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笑声不断,一场“小小砖匠”墙艺手工课堂在这里举行。约30名青少年跟着“众德社”公益导师黎小聪的讲解,深入了解古建筑的墙体构造与文化内涵。黎小聪的妻子林小丹则协助课程实操,夫妻俩合力通过有趣、有料的手工课堂,让青少年们在接触艺术的同时体验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碧江社区,提起黎小聪家庭,街坊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拥有10年党龄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夫妻俩将公益融入家庭基因,从支教山区到社区服务,从扶贫助困到美化家园,他们不遗余力地帮助有需要的人,用文化艺术与公益慈善滋养社区,用行动诠释“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黎小聪、林小丹夫妻在社区公益课堂上授课。
公益课堂浇灌社区文明之花
黎小聪在碧江社区引入社工服务之前,和妻子林小丹每年带领机构的教师到雷州进行支教,在简陋的条件下组织当地学生开展艺术课程。同时,他与团队筹款购买专业电子琴、古筝、书包和教具等物资,捐赠给当地学生。
在社区引入社工服务后,夫妻俩就成了社区服务的“铁粉”,只要有需要的地方,他们都第一时间站出来。“暑假这80节公益艺术课,我承包了!”生于斯长于斯,黎小聪对家乡的热爱,化作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
2022年,他牵头成立社区自组织“众德社”,刚开始只有26名公益导师,发展至今,导师人数已增至56名,覆盖美术、音乐、科技、法律等领域。同时团队依托各类阵地载体,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在为居民提供多元化公益课程的同时,常态化开展展览培训、观影讲座、亲子阅读等社区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一年内,该机构在寒暑假期间已为社区儿童提供了琴棋书画、科技、法律、社区历史等15种以上的课堂,惠及约1500人次。
微光成炬照亮社会温暖底色
自2018年起,黎小聪家庭不间断为怀集县沙田村贫困户的李同学进行资助,帮助贫困学子持续求学。而这,只是他们公益拼图上的一小块。
2022年“圆梦计划”中,黎小聪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改造坐厕。得知老人因蹲厕不便长期忍受痛苦,他自费购买并主动联系改造坐厕,安装防滑扶手。
除此之外,黎小聪还利用平时空余时间参与社区美化家园活动,带领社区青少年墙绘,让青少年们认识和了解社区,让他们感受社区的温暖,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
文明之风润泽家庭,黎小聪、林小丹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为2个孩子作出榜样。林小丹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把公益活动变成“家庭任务”,比如周末去社区墙绘时,会带着2个孩子一起参与,让他们帮忙递颜料、擦工具,在孩子心中种下公益的种子,“公益活动让我们更和睦,心贴得更近!”
“一个家庭的小善举,能变成一群人的行动,最后整个社区都会充满善意——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文明’。”黎小聪说。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