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音乐剧《咏春》佛山首演触动年轻观众心弦

关于咏春的艺术作品有很多。这一次,佛山放了个大招。

11月29日起,连续三天,开心麻花年度大戏音乐剧《咏春》在佛山首演。接下来,《咏春》将登陆全国音乐剧演出市场。

《咏春》创新表达形式,讲述一代咏春“头人”与年轻人互相感化、传承咏春武学的动人故事。音乐剧将武术、舞蹈、说唱等元素含括其中,毫不违和,精彩纷呈。

音乐剧《咏春》在佛山连续三天上演。

《咏春》音乐剧在咏春拳兴盛地佛山首演,其特别的意义不言而喻。精心创作的作品,把场下的观众看笑、又看哭。谈到作品的幕后创作故事,相关负责人也几度哽咽。

情感跌宕之间,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价值、深镌在基因里的家国情怀,此刻被激活、具象化了。通过《咏春》音乐剧,人们与这座城市的厚重文化又一次心意相通。

《咏春》音乐剧由佛山市委宣传部、南海区委宣传部携手国内头部演艺公司开心麻花共同打造。

于佛山、南海而言,这是咏春艺术作品的“回归”,也是咏春文化传承、城市IP的“再出发”。

回归:“又传统、又现代、又时尚”

佛山作为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故乡,拥有深厚的咏春文化底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咏春文化。2021年,佛山咏春拳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音乐剧《咏春》正是基于此背景,讲述陈刀荃作为第九代“头人”,在第十代“头人”争夺战即将开始之际陷入多重困境……为此,其女儿为陈刀荃安排保姆和徒弟,谁知保姆竟是女儿身,女扮男装、偷师学武……“头人”之争将至,陈刀荃门下无人应战似乎已成定局,一场交织于拳法比拼和如何传承的双向救赎就此展开。

音乐剧《咏春》剧照。

“好作品,越看越精彩。”《咏春》演出时长达2个多小时,记者从头到尾欣赏完,音乐剧以真实的拳、刀等武术技法为舞蹈基础,融入高燃旋律说唱,巧妙融合传统岭南文化、美食元素,酣畅淋漓,令人热血沸腾。

故事里,还生动展现了两代人的观念冲突。年轻人追梦的心声,“头人”放下执念之时,都令人颇为动容,有观众被此段剧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彩蛋环节,多位佛山习武弟子登台表演,观众纷纷感到惊喜。

从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能看到,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表达,获得一众专家学者、观众的真心点赞。

音乐剧《咏春》专家学者座谈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摄

“又传统、又现代、又时尚,这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范式。”广东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绣洁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理论研究员、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朱郁文认为,音乐剧《咏春》将咏春拳与说唱、舞蹈等现代元素巧妙融合,穿插的喜剧元素,轻松诙谐,尤其能够触动年轻观众的心弦。

“剧中说唱、独唱等表演形式和武术、舞蹈的结合,能让学生从跨学科、多角度理解艺术,对他们的技能技巧和思想充实都有帮助。”南海艺术高中音乐科组长杜彬莹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该剧让学生深刻领略传统文化和咏春精髓,对未来艺术道路发展有积极作用。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有一个时刻、一个侧面,能够唤起年轻人的文化基因并为之感动。

音乐剧《咏春》,正是这一个“时刻”“侧面”。

再出发:“‘头人’之争不是根本,传承才是王道”

众所周知,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祥地和集聚地,是目前为止全国唯一获“中国武术之城”称号的城市,拥有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IP。

据统计,仅在佛山南海,常年习武的人就有6万,武馆数量达到238家。南海拥有54个代表拳种,2000多个宗支。灿烂的传统文化如何破圈、创新性传承,这也是佛山、南海面临的必答题。

横向看,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火遍国内外,精编版还登上央视春晚。诸多关于咏春、叶问的艺术作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圈粉无数。《黑神话:悟空》带来百亿流量,“跟着悟空游山西”成为现象级营销事件。越剧《新龙门客栈》打破传统舞台形式创新出圈,唤醒年轻人戏曲DNA……

观众观看音乐剧《咏春》。

纵向看,在国风国潮生动闪耀传统文化的时代光辉时,作为历史底蕴深厚的武术名城,创新性传承武术文化,以更优质、更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传播城市IP,佛山也一直在行动,这是历史文化名城应有的担当。

而《咏春》音乐剧的出现,恰恰就是对武术、对咏春最好的传承。提起咏春、叶问,很多人想到的是电影。以音乐剧的形式出现,更让人耳目一新。除了武术传承主线外,音乐剧还很有很多“小心思”,比如将美食、粤语等元素融合其中,更是进一步擦亮佛山、南海的城市名片。

“这部剧对于佛山和南海而言,它不仅是城市形象宣传的一张名片,还能够帮助本地学校、艺术人才及年轻人了解和接触音乐剧及艺术形式,打开艺术认知的大门。”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刘夏远介绍,音乐剧《咏春》充分展现佛山作为咏春起源地的独特魅力,希望通过这部剧让更多人熟知并热爱、擦亮咏春IP,进一步推动佛山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陈绣洁点赞说,剧中佛山美食等元素的亮相非常让人惊喜,这是岭南文化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桥梁,而说唱元素的加入也让岭南文化更具国际范。“开心麻花的标志性喜剧元素与剧情完美融合,使整部剧观感丰富、精彩纷呈。”

南海区作家协会主席吕啸天认为,音乐剧《咏春》无疑将为本土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彰显出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与自强。

不只音乐剧《咏春》,纵观佛山近年来的文化活力,可圈可点。叠滘龙船漂移火热出圈,佛山古镇和美陶湾入选文旅赋能城市更新省级优秀案例,岭南天地去年客流量超过3217万人次……而作为武术界最高级别的国际咏春拳赛事之一,2024国际咏春拳大赛即将在佛山举行。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好新时代的文脉华章,是佛山的文化自信与担当。

诚如音乐剧《咏春》的内核所指:“‘头人’之争不是根本,传承才是王道。”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

编辑 | 谭凯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