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如何让电动自行车外移不再难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安全备受关注。消防部门规定,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架空层、疏散走道等区域,佛山众多小区相继跟进落实。但是也有不少小区在配建车棚和充电桩时,在场地、面积、数量等方面遇到了难题。

据统计,2023年佛山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到280万辆,平均每4个人1辆。

在顺德乐从一个小区,近百辆电动自行车停满了门口前的2个停车棚,不过2个停车棚内都没有充电位,充电要去到约50米外的小区拐角处。有业主反映,这些充电位要靠“抢”。

如果说电动自行车外移工作也有“八十一难”,那么第一“难”就难在停车棚充电位的场地选址,以及业主之间的意见分歧。

小区物业项目经理李先生表示,小区1号岗出入口两旁的停车棚没有安装充电桩,原因是有部分业主反对在这里安装,因为他家的阳台直对停车棚,夜间有车充电的话很容易引发警报声扰民,此外还担心发生火灾时会影响到楼宇安全。

据李先生介绍,该小区约有900辆电动自行车,在外围商铺外共有约700平方米的遮雨停车棚,设置约200个充电位,目前物管正在规划增设约400平方米的遮雨停车棚和120个充电位,以满足更多业主的停车充电需求。

针对住宅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有关部门给出明确指引。

近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研究制定了加强和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规划管理的技术文件,涵盖配建指标、建设要求、审批程序。文件明确,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属于非机动车停放场所,其中,新建项目应按不低于其应配非机动车位数50%的比例划作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并按不低于电动自行车停车位数量30%的比例配置充电设施,单个车位面积最高不得超过2.0平方米;对于已建项目,允许在符合消防等安全要求、不改变地块用地功能的前提下,可利用内部既有公共空间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在既有地块内部利用公共空间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充电设施的,无需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记者走访发现,禅城有住宅小区将楼栋下的公共绿化空间划为露天电动自行车停车场。也有小区从2020年起铺排电动自行车外移工作,至今该小区800多辆电动自行车全部停在外围的20个车棚。

该小区物业负责人常女士介绍,他们前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业主宣讲,“拿一些真实事件,告知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安全隐患,也告诉业主我们后续打算怎样做。等到把车棚和充电桩建好后,就开始执行电动自行车外移方案。”常女士说,电动自行车外移后还要做好管理,让有限资源流转起来,才能不断化解停车难、充电难问题。

扫码看视频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满灿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