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元宵佳节,粤港澳大湾区里元宵节最热闹的传统活动--佛山元宵行通济隆重上演。夜幕下,灯影里,欢天喜地的氛围、人山人海的场景、喜笑颜开的面容……近百万人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在欢声笑语中浩浩荡荡走过古老的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延续了400多年的佛山行通济,从历史中走到今天,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走向更灿烂的明天。
万人空巷“行通济”
傍晚6点多起,行通济的人群开始密集起来。熙攘的人潮从季华路、文华路、岭南大道向同济路汇聚,从空中俯瞰,人们手拿着风车在华灯中金光闪闪,犹如一条脉动的金色飘带,在城市里流动闪耀。
在行通济的熙攘人群中,众多市民以满满的仪式感,或身着汉服,或携亲朋好友,一同踏上这座承载着传统与祝福的通济桥。
四位00后姐妹花专程从清远赶来,只为沉浸于行通济的独特氛围。她们身穿精致汉服,手牵手款步前行。在她们看来,行通济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民俗活动,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深刻体验的经历。
“年轻人会更注重仪式感,希望走过通济桥,新的一年朋友和家人都顺风顺水。”华倩怡笑着分享道,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有着更深的敬畏与热爱,从儿时跟随父母感受,到如今亲身参与,这个活动不仅加深了朋友间的情谊,更让她们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
行进队伍中,亲子家庭的温馨互动,也成为镜头下最动人的画面。有一家几口中孩子们身着动漫角色服饰的,与父母手牵手走过通济桥,五彩风车在小孩稚嫩的手中旋转,生菜与灯笼交织成流动的祈愿长河……
人流中不乏外国友人的身影。来自阿尔巴尼亚的Kristina举着风车来到通济桥,两年前她刚毕业就来到中国,最终在佛山的外语学校担任老师,行通济对她来说相当新鲜。“感受到了这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Kristina说。
通济牌坊下,来自德国的Mark正举着手机直播,用生涩的中文感叹:“这里的仪式感和热闹让我想起欧洲的圣诞市集,但佛山的传统更注重家庭与祝福。”
祈愿今年胜旧年
接近午夜十二点,行通济迎来了高峰期。通济桥及周边路线持续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行通济人群中,唐女士一手推着坐轮椅的老父亲,一手牵着小女儿,三代同堂齐行通济的身影显得格外温馨。一路上,不少穿马甲的志愿者们微笑走上前,询问唐女士一家的需求,帮他们推轮椅,避开人潮顺利走上通济桥。
唐女士介绍,自己来自湖南,这是她成为佛山新市民之后第一次和家人一起行通济。“特别感谢志愿者们的帮助,他们很细心地指引我们的行程,整个出行非常顺利。”唐女士说。虽然父亲腿脚不便,但却非常向往行通济,即便是坐着轮椅出行,也想来亲身体验。
“很热闹,很高兴!佛山这座城市真的很不错!”唐先生手举风车,和女儿、孙女在通济桥牌坊下拍下全家福,纪念这美好的一刻。唐女士表示,第一次行通济依然觉得既新奇,又热闹,希望以后每年都能参与行通济活动,更好地体会佛山民俗文化的魅力。
“感觉今年行通济的人似乎比去年更多,气氛更好,希望今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陈先生兴高采烈地表示。
零时零点,通济桥上一片欢呼,人们高举风车和生菜,高声呼唤“行通济,冇闭翳。” 希望在明天,大家彼此祝愿,互相鼓劲。走过通济桥,绕过生菜池,人们满怀信心,大步向前。
文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陆佩兰、石春菊、高萍恒、周明谦
图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伟楠、王澍、符诗贺
编辑 | 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