。”说着,梁伯坚也不禁笑了起来。

原标题:迎疫而上 

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凝聚起三水战疫的磅礴力量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玲玲、郑泽聪、梁欣莹、梁楚欣、吴昱萱、黄妙哲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