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线下展将重启大幕。
展会是观察经济的一扇窗口,也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平台。此刻,500多家佛山企业正摩拳擦掌、积极备展,将在1600多个展位上提供包含家电、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服务和产品,与世界“握手言商”。
从开年以来,佛山就开启了全球抢订单模式,亮相展会、拜访客户、洽谈合作、寻觅商机——
1月8日,深港首阶段通关后,佛山立刻组织企业赴香港参展;
1月30日,佛山抢订单队伍先后奔赴上海、泉州、厦门、深圳,落实合作意向,挖掘合作信息,推进在谈项目;
2月6日,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首日,佛山再次第一时间组团赴港,开展对接交流;
2月26日,赴日韩开展为期8天的经贸交流活动;
3月30日,组团赴越南、泰国、印尼开展经贸交流;
……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这句话用在佛山“抢单团”身上,再贴切不过。在这波组团“出海”潮中,佛山经贸团抢先争早,多次创下全省第一、走在前列,彰显了强劲的内生动力,成为拼经济的生动注脚。
(一)抢字当先
外贸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连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键枢纽,是拉动佛山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佛山制造的自主品牌产品中,40%以上销往世界各地。
2022年,佛山进出口总额增长7.7%,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但今年的外贸形势,综合来看仍然严峻复杂。3月初,世界贸易组织发布《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92.2,比去年11月发布的96.2略有下降。
针对我国贸易领域的主要矛盾,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表示,已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
可见,既面临诸多挑战,也蕴藏不少机遇,这是全国的大形势,也是佛山的新课题。这种形势下,佛山采取“以攻代守”战术,主动出击,是破局的关键。
“抢单团”奔赴的地方,均是佛山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2022年,佛山与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均超过200亿元,与韩国进出口总额达181亿元。香港则是佛山的第四大出口市场,也是佛山企业面向全球抢订单拓市场的重要平台。它们蕴藏着佛山外贸增长的潜力,是需要奋力开拓的蓝海。
一个“抢”字,展现了佛山的奋发、进取,提的是信心,鼓的是干劲,抓的是机遇。面对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外部环境,尤其需要一股子迎难而上的气和劲,一种逆势而进的拼和闯。抓住海外经济复苏和传统展会旺季,早出去、多出去,才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挖掘到尽可能多的确定性。
(二)政企携手
今年以来,在机场总能邂逅这样的场景:企业市场团队拖着塞满样品的行李箱,脚步匆匆,奔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他们来说,走出去,就是市场;跑起来,就有机会。
过去三年,贸易往来的节奏被疫情打乱了。很多企业家直言,和线上交流相比,他们更喜欢线下对接。见面三分情,面对面地谈,更直接、更顺畅,生意就是这么谈出来的。
企业主动出击,政府也持续助力。佛山这波抢订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政府部门带头走出去,向企业释放积极信号,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意愿。政府出面,组织企业“跨海赶集”,参加国际展会和经贸对接交流,既能降低成本,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接客户、拓宽渠道。
稳住外贸基本盘,恰恰需要这样的“二重奏”: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紧密结合。除了为企业“出海”积极搭台,佛山还大力支持企业构建海外营销网络,助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加速跑,并在全省率先设立公平贸易工作站,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形成良性循环,塑造佛山外贸竞争新优势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拼出未来
“出海”抢订单成效显著,佛山企业满载而归,捷报频传:在日韩,揽获12亿元订单;在越南,签订贸易投资额13亿元……这些实实在在的订单,就是企业最好的强心剂,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回暖。
以格兰仕集团为例,从去年开始,该集团外贸团队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市场一线变化,不仅签订了大量订单,更达成很多5年以上可持续战略合作。
对佛山企业来说,各种利好消息、积极信号正在陆续传来。
就在3月末,佛山国际陆港开港运营,引入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提前锁定上百亿元的进出口贸易额。佛山国际陆港将帮助佛山制造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助力佛山制造品牌出海。
再说回广交会。第133届广交会是三年来首次全面恢复线下展,规模更胜从前。近水楼台,佛山占尽地利。这是佛山企业寻求全球合作、打开市场的好机会,将为稳外贸、稳企业注入强劲信心。
应对困难与挑战,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来自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来自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来自新动能的加快迸发,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企业勇敢去闯、努力去干。只有练好产品和服务内功,争当“拼命三郎”,才能抢到更多订单,战胜各种困难,激发十足活力。归结到一句话,就是敢拼才会赢!
文丨佛山日报评论员刘江
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