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明地理最东端:一座海口塔 多少治水事

高明地处珠江三角洲西翼,西接鹤山、新兴、高要,东邻西江,西高东低,辖区整体呈东西走向。发源于西部山区的沧江河,顺地势从西向东流淌,在海口塔下汇入西江。位于两江交汇口东边的尖刀形狭长地块,就是高明辖区的最东端。

这是一块河水冲积形成的低洼滩涂地。由于经常遭受内涝,这里的作物十年九失,直到清朝中叶,才有渔民定居建村。屈指算来,人类对这片滩涂地的开发利用,只有200多年历史。

尽管开发时间很短,这片夹在沧江与西江中间的狭长土地却在历史上多次遭遇西江洪水侵袭,也见证了百年来高明人民为治理水患而付出的种种努力。如今,这个由渔民建立的村落已随着高明经济发展而整村搬迁;但前人留下的海口塔,至今仍伫立在原地,无声诉说着高明百年治水故事。

开发:

清朝中叶建村,村民打鱼种桑为业

高明东临西江,地势低的江滨滩涂地,自古水患不断。位于沧江河、西江河交汇处的这片狭长土地,受害尤甚。虽然自宋元时候起,荷城一带已经有不少村庄聚落,但人们真正在这片滩涂地上定居、开发,还要再等数百年。

史料记载,大约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这片位于高明最东端的土地才第一次迎来“稳定住户”——一户姓关的人家从鹤山古劳搬迁至此,之后又有李、区、何等姓从南海太平沙搬来,陈氏家族从肇庆高要迁来。人口繁衍,后来逐渐形成多姓杂居的海口村。

 海口塔位于高明荷城,矗立在沧江河与西江河交界处。/佛山日报资料图

海口村最早并不以“海口”为名,甚至也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农村聚落。曾在村里担任干部的七旬老人关枝华介绍,相传,海口村的先民只在这里搭建茅草棚子,白天到西江打鱼,夜晚回来休息,把这里当作一个简单的落脚点,而不是“家”。后来,随着越来越多渔民在这里落脚后不走了,海口村才渐渐成了后来的自然村。

说起海口村的得名,还有一段故事。关枝华说,西江河直通大海,以前高明人也习惯称西江河为“海”,海口村先民定居的这片滩涂地恰好是沧江河、西江河交汇处,古时被称为沧江河“出海口”,于是人们习惯将这里称为海口村。

先民建立海口村后,打鱼的祖业并未放下,而且开展治理河滩,逐渐减轻了水患后,种养业也开始兴起。种蔗和养桑,日后更成为海口村民的“第二产业”。

关枝华回忆,在20世纪90年代,海口村进行第一次征地以前,江滨这片滩涂地上满是挺拔的甘蔗和桑树,家家户户屋里都有蚕宝宝吞噬桑叶的“沙沙”声。“那时候,甘蔗还是国家统购。每到收获季,政府的船就会过来收蔗,运到西樵镇太平旧墟的南海糖厂制糖。景气的时候,到地里种一天甘蔗,生产队就给每人发3块多工资。在当时,这可是高薪工作。”

家养的蚕宝宝则要自己拿去卖。关枝华记得,蚕茧的统一收购点设在鹤山。村民把蚕茧倒进竹筐里封好,或自己骑车,或搭顺风车,或走上一天,才能到收购点卖掉。虽然劳累,但一路上风景秀美,也不觉苦。

 珠江货运码头建设在原海口村地界。/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只是,海口村所在地毕竟地势过低,200多年来,虽然村民先后多次填土整顿,但内涝现象仍时有出现,村民生活困难。20世纪90年代后,考虑到该处不适合居住,并且高明也需要土地建设新码头,政府与村民签订协议,分几期征地,终于在几年前彻底完成整村拆迁。如今,海口村村民都搬到中心城区,住上了不会被水淹的商品房。

治患:

竖立海口塔,方便物资进出高明

海口村整村搬迁,频繁水患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竖立在沧江河与西江河汇合点沙地上的海口塔,就是其中一场水患的重要见证。

海口塔建于1932年,塔高20.5米,塔身呈平面三角形锥柱体结构,塔脚每边长3.9米,塔身三面刻有“高明海口”四个大字,是高明近现代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它的修建,源于1915年一场特大洪水。

当年,高明天降暴雨,区内各条河流洪水猛涨,全区十多条堤围先后崩决,高明民众不但失去财富家园,就连饮食生存也难以为继,百姓苦不堪言。

面对凄惨景象,时任广东省副议长的明城园岗村人罗晓枫,以及旅港商人、西安罗岸村人罗信卿四处奔走募捐,很快得到澳门义赈团发出的一批慈善救济物资,两人雇用十几艘船运回高明。

 繁忙的珠江货运码头为高明创造了巨大商业价值。/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但是,赈灾物资快到高明时,因为连接西江河的沧江河河道狭小,被沙地遮挡视线,同时,船上领航员也不熟这里的地理环境,以至于船只把物资运到高要金利卸下,使得义举化为徒劳,罗晓枫、罗信卿等人深以为憾。从此,在沧江河“出海口”建立一座引航塔,就成为两人及当时高明县旅省同乡会的共识。

经过几年努力,罗晓枫终于在上海募得三千余元建塔经费,高明人心心念念的海口塔得以建造。塔建成后,罗晓枫亲笔撰写了“高明海口”塔碑,为往来船只指明高明位置。只是后来由于日寇侵华,高明百姓为了避免日寇辨认出入高明的河道,把塔上“高明海口”四字涂去,涂去的痕迹到现在依然保留,见证了那段沧桑历史。

今日:

大建水利,补齐短板,消除水患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海口村第一批征地工作完成,原本的甘蔗田上建起了现代化的物流码头,海口村民开始分批“洗脚上田”,成为产业工人。前两年,随着海口村整村拆迁完成,高明港区高荷码头工程动工,原本的低洼滩涂地,即将成为高明新的物流中心。

虽然这片低洼滩涂地上已经没有海口村民居住,但高明人民治理水患的工作还在继续。

 沧江河在海口村处汇入西江河。/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去年11月,就在海口村原址往北一些的位置,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动工了。这是佛山市近年来投资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79亿元,在保留泵站基础上对陈旧的水闸和船闸进行原址拆除重建。重建后的新枢纽设计防洪标准将提升至50年一遇水平,校核洪水位为100年一遇水平,包含原海口村在内的大片滩涂地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都将变得更加完善,更不易浸水。

除了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近年来,高明还大力更新区内陈旧的水利设施,着力提升城乡排涝能力。目前,高明正在建设中的水利工程就有大沙二泵站重建工程和沧江堤达标加固(崇步段)建设工程。今年,全区还将完成三洲南电排站、大茶电排站重建工程、14.45 公里沧江堤围达标加固工程、西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沧江河达标堤段路面提升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同步启动沧江河、杨梅河、西安河清疏整治。未来的高明,水患频次将会进一步减少,“碧水绕城”的生态田园城市,正在实现。

原标题:高明地理最东端:一座海口塔 多少治水事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李祥锐

编辑|何欣鸿