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实施停车难纾解工程。今年,佛山印发实施《佛山市停车难纾解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着力缓解停车难题。6月24日,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李潮带队上线“对话民生”栏目,介绍停车难纾解工程的进展和成果,并回应市民关心的停车问题。
顺德区容桂街道上佳市停车场建成,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不少停车位。
如何解决供需矛盾 三年拟增立体停车库超33个
据统计,佛山现有汽车327.78万辆,其中小汽车占300.95万辆,按照1辆汽车对应1.1个停车泊位,我市停车泊位缺口超过100万个,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4年,全市新增立体停车库至少33个,新增停车泊位至少20万个,在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区域新增公共停车泊位至少1.5万个(不含配建);全市完成141个老旧小区停车治理;经智能化改造的公共停车泊位数据接入率超过80%,路内停车收费泊位100%完成智能化改造;推动至少31个共享停车示范项目落地。
李潮介绍,今年计划要建成10个立体车库,目前已建成5个,最近还有多个立体停车库准备验收;全市现新增停车泊位数达53111个;47个老旧小区的停车治理工作正在推进,其中禅城区的铁军社区、花园社区,顺德区的锦绣一村小区等15个已完成停车位治理工作;南海区中海金沙湾小区的共享停车示范项目顺利实施,共有325个业主参与,累计提供共享车位1023个。
此外,佛山积极对利用现状公共空间资源进行挖潜。全市已摸查出可利用桥下空间设置的停车泊位约3000个,正逐步实施。
提高停车资源利用 启动建设市智慧停车平台
导致停车难的原因,除了供求关系的失衡,还存在停车资源整体利用率较低、停放秩序和管理不佳等原因。
“智慧化停车管理是今后城市管理的一个方向。”市交通运输局城道科副科长李景钊介绍,将持续推进道路收费停车泊位的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市五区都在逐步推广道路停车泊位实施收费,并进行智能化改造。到2023年,全市收费的道路停车泊位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相关的停车位信息都将上传市的管理平台。另一方面,市一级层面已启动佛山市智慧停车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市交通集团正在组建平台建设及运营团队,开展平台投资模式、运营模式研究,争取明年完成平台建设,实现全市智慧停车管理“一平台、一张网、一张图、一个APP”。此外,推动ETC停车场景应用,强化“ETC+互联网”产业融合,探索停车商业盈利模式,实现智慧停车系统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佛山正在推进“共享停车”示范项目。目前,我市部分停车主体开展停车资源共享尝试,其中南海区中海金沙湾小区实施的停车共享是邻里停车互助的典型。该小区物业公司通过引进共享停车服务,利用业主车位闲置时段分享使用,以“邻里互助”为共享原则,构建形成单一小区内业主车位共享停车模式。截至目前,中海金沙湾小区共开发325个分享业主车位,累计1023个车位使用客户。
■新闻链接
网友提问:能否在老旧小区周边设置临时夜间停车位?
部门回应:去年,佛山已试点在老旧小区周边设置临时夜间停车位,其中包括禅城区的建设二街、南海区的明达路、高明区的大德路、顺德区的东兴大街等路段。今年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筛选一批道路进行设置。
网友提问:北滘多个机械停车场何时投入使用?
部门回应:北滘镇近期建设的机械式停车场有6个,原有210个平面车位经改造后车位增至748个,合计增加停车泊位538个。这些机械车库将于6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网友提问:市民就医遭遇停车难怎么解决?
部门回应:佛山已推出线上医院停车空位查询服务,并将不断扩大覆盖面,目前市民可通过“佛山卫生健康”微信服务号实时查询全市19家医院共25个停车场的剩余车位,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深化扩面“停车服务”应用。
文/图 佛山日报记者周龙凤 通讯员李淑莲
实习编辑丨陈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