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2025·空间计算大会在佛山举行

佛山日报讯 记者黎红玲、屠海行 通讯员徐立报道:4月28日,2025·空间计算大会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空间计算的未来发展前景与人才培养思路。

28日,在2025·空间计算大会上,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围绕空间计算作主题分享。/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志恒、曾锐波摄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分别作《打造安全可信产业体系和人才队伍,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AI+空间数据全栈赋能,共赢数智未来》分享演讲。

“空间计算的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空间智能包括自动驾驶和无人机、低空经济领域,其核心技术支撑都是空间计算。空间计算对空间、三维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未来将空间推理和世界大模型结合起来,将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北方工业大学高精尖创新研究院虚拟与增强现实创新中心主任王立军说。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乔秀全表示,随着AI与空间数据深度融合,千行百业迎来变革。但目前国内尚无空间计算专业。他希望未来能围绕空间计算新型产业形态,将相关专业聚集在一起形成新型专业,以推动技术更好地发展。

那么,空间计算技术又将如何重塑普通人的生活?乔秀全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在不久的将来,轻薄化的AR眼镜将取代智能手机。届时,与亲人通话,对方的高保真数字人便会立体呈现在眼前,聊天如同面对面般真实、亲切。如今人们用手机完成的诸多事务,都将在AR眼镜上以更沉浸式的方式实现,引领人们步入元宇宙的奇妙世界。

会上,空间计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并授牌,位于南海区大沥镇的广东省空间计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共同体的理事长单位。共同体将围绕空间计算领域,构建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的服务载体,推进空间计算产业人才标准制定,为空间计算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指引。同时,通过开展人才评价,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学林表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加强空间计算产业人才培养,对于推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6月,南海区在全市率先发布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积极整合资源,构建产业生态,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据统计,如今南海区有超68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佛山市首位。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从“政策有力度、底座有支撑、应用有场景、发展有生态”四个方面介绍南海发展人工智能、空间计算领域的优势,并向现场嘉宾发出邀请,希望各方来到南海,合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地。

编辑 | 古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