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刷新记录!南海民营企业超2000万购买华工专利技术

佛山日报讯 记者阳桦、毛蕾 通讯员唐文辉、陈敏仪、李凤报道:昨日,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专利技术转让,超2000万元购买ERE技术,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先机。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指出,这是佛山知识产权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将对佛山、南海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工作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发明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简称为“ERE技术”,属全球首创,该技术能在加工过程中降低能耗、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同时还可在某些新材料上使用。昨日,南海农商银行与星联科技完成了3000万元授信签约,支持ERE技术实现产业化,这也是目前为止佛山知识产权单笔最大的授信金额。此外,广东猎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星联科技达成初步投资意向,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投资该企业。

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南海不断探索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市场化的有效模式。2019年,南海区共有50家企业获得3.32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0%以上为首次通过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南海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累计融资近18亿元。此外,南海区还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形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

闫昊波表示,星联科技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选择向华南理工大学购买核心专利所有权,这种“先合作后转让”的模式,为知识产权转化运作、产学研合作探索了一种新的路径。当前,“双区驱动”效应正逐步凸显,为新一轮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南海将充分发挥包括千灯湖创投小镇在内的重大平台载体作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省科学技术厅巡视员周木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出席了此次活动。

一场刷新记录的专利转化活动背后——

“先合作后转让”成南海金科产融合新样本

昨日,在位于南海区的千灯湖创投小镇内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签约活动。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联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专利技术转让,购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发明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以下简称“ERE技术”)。

此次专利技术直接转让费用超2000万元,刷新了华南理工大学的记录。值得关注的是,南海农商银行同时与星联科技进行了3000万元的授信签约,这也是目前佛山知识产权单笔最大的授信金额。

一场刷新记录的专利转化活动,也成为南海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新样本。签约双方先合作后转让,金融服务则无缝对接,以资本助推知识产权快速转化为市场价值。

以金奖专利开拓一片蓝海

除了在模具行业上进行突破,塑料这种高分子化合物还能迸发什么可能?瞿金平团队以全球首创的ERE技术回答了这个问题。

与原有的剪切流变技术相比,ERE技术比螺杆挤出机能耗降低25%左右,使制品力学性能普遍提高2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新技术可以加工此前无法混合的材料。2014年,该专利技术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2015年开始,星联科技与瞿金平团队达成合作,对ERE技术进行产业化推进,重点聚焦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高性能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这项创新有望开拓一片蓝海。星联科技董事长张伟明表示,他们目前已经成功利用ERE技术研发了终结农用地膜白色污染的“全回收高强度增产地膜”——高保膜;比传统技术提高8倍生产效率的“神奇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高低粘混合和弱剪切的新材料制造等应用。

此外,ERE技术有望拓展航天、电池隔膜、防弹衣、石油输油管、工业用轨道等众多方向。张伟明预计,通过这项基础创新,市场应用可以超过200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推动ERE技术产业化,星联科技已于去年底在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启动建设ERE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将搭建“技术研发-应用开发-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的应用开发闭环脉络,配套设备制造、制品生产、人才培训等产业服务功能。

“先合作后转让”模式可以推广

“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长期以来,解决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现象,是各级、各界一直在努力探索的现实课题。”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星联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先合作后转让”的模式,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产学研合作探索了一种新的路径。

张伟明表示,科技成果转化的艰难超出预期。“有三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学家与企业如何定位;二是企业能否有试错的勇气;三是有没有后续资金力量支持。”在他看来,科学家关注寻找亮点,企业家则突破难点,考虑生存和发展,双方要有所分工。而“先合作后转让”模式,让企业与高校在实践中认识专利技术的真正市场价值,可以提高转化的成功率。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鉴表示,一直以来,南海区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工作扶持政策,知识产权工作总体呈现出“数量增长,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的特征。目前,南海正加快制订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新扶持办法,支持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境外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

在知识产权转化经验分享环节,瞿金平(中)说与星联科技合作是因“天时、地利、人和”。/佛山日报记者毛蕾摄

活动中,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与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接下来,双方将就专利申请快速预审、商标审查、快速维权、高价值专利培育等内容开展合作意向。

千灯湖创投小镇为金科产融合提供大平台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科技和产业的融合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拥有着千灯湖创投小镇的南海区,更不会让金融缺席科技与产业的联姻。

在此次活动中,星联科技除了与华南理工签约,还同时与南海农商银行、广东猎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金融机构签约。未来,南海农商银行将3000万元授信,支持ERE技术实现产业化。而广东猎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投资星联科技。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贷款业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是南海一贯的做法。2019年,南海区共有50家企业获得3.32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0%以上为首次通过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

千灯湖创投小镇将成为资本与知识产权对接的大平台。南海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千灯湖创投小镇目前已集聚超600家私募基金类机构,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700亿元,能为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此次与星联科技达成投资意向的广东猎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是千灯湖创投小镇的入驻机构。

活动中,位于千灯湖创投小镇的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佛山成果转化工作站完成授牌,双方将通过校方成果转化工作站的方式,建立高校端强联系。这又将为千灯湖创投小镇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码。

“未来,南海区将进一步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重要平台,推进金融与科技产业创新融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高质量发展探索南海新模式。”广东金融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南海区副区长乔吉飞表示。

院士为何选择与南海民企合作?

过去100年,高分子材料加工一直采用剪切流变技术。瞿金平院士团队则基于拉伸流变展开研究,属于原理上的根本改变,是一种颠覆式的创新。

将实验室项目进行产业化落地是科研的重要目的,此前也有很多企业提出合作。瞿金平院士为什么选择了南海民企星联科技来展开“后半段”工作?在他看来,这一选择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佛山、南海一直把制造业作为立市立区的根本,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达,是培育ERE技术的天然土壤。在地理位置方面,广佛全域同城化快速推进,南海与广州无缝对接。“过去我们会骑自行车来盐步,学校和南海距离非常近。”

人和则是至关重要的。瞿金平表示,南海有着非常扎实的民营企业,本土企业家非常有情怀、低调务实,愿意投入财力、物力开展创新工作。与此同时,南海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金融配套完善这些都使得他们与星联科技的合作“一拍即合”。

“剪切不平凡的过去,拉伸更精彩的未来。”瞿金平说,五年来与星联科技逐个突破传统技术做不好的难点问题,成效逐步凸显。未来,双方将携手开拓一片蓝海。

原标题:南海民企超2000万购买华工专利技术

为知识产权转化运作、产学研合作探索新路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毛蕾 阳桦 通讯员唐文辉、陈敏仪、李凤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