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30日,佛山草莓音乐节将在千灯湖音乐秀场开唱;两个月后,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乐见潮向音乐嘉年华也将登陆同一场地。几大音乐IP叠加,预计吸引全国各地数万乐迷涌入,带动佛山文旅消费井喷。
从“世界工厂”到“娱乐新都”,佛山为何能成为明星演唱会与大型音乐节的热门选址?这背后不仅是城市硬实力的支撑,更是一场关于流量、消费与年轻力的精准博弈。相比广深核心场馆的高昂租金,佛山在承办大型演艺活动时,具备独特的“性价比”优势。
去年的佛山草莓音乐节活动现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泳诚摄
场馆集群效应是核心——千灯湖音乐秀场、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岭南明珠体育馆等现代化场馆密集分布,形成从3万人级体育馆到5万人户外场地的场馆矩阵,可同时承接多场活动,降低场地空置成本。
另一张王牌,是交通枢纽的“大湾区红利”。广佛地铁无缝衔接,1小时覆盖珠三角3000万人口;佛山西站串联肇庆、东莞、惠州,让“跨城观演”成为常态;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串联广州南站与千灯湖音乐秀场,极大节省了乐迷们奔赴佛山观演的交通成本。
政策支持与运营灵活性也为佛山加分。地方政府通过“文商旅融合”政策,联动商圈、酒店、交通资源,以场景化消费链路,将短暂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力。
例如,草莓音乐节期间,桂城文旅全域联动,整合商业、住宿业和旅游业资源,在千灯湖音乐秀场中央大街开通观光巴士,游客可凭音乐节门票在接驳点免费搭乘;打造旅行副本,推出凭门票享餐饮、家居、汽车服装等消费折扣、福利等,提升乐迷游玩体验。
实际上,音乐节、演唱会的消费力十分可观。数据显示,2024年草莓音乐节佛山站2天迎来近5万名观众,其中不乏国外乐迷,带动相关文旅消费1.55亿元。
这种“以演带旅”的模式,不仅拉动了餐饮、住宿等传统消费,还激活了文创、电竞、剧本杀等年轻业态,形成“音乐为引,多元变现”的生态。
网友“cat哆咪”在社交平台晒出草莓音乐节版的“佛山两天一夜逛吃攻略”,将文旅地标与演出动线绑定——第一天逛音乐节,在保利灯湖西街吃夜宵;第二天饮岭南早茶、到魁星阁观景、祖庙看醒狮……不少乐迷在评论区表示“成功被种草”。
从“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到“为一城体验留一群人”,佛山正把“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从粉丝经济现象升级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引擎,以此重构城市气质。
这种转型不仅是文旅产业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城市吸引力的话语权争夺——谁能抓住年轻人的心,谁就能掌握未来经济的命脉。
能打动Z世代的往往是,让年轻心跳与城市脉动同频共振的“情感基建”。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卢丽华
编辑 | 古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