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企业开讲|后疫情时代剧院的危与机

疫情让我们更深刻地向内审视,更多地关注健康、家庭、精神与心灵层面的东西。人们也更清晰地了解到,什么是线上不能完全替代的,比如舞台艺术。所以,我认为未来的重点仍然在线下、在剧场里。这是剧院的主业,是我们的核心方向。

主讲嘉宾

张利

嘉宾简介

张利 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广州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并担任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剧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剧院管理和演出院线运营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剧院行业遭受重创,但是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剧院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使命并没有改变。国庆期间,国内演出市场出现难得的火热景象,令人振奋,但困境仍然存在。面对挑战,剧院必须为时代发声,积极创新求变。只有抓住后疫情时代的新机遇,主动注入新动能,才能为剧院带来全新的生机,推动高质量发展。

困境

全球演出产业链与演艺系统循环被破坏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阶段,中演院线所运营的剧院从5月29日开始线下演出至今已举办了近400场,包括一些户外演出。

对于深受疫情影响的剧院行业来说,我认为面临的危机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疫情对全球演出产业链与演艺系统循环的破坏。由于疫情影响,国际交流处于停摆状态,国内外很多艺术机构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全球最大的古典音乐经纪公司、我们曾经的合作伙伴哥伦比亚艺术家经纪公司和太阳马戏团这样的实力演艺机构都有停止业务或申请破产这样不好的消息接踵而来,全球演艺行业受到重创,演艺市场格局可能也会发生重大变化。

二是可能出现的中短期文化投资和文化消费乏力。疫情波及整个经济大环境,各国政府可能会减少对文化的投资和艺术的补贴支持,以及消费者因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而减少对文化的消费,这些都会直接间接对剧院的运营产生影响。但是,今年国庆期间国内演出市场的数据还是很让我们振奋的。我很高兴看到观众对艺术的兴趣依然浓厚,纷纷走进剧院观看演出。当然,演出市场的恢复离不开多方利好政策。9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四版)》,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75%,为演出市场回温奠定了基础。

三是国际交往受政治、地缘以及经济争端影响而减少。有人说,今年是体验经济的寒冬,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继续蔓延,加上担心2020 年冬季可能出现的全球第二波疫情,“伤口”会越来越大,现场演艺产业这个聚集消费型领域可能就会是“最早受困、最晚解脱”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演出市场更需要资源的交流,所以我们也在积极与国外优秀剧院线上对接,希望能呈献更多国际水平的剧目给国内观众。

机遇

疫情推动剧院向“生产型”转型升级

疫情是危也是机,在特殊的时期更需要文化的力量来凝聚人心,共建信任,构建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首先,更多开展线上演艺活动的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做好线下主业的信心。疫情也让我们更深刻地向内审视,更多地关注健康、家庭、精神与心灵层面的东西。人们也更清晰地了解到,什么是线上不能完全替代的,比如舞台艺术。所以,我认为未来的重点仍然在线下、在剧场里。这是剧院的主业,是我们的核心方向。

其次,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加丰富剧场的经营。天桥艺术中心前几年就在打造全天候开放,多模式运营,从演出场所向艺术空间转变,开展艺术讲座、艺术展览、文创开发运营、艺术市集,让更多人走进剧场,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这样的探索非常有益,值得很多地方的剧场借鉴。

此外,疫情对剧院开始向生产型转型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有句古话,与其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现在中国已经恢复演出,但国际文化的交流还在一段时期内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加强了原创作品的创作。目前,我们同时有音乐剧、舞剧、话剧等8部作品在启动制作,最早的一部音乐剧《灵魂摆渡》将于11月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音乐剧《图兰朵》、话剧《钟南山》都在创作中。所以,原创作品创作正是一个好的时期,相信越来越多剧场正在向生产型、品牌型、市场型、开放型转型升级。

突围

线上线下结合商业模式如何走?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企业,我们还是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在云端持续发声,建立了云端歌剧院,播放演出视频。同时,4月我们创作了中国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两幕演出有超过29万人观看;今年5月,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联合四海一家,携手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运营全国首部线上首演音乐剧《一爱千年》,在线播出观看量突破40万;5月9日,广州大剧院十周年院庆发起全球艺术家云端10小时直播活动,累计观看点阅人数1.3亿人次;6月和7月,佛山大剧院在佛山历史文化地标祖庙和梁园举行了2场“艺游佛山云上音乐会”,直播在线总观看量超36万。

疫情期间催生出的线上模式对演出市场影响深远。线上演出已经不再是过去仅摆放一台手机进行直播的模式,更多的是提供多机位、多场景的沉浸式体验。线上演出已经开始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内容与生存方式,随着线下演出的逐步恢复,相信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也许会催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

这次疫情检验了过去几年现场演艺业创新思变的能力,并引起了大家对数字化能力、服务能力、艺术价值等的一系列反思和评估。把产业的未来塑造得更可持续、更完善已成为我们的共识。接下来,剧院可以探索借助互联网渠道创新打造观众线上线下联动新体验,在演出内容、体验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发力,适应疫情过后观众艺术需求和艺术欣赏的新变化。继续探索线上演出模式,在总结疫情期间积累的线上内容制作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用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增量,让线上模式能够既不影响线下的市场,又能为线下产品带来更多的市场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还要注重线下活动的内容研发,打造优质观剧体验,通过提高演出票附加值、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引导和培育市场,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深入探索与成熟的互联网资源进行合作的模式,开展更多跨领域合作,探索更多盈利模式,充分释放品牌优势,实现多元发展。

原标题:企业开讲|后疫情时代剧院的危与机

来源|佛山日报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