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七日攻坚织密防蚊网

科学调整消杀计划、精准制定防蚊灭蚊措施、全民动员织密防护网……面对基孔肯雅热防控的严峻形势,佛山开展为期7天的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打响一场覆盖全市、不留死角的蚊虫歼灭战。

攻坚行动中,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紧密协同,科技手段与实干精神相互支撑,共同构筑起抵御蚊媒传染病的坚实防线。


雨幕为令:见招拆招的消杀智慧

连日来,佛山持续降雨,大量积水容器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温床。面对不利天气,全市上下以雨幕为令,迅速调整策略,因地制宜、见招拆招,确保攻坚行动在风雨中稳步推进。

在顺德区乐从镇乐从社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商住楼是蚊患重灾区。8月5日,记者跟随社区清理小组深入现场看到,百米长的过道昏暗无光,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气息,废弃纸箱、破损家具、积水瓶罐等随处可见,成为蚊虫藏匿繁殖的“黑点”。

8月4日上午,专业人员正对网格区域进行消杀作业。

随即,清理队员克服光线不足、空间狭窄的困难,肩扛手抬,将堆积如山的杂物逐一清运。2个小时后,这条过道恢复通畅。

“天气不佳,但清理黑点的决心不能动摇。目前辖区内已发现的卫生黑点,八九成已完成清理。网格员还在持续巡查,寻找新的点位或者部分清理不彻底的地方。”乐从社区党委委员韦伟雄说,他们会以“回头看”的形式持续跟进,确保不遗漏、不反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雨水淅沥中,另一场融合了科技力量的防蚊阻击战在乐从社区海旁东路悄然进行。市政工作人员冒雨安装新型“防蚊神器”——智能防蚊罩。

对非标准下水道,社区同步启动防蚊纱网加装工作。

“底部设有一个自动闸门,能够实现既防蚊又防涝。”工作人员刘政介绍,这款新安装的防蚊罩,日常状态下闸门紧密闭合,能有效阻挡下水道内的蚊虫飞出,切断蚊虫孳生传播路径;当遭遇强降雨时,水流的冲击力会自动冲开闸门,确保雨水顺畅排入下水道,从根源上避免“防蚊反致水浸”。

“目前社区已安装100多个防蚊罩,接下来会加快进度,目标总量400余个。”乐从社区党委委员潘远锋说,对于部分非标准尺寸的下水道,社区已同步启动防蚊纱网加装工作,通过“一渠一策”的方式实现全覆盖防控。


户户尽责:小行动筑牢大防线

“7天7招防蚊灭蚊”不仅是攻坚行动的响亮口号,更是深入千家万户的行动指南。这次行动得以持续深入推进,离不开每一名市民的自觉参与,全民总动员方能织就密不透风的防护网。

近日,禅城区南庄镇村尾村创新推出“清积水挑战赛”,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村民报名后,对照“防蚊清单”清理家中、院落、阳台等处的积水,等待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南庄镇驻村尾村第一书记廖文沛介绍,村民只需保持3天家中无积水,就能获得米面油等生活礼品。

禅城区南庄镇村尾村居民正在清理积水。

村民罗姨的院子成为了村里的样板:花盆托盘全架空、水桶和塑料盆一律倒扣,“以前花盆底积水生蚊子,现在按清单来,清清爽爽!”罗姨笑言,活动还促进邻里互动,“街坊见面就问‘今天打卡了吗?’”她希望此类活动能持续开展,带动村民共同维护洁净的村居环境。

在顺德区乐从镇小涌村,全民防蚊氛围同样浓厚。50多位由曾氏宗亲和党员组成的消杀队员,冒雨挨家挨户派发健康告知书,宣传防蚊灭蚊措施。

村民容姨家堪称典范:所有窗户都安装了防蚊纱窗,门前院落花盆清爽无积水。“我们在家天天翻盆倒灌,出入喷洒防蚊水,健康最重要。”容姨说。

攻坚行动还聚焦易被忽视的角落。在小涌村,村民曾润敏正冒雨为闲置旧屋加装纱窗。尽管雨水打湿衣衫,他依旧专注地绷紧纱网、钉牢窗框。“村里排查出百余间闲置屋,最易藏蚊生蚊。攻坚期间我们全部给它们装上纱窗,等于给蚊子造‘牢笼’,在消杀时就能让蚊虫无处可逃。”连续奋战的曾润敏眼神坚定地说,“基孔肯雅热靠蚊子传播,多装一扇纱窗、清一处积水,蚊子就少一点,风险降一分。”

小涌村民正在清理垃圾。

科学规划、科技助力、全民参与,当下,佛山正以“七日攻坚”的力度与智慧,全力阻断蚊媒传播链,守护市民健康安全。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意威

编辑 | 谭凯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