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禅城区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代表村党委捧回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奖状。这一幕,距离潘柱升暗下决心要让村党委成为全国先进过去了整整5年。
2016年“七一”前,潘柱升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领回个人荣誉后,潘柱升就在思考:怎样能将村党委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力争成为全国先进?从那时起,这个“明星村”再出发:学习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经验,让仁善紫南文化品牌深入人心,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村庄上的4A景区”……
“获得这个荣誉要感谢1万多名紫南人,多年来他们相信党、热爱党、跟着党,只要村党委有号召,他们就跟着干。”潘柱升说,村党委引领和村民支持,正是紫南村前行的动力源泉。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紫南村产业旺了、村民富了、生态美了、乡风好了。/郑建明摄
担当有为 一个好班子带活一个村
10多年前,村民说起紫南村都摇头摆手。当时的紫南村,村党组织涣散,经济落后。1992年到2004年间,村集体经济总量排名南庄倒数第一,村民年人均分红不到150元。
变化始于2007年下半年。村级党组织换届时,在贵州经商的潘柱升放下生意回到家乡,用真情和能力赢得了党员和村民的信任,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班长”,他带领紫南村“两委”成长为一个群众信任、干净廉洁、团结有为的好班子。在这个好班子的带领下,紫南村用十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蝶变。
抓基层发展,关键在抓班子建设。在紫南村,村党委工作有着“三个确保”的要求:确保村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不能动摇,确保党员管理工作不留任何空白地带,确保村组两级党组织不能软弱涣散,以推进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村干部遵循“学一点、得一点、承一点”的工作要求,即干部在任期间,要带头做好各方面工作,群众能在其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同时在工作中要敢担当,让群众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得到实惠。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聚焦村民的期盼,村党委到江苏常州、张家港等地学习借鉴,通过对标先进、自找短板、自加压力不断前行。在此过程中,村党委成员们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别人走,我们就跑; 人家睡,我们就起床。”潘柱升说,晚上9时、10时,村里不少楼宇都关灯休息了,村委会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两委”干部和工作人员工作热火朝天。
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紫南村按照“城市中的乡村”的定位规划产业、建设,按照城市化、制度化、规范化进行农村各项管理,大力打造“仁善紫南”,以文明兴村文化润民,大刀阔斧改造旧工业园区,投资数亿元修建道路、架设桥梁、铺设管网、改造电网、恢复生态,以优良的招商营商环境引来了包括3家上市公司在内的60多家企业落户。从2008年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由936万元跃升到1.2亿元,人均分红增长了13.3倍,村党委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也重新树立了起来。
乡村振兴 打造“村庄上的4A景区”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紫南村产业旺了、村民富了、生态美了、乡风好了,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国字号荣誉,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如今的紫南村,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不管什么季节、时间,走进紫南村的15个自然村,个个都村容整洁、古榕垂须。原来因嫌弃紫南环境脏乱差而搬离的居民,有八成返迁居住。
有小桥流水、摇橹泛舟、古榕古庙、乡愁乡韵,也有家训馆、好人馆、村史馆、文化馆……村庄变身成为网红“打卡地”,打造没有围墙的景区,让游客与村民共生共惠。
禅城区南庄紫南村阿农湾农耕文化园,游客在园区坐小火车,在花海中拍照留念。/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成欲晓摄
紫南村从一个全镇倒数第一的落后村,到现在排在全镇前三名,村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干部们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务实,不忘初心,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更好更快地推动紫南村的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新任务。”潘柱升说,紫南村党委将把荣誉感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把紫南村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高地、生态宜居的样板、乡风文明的典范、治理有效的示范和生活幸福的标杆。如今,紫南村已锚定了发展方向,即产业发展要从原来的高数量增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产业腾飞。
紫南村在成功创建3A级景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潘柱升说,村干部们正在认真研读相关评定标准,对照要求,努力在紫南村打造一个“村庄上的4A 景区”。
目前,紫南村引进了一批助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企业和艺术团体,如阿农湾农耕文化园、吴信坤艺术馆、洛神云筑民宿等。其中,“紫南船说”水上游项目即将建成,预计今年内能与大家见面。
“党建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就能做好。”潘柱升说,今后,紫南村党委还将加倍努力,用实干精神,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紫南村高质量发展多干实事、多干好事。
谈初心使命
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资料图片
村党委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检验标准就是村民认不认识我们、相不相信我们、跟不跟我们、服不服我们、爱不爱我们。
——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
他们眼中的先进
紫南村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的做法,践行了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署。我们将借鉴学习紫南村的做法,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广大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好村约践行者,通过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把人心集聚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来。
——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党委书记陆秀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紫南村的探索和蝶变是有力的证明。紫南村推进旧工业园区改造,关停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用腾出来的新空间发展绿色产业、文旅产业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塘头村有不少由陶瓷厂房改造而成的低矮专业市场,我们将向紫南村学习,分阶段开展整村改造。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塘头村党委书记梁润镜
原标题: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有为党委带领后进变先进
文|佛山日报记者罗艳梅、陈梦
编辑|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