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个人想去沙围村走走,冷清的村庄让人感觉很清爽。许是疫情使人不敢外出,市民们遵守规则,纷纷窝在家中。唯有春天使得村田野里的花兀自盛开,除了寂静,便没有什么沸腾之处。
车子抵达创意粮仓,视野逐渐地开阔起来。左边的西江公园,树木葱绿,木栈道依旧没有行人。公园小小的湖面上异常平静,没有一丝波澜。看不到观赏的鱼,也听不到飞鸟在某个树枝上啼叫。斜坡上的草本植物,开始泛着些许新绿。这里没有大起大落的春天,更没有大起大落的冬天。天空刚刚下过一场雨,难免有些灰蒙与低沉。
在佛山,一个制造业繁华之地,工业厚重,在钢铁和水泥的工业区中生存与行走,或多或少内心都有些冷漠与坚硬。白坭镇不一样,在这座城市的城乡接合部。我更喜欢这种沉静,没有人群汹涌的喧嚣,好像整个村庄都属于我。
到了沙围旅游停车区后,微风从小巷里吹来。一股浓烈的烤鱼肉香,穿越巷子,四散开来。我屏住呼吸,生怕自己在食物的欲望中失去自我。这里靠近西江,村子里的年轻人周末回乡,喜欢用篓子在堤岸边等待鱼儿入笼。如同草原上的牧人,喜欢射猎。这种与生俱来的本领,是珠江水系江岸渔村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和技能。
到沙围村,一定要去花海行走。村子与创意粮仓之间,实则一道防洪堤。中间是一大片田野,过去种稻子,后来种花木。白坭镇的工业兴起后,后生一辈基本上进了工厂,或者自己创业,这片良田偶有荒芜。地方主政者有魄力,把这里连片开发,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种花种稻子,游船,餐饮,连片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时间,成了岭南乡村振兴的网红。
若沙围村光是一小片花海,不足以吸引世人的目光,创意粮仓又不愧是一个极好的辅助地。
出生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人,大凡都有些记忆。作为集体经济时代,粮站是公家的。发粮票,交公粮,这些往事给人的记忆烙上了印记。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村子里的人对粮站与粮站里的工作者是极其崇拜的。他们的身份,不亚于今天身边那些实权在握的人。创意粮仓除了怀旧,讲述历史,还有创新人才孵化基地。
在创意粮仓游走,累了可以坐在休闲吧里小歇。有奶茶,有粤式点心,有音乐和咖啡。边坐边环顾四周,瞬间儿时生活的场景跃入眼帘。犁田的,耕地的,草垛及风车。这些无法从我记忆抹去的乡村场景与细节,给人心里暗示——农耕岁月里,总有挥之不去的情怀。而童年,正是我们那个年代所经历的最后苦难。
柏油路从粮仓拐到右边,西江院子的油纸伞悬挂得动人心弦。与其说西江院子是一座农舍,不如说是白坭小镇的老粤式民居汇集地,也是小镇在新中国成立后兴起的市场,更是西江埠岸的通贾之地。对岸是肇庆市,最近的村落在河堤的另一侧,直线距离不过八百米。院落中有戏台,有旅舍,有编织的渔网,有渔舟晚唱的记痕。戏台中,不时有戏剧爱好者在这里吹拉弹唱,那婉约的、高亢的唱腔,被巷子里的风传送得很远很远。其时,有老人在台下倾听,有小孩不谙世事的目光,盯着台上,若有若无地仰望着,又无关痛痒。
再向前,陈氏祠堂的旗杆,霍霍猎猎。一代岭南文化名儒陈白沙,讲学这里与岗头村。还有清塘村的文桥,相传为康有为求学必经之地。后学中,有人居朝堂之高。白坭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莫过于民国总理梁士诒。恰恰如此,小镇的银州贝丘遗址,又是岭南地区最早的人类生活记忆之一。足以说明,白坭在岭南文化文明中,有其厚重的记载。
无论什么时候,到三巷村行走,几乎成了行走白坭必定的情景。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岭南水乡的舟桥,自是不必多说。农渔业盛行的年代,这是岭南人吃饭的必备家伙与行头。阡陌之间,皆有流水相隔,小桥多是青石板铺架的。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佛山,在顺德的均安镇见证了这种情景。一叶轻舟,所行之处,微波荡漾。而三巷村的潺潺流水,在层层迭迭的青石板路边,清澈流淌着。那几株垂柳,婉如仙子在西江边荡涤冰玉之肌。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认识白坭小镇的流水,风采不亚于被世人歌颂千年的西子湖畔。
中午时分,若累了,可以到西江边的渔家乐品尝水产。这里的虾与众不同。受水流影响,靠近高明河岸的,右前爪长,靠近白坭河岸的,则左爪长,且味道富有弹性,嚼起来肉质筋道。还有疍家人的特色美食——禾杆盖珍珠。疍家人到白坭走亲,把田野里禾杆带到船上,再用禾杆捆扎五花肉及绿豆,酿制成极具特色的地方佳肴,成了今天白坭小镇餐饮颇受追捧的特色美食。
从农庄出来,还是渔村出来,饱食之余,到西江边登聚贤楼。这里曾是白坭历史上的八景之一的雁鹅夕照之所在地。西江流淌在此,有个小沙洲,取名雁鹅沙。小岛常年为雁鹅栖息之地,古时文人墨客在此吟诗赏月,雁与孤月同时落入水中,宛如一幅古老的画卷。若是晴天,对岸的青山,袅袅炊烟,与来来往往的船只,还有集市,构成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登高望远,那种古来有之的情怀,却不是一般文人雅士所能抒怀的。有一次,白坭镇宣文体小聪用无人机拍了一幅俯视照,我随即写了一首打油诗《登聚贤楼》:岭南春景千重复,江水通幽九回肠。黛色烟雨聚贤地,今登此楼犹归乡。
我知道,作为一个安居于此的旅人,只要小镇愈发强大,聚贤楼愈发美好,我内心的情感就会汹涌而来。若与长江一衣带水的三座名楼媲美,聚贤楼一定是我通往幸福生活,极目远方的最好去处。而白坭,让我记起了春天全部的意义。
文丨谭旭日(作者系湖南省作协会员,专栏作家,居于佛山)
编辑丨周师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