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作为禅城区的工业重镇,张槎的担子不轻。
城乡接合部的地理区位,意味着城边村、城中村、插花地、出租屋遍布,人员繁杂密集;工业重镇的经济地位,又让张槎在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时面对比许多地方更加棘手的问题。
面对疫情,张槎街道领导干部强力统筹、靠前指挥,基层党员、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飘扬在战疫第一线,推动全街道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针对中小企业众多、企业复工复产任务繁重等问题,张槎宣传引导、防控监管、物资支援、服务关怀“四管齐下”,与企业共渡难关,推动企业危中寻机。
借疫情“大考”,张槎补齐卫生、管理、服务等历史短板和漏洞,不断完善与强化以党组织统一领导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善治能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战疫当前,进击双战双赢,张槎铆足干劲、充满信心。
党旗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疫情,张槎顺应国家和上级号召,第一时间进入迎大战、备大考的战斗状态,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守土担责,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强力统筹
打出战疫组合拳
对抗疫情,张槎从一开始就进入冲锋状态。
大年初二,禅城召开全区党政班子(扩大)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团结协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日,张槎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机关、社区干部提前上班值守。
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颜雪锋表示,要以最严格的措施遏制疫情扩散。
春节前,张槎街道领导班子就一直坚守岗位,统筹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包括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在内,一系列防控工作迅速铺开。
一方面,张槎成立多个功能组,按照“查、控、隔、消”方针,全面落实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张槎街道领导班子和职能部门领导下沉到村居、企业,加强联系指导和服务支持。
清水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江湾路一路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佛山日报记者谭兼之摄
快速行动、全面部署、强力统筹、联防联控……张槎街道党群合力,打出一系列战疫组合拳,疫情联防联控网越织越密。
党建引领
哪里有需要,就把临时党支部建到哪里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最大的力量也在基层。
面对疫情,张槎各级党组织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统筹全村防疫工作、协同兄弟村共同防控、大喇叭村村响……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从前方统筹到一线防疫,莲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锦碧始终在线,群策群力严防疫情。
这并非个例。大富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谭启镰创作方言打油诗,用“大声公”巡村播放,让防疫宣传深入人心;村头村党支部委员区伟康唱出粤曲发烧友自主填词的《全面防疫》粤语歌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抗疫信心。
哪里有需要,就把临时党支部建到哪里。
由于莲塘村与大富村、村头村、村尾村同属莲大片区,张槎街道成立了莲大片区临时党组织,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强化责任担当。
不仅如此,张槎街道还成立了15个农村临时党支部和7个社区临时党支部,统筹开展辖区志愿服务工作,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现有党员志愿服务队53支,党员志愿者1587人。
冲锋在前
“如果我们怕了,谁来守护大家的安全”
2月1日,古灶村委会工作人员陈燕新和居家隔离人员高先生进行了视频通话,帮他购买了物资后,便送到了高先生居住的出租屋。
这样的情景,成为古灶村部分党员的日常。古灶村有一支12人的党员先锋队,随时冲锋在抗疫一线。此外,认领居家隔离服务岗的党员还对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一对一服务。
“疫情不灭,我们不退!”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句话已成为张槎街道党员干部的口头禅和日常状态。
例如,有着28年党龄的社区民警刘智斌,从1月20日至今,一直坚守在社区防控岗位上。“如果连警察都累了、怕了,谁来守护大家的安全,我必须站出来并坚持下去,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
在张槎,1500名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部门、村居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纷纷成立,设岗数量105个,434个无职党员领岗领责。
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勇当抗击疫情的急先锋,深入村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复工复产
抛光、研磨、镀膜……腾龙光学的生产车间里,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忙于镜片生产。不远处,国星光电的重点生产项目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前不久,在政府的帮助下,国星光电用7辆包车顺利把179名员工接回。
自2月10日复工以来,越来越多的张槎企业在生产线上争分夺秒,努力把受到疫情影响的进度抢回来。占禅城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的张槎,开始重新焕发工业重镇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月25日24时,张槎已复工企业累计3715家,总复工员工76215人。
这一现象背后,是张槎宣传引导、防控监管、物资支援、服务关怀“四管齐下”的布局。未来,张槎将继续努力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难情况转变为两全、两赢,努力实现双战双赢。
主动指引
提振企业信心
复工复产前,众多企业收到张槎党委政府的多重“礼物”:“四个到位”“八个一”复工标准等指引、专门开发的小程序“复工企业员工健康情况摸查表”等。
为加强对企业疫情防控的指导,保障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张槎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企业管理组、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推动市、区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系列政策措施尽快落地,提振企业信心,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2月10日,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顺利复工。
然而,复工首日,这家企业并没有启动生产,而是对首批40名复工人员进行防疫培训。“我们宁愿抓得严一点,对自己狠一点,也不想影响大局。”康思达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国华表示,公司根据工序和订单需求分批次上班,生产进度基本能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
同日复工的腾龙光学,生产经营逐步恢复,复工10天员工返岗率已达74%。“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相信人员会逐步到位,供应链也会恢复正常。”该公司总经理张凯对经营前景充满信心。
截至2月25日24时,张槎已复工企业累计3715家,复工员工76215人。其中,“四上”企业660家,复工率87%。
分类施策
“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危中寻机
张槎有18699家企业,为让企业有序复工,张槎按照纳税大户及规(限)上企业、公有资产园区及封闭管理的民营产业园区、村级工业园三种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服务。
对于289家纳税大户以及752家规(限)上企业,张槎依托网格化机制,以片区为单位,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巡查组,主动对接,“一对一”服务,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复工标准。
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从零开始研发生产医用防护服等紧缺物资。图为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制作防护服。/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复工当天,是工作人员第三次去到蓝箭电子指导复工复产。“指导很细很实,让我们不走弯路。”蓝箭电子总经理袁凤江说。
一街之隔的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也争分夺秒地赶工。这家丝光棉龙头企业,在大年初二接到了特殊任务:生产防护物资。春节期间,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驻扎在公司,研发出对质量要求近乎“苛刻”的防护物资。
如今,安东尼日产防护服1000件、隔离服3000件,为一线提供了有力的防护物资保障。“感谢政府对安东尼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有幸参与防护物资的研发和生产。”安东尼董事长刘必胜表示,生产防护物资,安东尼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危机中找到新的机遇。
暖心服务
破解企业复工复产难题
随着复工潮的到来,防控物资、员工不足等困难也摆在了企业面前。
为此,张槎组建了“暖春”工作专班,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帮助复工企业筹措防疫物资,目前已为部分企业筹到2.8万个口罩和150多把测温枪。按照市、区部署,张槎还调配近25万个口罩,以2元的单价售给有需求的企业。
此外,张槎联动各级人社部门,解决企业迫切用工的问题。2月21日,在部门的帮助下,国星光电用7辆包车接回179名员工。未来,针对省外非疫情重点区域的员工,国星光电将联合部门采用省际返岗员工高铁专列等方式,解决员工返工的交通困难。
不只党委政府,村居也努力解决员工返岗问题。
大型商业综合体智慧新城位于智城社区范围内,智城社区党支部与智慧新城党支部联席联议,制订分批复工方案,帮助园区企业梳理复工流程,制订车流人流疏导计划,并派客服解答企业疑难、跟进服务。2月10日,智慧新城正式复工,3000名员工顺利返岗。
“我们想方设法把‘教条式’的防控措施尽可能暖心化。”智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胜杜说。
众志成城
冰冷的疫情,没有挡住爱心的传递、力量的汇聚。
在张槎,有这么一群人奔走在战疫一线。机关干部、企业家、普通居民……他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从站岗轮值,到捐赠物资、为隔离人员送必需品,再到谱写防疫战歌等文艺作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着更多人继续坚守在防疫一线。
四级联动
全力支援一线抗疫
2月15日,禅城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张槎东便社区的监测执勤站点里,一支由市、区、镇三级机关干部以及社区党员干部组成的队伍,依然如常值守。他们身着雨衣,在寒风中“站岗”。
75名市机关干部、65名区机关干部自2月初起就驻扎在张槎街道,与街道机关干部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工作组,全力支援基层抗疫。
张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中,都能看到工作组成员忙碌的身影。传政策、送物资……疫情期间,工作组每天都贴心地服务群众。
连日来,在张槎的村居、园区和企业内,多场宣讲活动有序开展。《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意见》《新冠肺炎防护手册》等派发到了企业主、员工和市民手中。
针对居家隔离人员,工作组会同各社区党员干部组成专项工作小组,逐户上门送物资、了解各户人员的生活状况。
不仅如此,工作组还重点关注老、弱、病、残等群体,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耐心倾听群众诉求。联合社区党员干部积极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并组织专业消毒队伍在全社区范围内开展消杀工作……
“疫情期间,越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这是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企业担当
捐款捐物支持防疫工作
2月2日,在张槎街道办事处门口,105000个口罩被送往辖区内物资紧缺的村居和企业。这批价值136500元的物资,是佛山湖北天门商会募捐的。
“我们的会员单位大部分在张槎,平时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帮助,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共渡难关。”佛山湖北天门商会名誉会长平国兴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张槎街道全民战疫,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张槎企业也相继伸出援助之手。佛山东越纺织有限公司向张槎街道捐赠510套医用防护服,全力支持张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尽显企业担当。
除了捐款捐物,作为产业大镇的张槎街道,不乏立即行动研发生产防护物资的企业。如市光法雷奥公司加急生产救护车配件、华国光学提前复工支援红外测温仪等物资生产。
疫情面前,张槎各界也涌现出多种方式支援抗疫,各种抗疫文艺作品相继出炉。
大富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谭启镰自创一首方言打油诗,通过“大声公”在全村播放;张槎宣传文体办在禅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帮助下创作《返程复工防疫指南歌》等。
挺身而出
他们是坚守一线的志愿者
“请问你们还需要志愿者吗?我想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2月5日,马岗社区居委会接到了一通电话。第二天,住在马岗社区的曾先生就到岗,参与社区青柯街监测点的轮值。
曾先生只是许多挺身而出群众中的一员。
面对疫情,张槎海口新基村的庞裕礼和庞叶满两位老人出资出力,疏通海口新基村边的排水管道。“疫情发生以来,我就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做点什么。”庞裕礼说。
他们的名字还在不断更新——趁探亲期间在张槎做志愿服务的哈尔滨老师孔祥民、用自己从事美容行业的渠道购买口罩送街坊的纯阳社区居民妮娜……这群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义无反顾,为张槎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基层治理
莲大片区兄弟村联手抗疫,联防联治;弼唐村通过封闭管理、临场甄别等方式,破解出租屋人员复杂、插花地多等城乡接合部防控难题……
防疫,是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村居,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道战线。战疫一个多月,张槎街道各村居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努力守好家门。
防疫复工“两手抓”的过程中,张槎以考为机,在克难攻坚中补齐短板,不断完善以强化党组织统一领导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治理能力。
“大考”尚未结束,张槎基层党群仍然凝心聚力,把好每一道关。
基层力量
无职党员任楼长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火车头”。无论是在设卡检查点,还是在隔离观察点,党员始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在最前列。
面对疫情,张槎古灶村党支部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党支部书记陆秀兴扛起防疫第一责任,统筹指挥、带头开展防控工作,随时掌握疫情动态。
古灶村还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动员50名住在村民公寓的党员,担任各自所住楼栋的楼长,把党建“末梢”向小区、楼栋延伸。
在海口村,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群众、退伍老兵,加上各级派驻的工作队成员,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抗疫队伍。
家住海口村的退伍军人温锡棉说,作为军人,觉悟要高,党和政府有号召,就必须要响应。“现在是防疫的关键时刻,我们只是尽了应尽的义务,有一身热就发一身光。”
四村联动
连片围蔽实行网格化管理
这次疫情,某种程度上考验的是党组织和村委会对村务的管治服务能力,对村民的协调和团结能力;检验的是网格化工作做得是否到位;锻炼的是村两委的决策力、执行力。
在张槎西部,莲塘、大富、村头、村尾四村的联合行动,正是对这场考验的回应。
1月27日,四村启动联防,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格管控莲大片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出入口,将小型的出入口暂时封闭,谨防输入。
莲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锦碧表示,四村对疫情防控工作统一制定标准、共同执行、适时调整。陈锦碧认为,四村联防的模式正是对共建共治共享的践行,未来在基层治理中也将继续发挥作用。
此外,张槎不少村居积极探索联防,如纯阳社区与大沙、张槎、东鄱三村开展联防,莲塘村与智城社区共同管理童梦天下小区等,村居形成合力,提升工作效率。
补齐短板
破解片区管理难题
张槎位于禅城西部,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存在不少“插花地”,人员结构复杂,人口流动频繁,摸底排查量大且面宽,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张槎131座无物业管理的独栋楼宇,居住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老人。张槎通过连片围蔽管理,把独栋楼宇纳入严管中,同时发动业主共治共享,选出楼长或安排轮值楼长。
比如,弼唐西二街片区虽属清水桥社区管理,但地段却在弼唐村。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弼唐村出租屋星罗棋布,与清水桥、江湾社区紧邻,存在不少“插花地”“接龙屋”,难以单独实施管控。
弼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霍丽棉表示,弼唐村与邻近社区商议,通过联防联控,把村的出入口减少至7个,由村居人员共同值守,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插花地”难以管控的问题。
不仅如此,弼唐村还组织党员志愿者对全村700多栋出租屋的道路、生活垃圾、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解决了出租屋的卫生顽疾。
张槎各村居在坚持“一盘棋”防疫的同时,也因地制宜,让部分超市、市场正常开业,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图看张槎双线作战
1、张槎1500名党员投身抗疫工作,联动下沉的75名市直机关干部、65名区直机关干部,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工作组,四级联动全力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
2、通过连片围蔽管理、推行楼长负责制等方式,把131座无物业管理的独栋楼宇纳入严管中,并借此破解插花地、接龙屋、出租屋卫生等难题。
3、成立15个农村临时党支部,7个社区临时党支部和莲大片区临时党组织,统筹开展辖区志愿服务工作。成立村(社区)党员先锋队2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53支,共有党员志愿者1587人;各村(社区)无职党员设岗105个,领岗党员434人。
4、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企业管理组、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助力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截至2月25日24时,张槎已复工企业累计3715家,复工员工76215人。其中,“四上”企业660家,复工率87%。
5、在推进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张槎通过统一指导、分类管理等方式,与企业共渡难关。针对289家纳税大户以及752家规(限)上企业,张槎依托网格化机制,以片区为单位,从经科、招商、公资办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企业巡查组,主动对接,逐户落实,“一对一”服务。
6、张槎想方设法帮企业筹措防护物资,目前已为部分企业筹到2.8万个口罩和150多把测温枪。按照市区部署,张槎还调配近25万个口罩,以2元的单价售给有需求的企业。张槎在申购渠道发布的第二天,为首批8家企业发放口罩1.2万余个。截至25日24时,已有811家企业成功申购10.5万个口罩。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颜梅、黄群飞、周文琪
统筹|黄群飞、邓磊
制图|孔焕玲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