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锐意进取 持续创新惠民利民便民措施

“到市一去看医生。”这是很多佛山人生病时的第一反应。这个反应,是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专业能力最具含金量的肯定,也是市一医院不断坚持提升诊疗水平,改善服务软硬件,努力提升病患就诊体验的深厚积淀换来的口碑。

2024年,市一医院锐意进取的脚步未有丝毫懈怠,在百年征程上继续阔步向前,进一步强化深化服务意识,持续创新惠民利民便民措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举打通整个系统的“拥堵点”,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辐射,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取得了专业稳中有进、服务口碑满满的社会效果,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安心、舒心和暖心。

日前举行的2024年度佛山口碑服务案例展示活动中,市一医院申报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拓展》两大案例入选。该院党委副书记郑卫平(左二)代表医院领取荣誉。

惠民 

结果互认减负担

“这个措施既省钱又省时间。”近日,因为感冒被检出肌酐值偏高而来到市一医院挂号的市民小张,指着手里血检单上的“互”字开心地说,这代表着这个其他医院做的检查结果和市一医院是互认的,他在有效期内不必再重复检查。2024年,近20000名患者在市一医院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措施的实施而受惠,很多患者竖起大拇指为市一医院点赞。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相互认可,是国家卫健委“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佛山市2024年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市一医院积极主动、走在前列。从院领导到基层员工上下一心,从软件到硬件双管齐下,工作迅速推进。2023年11月底,全院门诊医生站系统检验互认功能改造完成,同步对接广东省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实现跨院调阅;2024年2月,完成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使用专项培训;2024年6月,拟定《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制度》,规范互认管理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项惠民措施很快在市一医院推广落地,且一落地就开出繁花,取得了显著效果。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24日,市一医院在互认平台上累计上传检验结果超过201万条,检查检验互认次数超18931人次,为患者节省费用629341.28元,节省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更是无法计算。通过这项举措,市一医院惠民减负力度再上一个大台阶。

2024年,市一医院再次顺利通过“三甲”复审。图为院长姜骏(右二)带队深入临床一线开展督查。

利民 

专业提升步步高

2024年12月6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文,确定市一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是市一医院自1991年获评“三甲”医院后,再次顺利通过“三甲”复审。“三甲”复审通过,不仅是对市一医院专业技术能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市一医院多年来不遗余力建设高水平临床专科群所带来的必然成果。同时,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市一医院不仅在省内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在大湾区内也是专业和权威的代表。

作为一家医院,核心竞争力就是独占鳌头的专业能力。市一医院秉持“厚德臻术 循道致远”的精神,按照“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原则,建成了一批系统连续、特色鲜明、学科融合、优质高效的高水平临床专科。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市一医院这艘大船的指南针和压舱石。

作为市一医院技术含量最高科室之一的心血管内科近日收治了一名96岁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患者心衰气促且活动后胸痛,心血管内科团队决定联合多学科为其行TAVR手术。此手术为全球心内科高难度介入术之一,面对高龄且基础病多、瓣膜严重钙化患者,市一医院TAVR手术团队充分评估,通过团队配合与高超操作,成功置入人工瓣膜,成功完成手术。据统计,市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全年完成冠脉介入手术3000多台。其中,冠脉旋磨术作为冠脉介入难度最大的术式之一,其手术量和手术质量均排在全省前列。

经历了非典(SARS)和新冠病毒考验的感染科更是来之即战、战之能胜,具备超高专业能力的临床专科。成立于1979年的感染科,自2020年初收治佛山市首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起,团队便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救治一线,从危重患者的紧急抢救到负压病房的精心护理,从新冠康复患者的后续关怀到医院感染防控的严密监控,无处不留下他们忙碌的身影。目前,市一医院感染科已跻身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行列,被列为佛山市“十四五”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

其他科室也是群星璀璨:内分泌科设有糖尿病数字化管理中心(DDMC)和糖尿病足病防治中心这两个独具特色的中心,拥有糖尿病、甲状腺病、垂体及肾上腺病、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肥胖症与代谢综合征6个亚专科治疗团队;消化内科在获得医院基础建设、设备购置及科研力量等方面的支持下,近年来获佛山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30多篇,完成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7项,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全面无痛胃肠镜检查,年检查量近2万人次;麻醉科、肾内科等其他十几个科室也是专业能力过硬,在保护市民健康方面硕果累累。

市一医院组成巡回医疗队,多次前往三水、高明开展义诊。图为市一医院的医生在高明区人民医院开展义诊。

近民 

优质医疗资源送基层

自市一医院托管乐平镇人民医院以来,三水乐平的南边医院多了很多问诊的人,原来是市一医院专家和乐平镇人民医院优秀医师共同组成医疗服务团队来这里坐诊。“不用坐车去禅城就可以找市一医院专家看病。”一名来看病的阿伯说。这是市一医院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三水、高明辐射带来的变化和便利。

随着市一医院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向基层辐射和浸润?市一医院从制度设计上精心布局、资源调配上打开格局,打出一套“组合拳”。在这套“打法”中,建立医联体就是这盘棋的“阵眼”。医联体是由市一医院、高明区人民医院和三水区乐平镇人民医院组成。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初步效果超过预期,成果喜人。

市一医院对高明、乐平镇两家托管医院进行全面管理。首先是对这两家医院进行“输血”和“造血”,通过高质量的培训及“帮扶带”等方式提升医护人员专业能力。2024年上半年,高明区人民医院选派人员到市一医院进修6人次、培训70余人次;同时通过手术会诊、邀请指导授课等方式,市一医院专家到院指导26人次,选派19名临床及管理专家常驻。7月1日,市一医院第二批医疗管理团队正式进驻乐平镇人民医院。在市一医院全面支持下,高明区人民医院和乐平镇人民医院迅速打开局面,无论在软件和硬件建设上,还是在科研能力提升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市一医院指导下,高明区人民医院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揭牌,同时与市一医院共建生殖健康与不孕门诊。神经系统专科体检与专病管理体系即将正式启动实施,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备案筹建工作也步入快车道。截至2024年5月,该院获得省基础与应用研究基础基金1项、省卫健委课题1项、市科技局入库项目7项、横向课题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项。

乐平镇人民医院也交出了高质量成绩单:儿科门诊扩大规模发展,临床业务范围不断拓宽,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其中,急诊科抢救人数达772人次,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高。此外,两家医院还在打造智慧型医院上取得明显进步,平台搭建效果良好,线上门诊和服务在形式和数量上显著提升。

通过医联体这个抓手,依托高明区人民医院和乐平镇人民医院,市一医院将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数量和范围进行高质量扩容和放大,有力促进了基层群众的“健康幸福感”。

2024年,近20000名患者在市一医院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措施的实施而受惠。图为医生在查看患者的检查结果。

暖民 

多举措提升就医体验

“从地铁站一出来就可以坐上接驳巴士直达市一医院,对我们这些要坐地铁去医院的患者来说更方便了!”近日,刚走出佛山地铁3号线亚艺公园站的孙女士在看到市一医院接驳巴士后满脸欣喜地说。

据统计,市一医院日均人流量约3万人次,今年前7个月平均每天进场车流量约8051辆。有限的车位资源与患者需求形成了巨大反差,而最近的地铁亚艺公园站距离市一医院步行至少15分钟,对于老、孕以及行动不便的群体来说始终不便。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市一医院党委多方论证后,决定开通地铁口到医院的接驳巴士。9月9日,接驳巴士正式开通,为患者彻底打通了就医出行“最后一公里”,对提升患者体验,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做出有力注解。

为进一步完善服务,接驳巴士还配备了专职部门进行管理,依托主流媒体以及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广泛宣传,将服务信息为更多人所知、所用。另外,接驳巴士内还配置标准化医药箱,细节和服务意识拉满,收获了患者及家属赞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接驳巴士日均运送612人次,共服务25332人次;患者满意度达98.78%,留言本上好评60余条。据不完全统计,各主流媒体平台及医院公众号相关推文阅读量超过100万次,点赞数超20万次,转发量超5万次。

除了开通免费接驳巴士,市一医院还着重建设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矩阵”,优化口腔医学中心挂号系统、启用日间放化疗中心、升级肠造口患者全程化护理管理等一批措施落地。日间放化疗中心不仅配备了日间化疗药物配置室,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还采取了患者白天接受治疗、晚上回家静养的方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有效利用,自9月10日开科以来,累计服务患者约5200人次。口腔医学中心对挂号系统进行提升,将挂号系统的名称变更为通俗易懂的“疾病症状”关键词,并优化了预约、退费、医保和流程等功能。更新后的挂号系统,市民挂号准确率提高25%,平均挂号时间缩短30%,医生的接诊效率提高了20%。通过成立一体化管理团队,升级护理管理模式等措施,让直肠癌造口患者掌握造口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住院费用平均节省3612.3元。

上述新举措,结合市一医院原有的志愿服务队等“例牌”,市一医院精心暖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矩阵”已然形成。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的建立不是立等可取,需要用心、用时间、用行动去积淀和打磨。而市一医院的口碑,正是一代又一代市一医人以心为砖、用技做瓦建成的。久久为功,正是对市一医院不忘初心、赓续使命的理念传承的总结和注释。时时刻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把老百姓的健康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市一医院口碑巍然的根基。时间是见证,老百姓也是见证。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范银燕、梁炜健 通讯员林铭、郭丽映

图片丨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