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南海丹灶的罗行艺术墟将迎来全新的月度主题墟日活动——“罗行的十四行诗”。本次墟日活动以诗歌为核心,融合音乐、舞蹈、非遗体验、艺文市集、电影等多元形式,呈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盛宴,用盎然诗意点亮岁末时光。
百年老墟重拾“烟火气”
罗行墟坐落于南海区丹灶镇,是一座因水而兴、因竹编手工业而盛的“水边墟市”,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曾是广东三大墟市之一。后来,随着马路经济的兴起及塑料、不锈钢等现代器具的普及,罗行墟渐渐没落。
去年以来,南海区、丹灶镇通过引入造型艺术家、舞蹈家、戏剧人、陶瓷学者等一批文化产业特派员,以艺术乡创营造新空间、构建新场域、引育新业态,将沉寂的岭南村落推向艺术舞台中央。得益于此,罗行墟被打造成一座露天的美术馆、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市集——罗行艺术墟,并于今年9月29日正式开墟。
今年国庆前后,罗行艺术墟举办年度大墟活动,37位(组)艺术家带来48场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超1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560万元,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话题曝光量达720万。10月15日起,罗行艺术墟启动常态化开放运营,以持续的内容导入和艺术赋能,将其打造为常来常有、常开常新的湾区艺术乡创新热土。
从11月的“竹艺生活”到12月的“罗行的十四行诗”,进入常态化运营期的罗行墟沿用“墟日”概念,通过每月举办一次主题墟日,恢复罗行历史悠久的“趁墟”传统,在新老墟民之间,重新构筑一种新的、积极的、向善的社会关系和集体记忆,百年老墟在艺术的浸润下重焕生机。
打开诗歌的奇妙新世界
本周末,罗行艺术墟迎来第二个月度主题墟日“罗行的十四行诗”。此次罗行墟以诗歌之名,为观众带来一场集合诗歌、音乐、舞蹈、电影、编织等元素的艺术盛宴。
本次主题墟日活动的歌舞演出都将与诗歌发生精彩联动。比如,即兴环境舞蹈“虹”,将舞台延伸至南沙涌江面,舞者身披红纱,以灵动而极具张力的肢体动作,探索人与环境的诗意联结;又如“竹-铠甲巡游”,舞者身穿竹编铠甲,夜里铠甲亮灯,俨然威风凛凛的古代武士,让观众在这场视觉奇观中品味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碰撞。
罗行诗乐夜的音乐演出同样充满艺术气息。佛山传媒文化艺术团邀请数位优秀的演艺人员和团队,包括敲击乐实验乐团“空气振动”乐坊,2023全民歌会冠军、以音乐讲述本地故事的本土说唱组合“沉闷人组合”,以及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唱作主持人南箫生等,为观众奉上流行音乐表演。除了欣赏演出,观众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多种打击乐器,触摸艺术温度。
“我以我的方式读诗、看云”分享会、“ 宋瓷的‘雅’”分享会、“宋词的‘曲’”分享会、“植物的生存智慧”分享会等也将陆续开展,带领观众用诗意的视角重新看待生活。
除了音乐、竹编、舞蹈、分享会等,现场还有“生活是一首小诗”手工编织、和艺术家共享艺席茶、“Bright Star”电影放映会等丰富活动,将从编织、品茗、影像的视角为观众打开诗歌的奇妙新世界。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