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个论丨高校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三大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线、多种思潮的汇集地,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是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科学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坚持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首先要树立“国家安全就在身边”的认识。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变得更加丰富和宽广。国家安全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内部与外部环境交织、国家与民生问题兼具,传统和非传统因素并存,大到国防安全、科技安全,小到个人信息、公共卫生安全等,国家安全已贯穿在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要培养“国家安全无小事”观念。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不仅关乎国家兴亡, 还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

以提升公民意识为基础,推进国家安全素养培育。首先,高校要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实现大学生从基础认知到思想认识、情感认同的不断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其中包括两层含义: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权利,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维护国家安全也是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皆可为。其次,要按照“国家安全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通过将国家安全知识融入各学科课程、开设国家安全教育选修课、打造国家安全教育示范课等方式,使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形势与趋势、内涵与特点、威胁与挑战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实习实践、专题讲座作用,引导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不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以提升法治意识为支撑,加强国家安全防范能力培养。加强国家安全防范能力培养是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落脚点。一方面,要加强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将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融入教育教学,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国防教育、军训、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提升大学生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反华敌对势力对我国开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网络意识形态的传导、极端活动的攻击,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警觉性,强化不同领域的风险意识、规矩意识、保密意识、反间谍意识,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提升防范的主动性。同时,引导大学生辩证认识当前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纠正“国家安全离我太遥远”的思想偏差,树立底线思维,明辨是非曲直,增强价值判断力和政治定力,激发新时代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的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

文丨欧文姬、张玉嵩(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