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修好“振兴路”铺就小康路

11月17日,记者走进西南街道水运村,对村子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整洁。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振兴环境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推进,水运村村道铺上了沥青,道路的改善改变了村民的出行方式,也为水运村带来新的活力。

“原来是‘水泥路’,水和泥组成的路”

11月17日下午,在水运村的“江汇河鲜”餐馆,老板邓胜开笑着问一名食客:“过来时有没有沾上满腿的泥巴?”“哈哈,没有,干净得很。”

邓胜开为何这样问呢?原来,水运村村头与邓胜开的这家餐馆虽然仅两百多米的距离,却曾让他吃了不少苦头。2012年,邓胜开租下村里的废弃仓库,改装之后便开起了餐馆,但是当时没有公路通往店里。为了让村里人和外来人能够方便快捷地到店里消费,邓胜开便自己修起了路,除杂草、运砂石……他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去修路。

环境提升之后的水运村干净、整洁。/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周传勇摄

“当时最怕下雨天,雨水一来,这条路就成了‘水泥路’,水和泥巴混成的路。”现在回想起来,邓胜开忍不住笑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条砂石路还真被邓胜开给修好了。但是修好只是第一步,维护成了大问题,每到下雨天,砂石还是会被水冲走,邓胜开只能一处一处地填补。

直到2019年,邓胜开的餐馆迎来了转机。去年11月,水运村美丽乡村振兴环境提升工程启动,投资58.5万元,对共650米长的村道进行路面修复并铺上沥青,于去年年底完工,泥巴路的时代过去了。

如今,即便是下雨,到江汇河鲜吃饭的食客也不用担心被泥水弄脏裤腿。“现在来的人比以往多了许多,每个月营业额大约三四万元。”邓胜开说,希望更多人能够来到这里享受河鲜的美味。

“虽然码头没了,但日子越来越好了”

如今,水运村新风码头旧址的河岸边已长满了青草,只有几条渔船靠在岸边。随着公路的改造提升,许多渔民都上了岸。

据村里老人彭景明回忆,上世纪80年代,新风码头是一个重要的交接场所,村民渡江、买卖河鲜等活动都在那里进行。

“那个时候如果要去高要镇、金利镇,都得划船或小皮艇过江。”彭景明说,如今年纪大了,划不了皮艇,但公路越修越好,出行比以往更方便了。

路通了,方便了出行,但想要吸引人,村容村貌也不能落下。今年,水运村美丽乡村振兴环境提升工程对村容村貌进行统一整改,重新粉刷了路边房子的外墙并统一改造房屋的雨棚,在基围边的空地种上花草,还把一块杂草地改造成了一个篮球场供村民娱乐,并建设停车场,方便村民或外来车辆停靠。

“如今经常有村外的人到村子里打球、健身、吃河鲜。”村民陆艳容说,她的副食店已经在村里开了30多年,平时村里老人没事就会去店里坐一坐,现在有了健身设施,老人们又多了一个去处,孩子们也可以去球场打球。

陆艳容回忆,自从新风码头关闭后,就没有太多外地人人过来了。如今村子换了件“新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村民的日子也逐渐红火起来。她时常说:“虽然码头没了,但日子越来越好了。”

原标题修好“振兴路”铺就小康路

650米村道为西南街道水运村带来新活力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周传勇 通讯员胡忠录

编辑|林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