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18年前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8年后的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指导下,佛山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水,深入开展“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全力抓好提升城市品质“十件实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跃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改善了,让群众拥有更多“清新的蓝”和“怡人的绿”的同时,也在提升城市品质,让佛山成为吸引各类产业和人才的“强磁场”,加速创新资源的集聚。生态向好,生活向上,发展向前。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碧水青山、绿树蓝天,更加坚定了决心和信心——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设立全国生态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正是要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把好山好水好风光有机融入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绿美佛山,这是我们这座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抓手,也是每一个佛山人心中的美好愿景。厚植绿美佛山的底色和品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尤需大力倡导爱护生态、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
企业要有这样的认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佛山工业企业众多,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绿色发展既是硬性任务,也是主动抉择。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最终将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市民也应有这样的自觉: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光盘行动”、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甚至合理设定空调温度,都是在参与减污降碳,都是在守护绿水青山。当然,也要不断创新社会参与绿美佛山建设的制度机制,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认同感。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在全国生态日,不妨思考一下:我,能为城市逐绿向美做点什么?每一个“我”在生产生活中都为绿色低碳多贡献一点,绿美佛山建设就会更进一步。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刘江
编辑 | 梁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