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多方联动织密防蚊网 守护城市健康底色

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最吃劲的攻坚期,我市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动员、群策群力,紧盯城中村、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架桥下、停工工地、垃圾堆场、闲置房屋等卫生盲点,全覆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从高明区为居家老人发放“防蚊爱心包”,到禅城区联动高明民兵跨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南海区社区联合对蚊媒孳生地发起“歼灭战”,再到三水区大塘镇发动骑手化身“移动探头”参与防控,全市上下正凝聚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共同筑牢市民健康防线。

入户宣传 为老人发放“防蚊爱心包”

当下正值高温多雨时节,要降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防蚊灭蚊是关键。7月27日上午,高明区民政局联合高明区慈善会组织75名“双百”社工,深入全区各村居为375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发放“防蚊爱心包”,并开展居家防蚊宣传及环境清理服务,以实际行动关爱老年人健康,预防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

上午9时30分,“双百”社工来到南洲村委会,为4户居家养老服务对象送去电蚊香、驱蚊水和蚊帐等防蚊物资。在兴隆村独居老人冼伯家中,工作人员细心为他安装蚊帐,并叮嘱夏季防蚊注意事项。贴心的举动让老人连连道谢:“有了新蚊帐,这下能睡个安稳觉了!”

除了发放爱心包,“双百”社工还向老人普及基孔肯雅热预防知识,帮助清理家中积水容器、花盆托盘等蚊虫孳生地,从源头减少疾病传播风险。“老年人是蚊媒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希望通过入户行动,既解决实际需求,也提升他们的防护意识。”高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跨区联动 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为全面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7月27日,禅城区在祖庙街道敦厚村、中山公园等地开展了一场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攻坚行动。行动采用“跨区联动+军民融合+立体防控”的模式,不仅凝聚了本地党员志愿者和群众等社会各界力量,更得到了高明区100名民兵的跨区协同参与。

当日,来自高明区的100名民兵被分成5个小组,与禅城区防控人员互相配合,分赴各重点区域开展作业。这种跨区调配资源的模式,既体现了全市“一盘棋”的协作精神,也彰显了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

在敦厚村一栋老旧居民楼顶,堆积多年的花盆、盆栽等杂物形成卫生死角。高明民兵小队主要采取人工清运的方式展开突击:搬运废弃花盆、铲除淤积泥沙……经过清理,近200平方米的天台焕然一新。“作为一名民兵,我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环境卫生整治这样的民生工作中更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高明民兵小队代表说。

在中山公园,禅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发动多方志愿力量,汇聚6支队伍超50人次,聚焦蚊媒孳生地清除这一关键环节,深入公园绿地、花坛草丛、排水沟渠及各类容器堆放点,全面细致排查并清理各类积水,彻底清除蚊虫孳生环境。

社区联合 对蚊媒孳生地发起“歼灭战”

7月27日下午5时,在南海区狮山镇联星社区充美村内,党员志愿者的T恤上已凝出盐霜,但手中的喷雾器仍精准扫向绿化带。一连三天,狮山镇联星、联和、街边、乐安四个相邻社区,将开展集中围合消杀。一支由250人组成的队伍迅速集结,在38℃的高温中对蚊媒孳生地发起“歼灭战”。

随着机器轰鸣声响起,村居巷道上很快弥漫起杀虫药剂的气味。来自狮山镇综合执法队的志愿者围绕村居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进行喷洒,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匿蚊虫的地方。

喷洒过程中,他们时刻保持着警惕,注意逆风而行、顺风喷洒。在热浪的炙烤下,他们的衣服上很快就凝出了白色的盐霜。

“单社区灭蚊,蚊子会逃到邻社区‘避难’。”狮山镇罗村联合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洪荣亨点出围合消杀的必要性。这4个社区人口密集、边界交错,单独消杀易致蚊媒反复迁徙。

7月27日,南海区狮山镇联星、联和、街边、乐安4个社区,开展集中围合消杀。图为消杀队伍围绕村居房前屋后等进行细致喷洒。/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锦成 通讯员何永坤摄

据介绍,此次行动将1.5平方公里的范围细致划分成28个网格,采取混编的方式联动作战,覆盖约5400户居民。各组对公共区域展开地毯式喷洒,居民则按提前通知在户内点燃蚊香或者蚊片。居民关叔说:“社区提前告知了消杀时间,我们配合点蚊香,内外夹攻,让蚊子无处可逃。”

本次消杀不仅是三日战役,更是为长效防控铺路。洪荣亨介绍,这次行动目标是将区域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达到相对安全范围。灭杀后,各社区将自查和专业巡查结合,按照每2~3天灭杀一次的节奏持续开展工作。

骑手网格 快递员外卖小哥化身“移动探头”

连日来,三水区大塘镇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新就业从业人员纷纷扛起“流动网格员”职责使命,化身城市“移动探头”,在防蚊知识入户、防控隐患排查等方面贡献力量。

“流动网格员”向居民发放宣传单。/通讯员供图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进行传播,防蚊灭蚊知识能否广泛且有效地普及,直接关系到此次防控工作的成效。在此背景下,大塘镇充分发挥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新就业从业人员的职业优势和工作优势,全面、精准、细致地做好入户宣传等防控措施。

“您家门口的水盆积水得及时清理,这可是蚊子孳生的温床。”“最近要是家里人突然出现发烧和关节痛的情况一定要去医院看看。”……在宣传过程中,“流动网格员”运用居民熟悉的“家常话”讲解防控相关知识,让这些防控常识轻松地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他们在送货、送餐间隙还积极留意观察小区、街角是否存在积水等隐患。一旦发现,迅速进行处理,成功形成了“宣传-发现-处置”的有效闭环处置模式。

7月24日当天,大塘镇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新就业从业人员组成的“流动网格员”队伍已完成超100户居民、商户的入户宣传工作,派发灭蚊片、宣传单超200份。

从6月首次聘任“流动网格员”到如今全面发动参与到蚊媒传染病防控实战,大塘镇创新推出的“骑手网格”基层治理机制成功将城市配送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动能。这些穿梭在街头巷尾的“移动探头”,不仅传递了防控知识,更进一步延伸了组织治理的触手,织密了防控网络。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曹敏玲、戴霖硕、王靓、杨立韵

编辑丨梁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